珮在第9個(gè)字的詩句
珮在第九個(gè)字的詩句
- 高論傾河漢,清詩鳴珮環(huán)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二鮮于君以詩文見寄作詩為謝
- 似見舅姑禮,如聞環(huán)珮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蜀路石婦
- 拂曙朝前殿,玉墀多珮聲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扶南曲歌詞五首
- 身作匡床臂為枕,朝珮樅玉王晏寢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舞曲歌辭·冬白纻歌
- 流蘇翠帳星渚間,環(huán)珮無聲燈寂寂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七夕曲
- 寶釵命婦燈下起,環(huán)珮玲瓏曉光里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雜歌謠辭·雞鳴曲
- 行成聞四方,征詔環(huán)珮隨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宋氏五女(若芬五女:若華、若昭、若倫、若
- 寶器金罍重,清音玉珮寒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尹樞令狐楚及第后歸覲
- 寤寐見神女,金沙鳴珮環(huán)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古意三首
- 茍令志氣堅(jiān),佇見纓珮隨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送別沅汎
- 江山只有愁容在,劍珮應(yīng)和愧色埋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館娃宮懷古次韻
- 贈(zèng)君金珰太霄之玉珮,金鎖禹步之流珠,五岳真君之秘箓,九天丈人之寶書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金珰玉珮歌
- 夢(mèng)寐睹神女,金沙鳴珮環(huán)。 -- 出自唐·祖詠·古意二首
- 彩毫應(yīng)染爐煙細(xì),清珮仍含玉漏重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寄中書同年舍人
- 戴鈴健鶻隨聲下,撼珮驕驄弄影行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少年行
- 已辨瑤池色,如和玉珮鳴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薦冰
- 江山有神故物在,環(huán)珮無聲涼夜長(zhǎng)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夏仲昭墨竹橫卷蓋陳緝熙先生故物也
- 金虎城池在,銅龍劍珮新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崔詹事論之上都(崔嘗典吳興)
- 麗色異人間,珊珊搖珮環(huán)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詠史十一首
- 山斷旌旗出,天晴劍珮光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送戴端公赴容州
- 裊裊柳楊枝,當(dāng)軒雜珮垂。 -- 出自唐·姚系·庭柳
- 蘭露滋香澤,松風(fēng)鳴珮環(huán)。 -- 出自唐·王丘·詠史
- 最好是、芝蘭并砌,鳴珮腰金,彩衣相照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玉女搖仙佩
- 說與鮫人,莫解江皋珮。 -- 出自宋·王安中·點(diǎn)絳唇·峴首亭空
- 得水能仙,似漢皋遺珮,碧波涵月。 -- 出自宋·趙以夫·金盞子·得水能仙
- 記得梅奴曾索笑,解珮如逢交甫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賀新郎·才過黃花雨
- 汀洲窈窕余醒寐,遺珮浮沈?yàn)柶帧? -- 出自宋·彭元遜·解佩環(huán)/疏影
- 離花影度湘江月,遺珮香生洛浦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牟融·山寺律僧畫蘭竹圖
- 遠(yuǎn)籟飛簫管,零冰響珮環(huán)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早春左省寓直
- 又似公卿入朝去,環(huán)珮鳴玉長(zhǎng)街路。 -- 出自唐·牛殳·方響歌
- 皎皎無瑕玷,鏘鏘有珮聲。 -- 出自唐·辛宏·白珪無玷
- 乍逐微風(fēng)轉(zhuǎn),時(shí)因雜珮輕。 -- 出自唐·嚴(yán)巨川·太清宮聞滴漏
- 映水金冠動(dòng),當(dāng)風(fēng)玉珮搖。 -- 出自唐·清江·七夕
- 木葉滿關(guān)河,轅門肅珮珂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塞上曲(五首)
- 宮鴉集曙彩鞭揮,劍珮森森拱太微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元日早朝
- 座有朋簪合,庭多賓珮響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芳橋宴集分韻得兩字
- 鶯囀皇州春漸暮,曳珮鳴珂漫如故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玉河怨
- 殿古疏鐘徹,花深委珮間。 -- 出自明·黎民表·留都二首
- 駕言和鑾諧,行有玉珮鳴。 -- 出自明·唐時(shí)升·園中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