珮在第7個(gè)字的詩句
珮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句
- 洲中浣紗子,環(huán)珮鏘鏘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漢水
- 向空江、誰捐玉珮,寄離恨、應(yīng)折疏麻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玉蝴蝶 叔高書來戒酒,用韻
- 金馬門前回劍珮,鐵牛城下?lián)盱浩臁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送陜府王大夫
- 中有醉道士,倒珮落其冠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石門
- 旌旗明迥野,冠珮照神仙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往年隨故府吳興公夜泊蕪湖口今赴官西去再宿
- 長裾委襞積,輕珮垂璁瓏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搗衣曲
- 長安多權(quán)貴,珂珮聲珊珊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張秘書充劉相公通汴河判官,便赴江外覲省
- 班行再肅穆,璜珮鳴瑯璆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赴江陵途中,寄贈(zèng)王二十補(bǔ)闕、李十一拾遺、
- 子兮何為者,冠珮立憲憲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贈(zèng)別元十八協(xié)律六首
- 鞶纓驄赳赳,緌珮繡縿縿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送崔侍御之嶺南二十韻
- 堂前候姑起,環(huán)珮生晨輝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早起
- 應(yīng)向橫門度,環(huán)珮杳玲瓏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寄中書劉舍人
- 漢廷求衛(wèi)霍,劍珮上青霄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贈(zèng)張揮使
- 光風(fēng)兩搖蕩,鳴珮出中閨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雜詩五首
- 顧我華簪鳴玉珮,看君盛服耀金鈿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縣君赴興慶宮朝賀載之奉行冊禮,因書即事
- 月苦撼殘臨水珮,風(fēng)微飄斷系云纓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中元夜寄道侶二首
- 朝廷方雀躍,劍珮幾聯(lián)翩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謁漢世祖廟
- 綴簽從太史,鏘珮揖群公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
- 子孫十?dāng)?shù)人,解珮就衰絰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金吾
- 蘭浦遠(yuǎn)鄉(xiāng)應(yīng)解珮,柳堤殘?jiān)挛带Q珂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戲代李協(xié)律松江有贈(zèng)
- 盤金明繡帶,動(dòng)珮響羅襦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寓懷
- 南鄰送女初鳴珮,北里迎妻已夢蘭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貧女吟
- 函谷亂花明劍珮,灞橋垂柳拂旌旗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趙侍郎移鎮(zhèn)長安
- 今宵復(fù)何夕,鳴珮坐相隨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喜馬戴冬夜見過期無可上人不至
- 樓臺春后掩,環(huán)珮月中行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蘇臺曲(五首)
- 配食十六侯,劍珮森成行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(yè)·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
- 俯視趨朝客,簪珮何璀璨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貽劉高士別
- 文章深掣曳,珂珮鳴丁當(dāng)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意九首
- 煌煌發(fā)令姿,珂珮鳴丁冬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擬齊梁體寄馮使君三首
- 城中娥眉女,珠珮珂珊珊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金膏果不就,玉珮長此捐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哭吳縣房聳明府
- 終是有心投漢珮,低頭但理秦箏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臨江仙·霜拍井梧干葉墮
- 山半飛泉鳴玉珮,回波倒卷粼粼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臨江仙·山半飛泉鳴玉佩
- 芳襟沾露濕,蘭珮委風(fēng)微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對春樹
- 君能擷取飛霞珮,天際真人近可招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題張以中野亭
- 霞冠將月曉,珠珮與星連。 -- 出自唐·韋渠牟·雜歌謠辭·步虛詞
- 威儀何棣棣,環(huán)珮又紛紛。 -- 出自唐·滕珦·釋奠日國學(xué)觀禮聞雅頌
- 煙氛初動(dòng)色,簪珮未分形。 -- 出自唐·張少博·雪夜觀象闕待漏
- 繡褓香閨當(dāng)日珮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蝶戀花·雨後春光濃似醉
- 羽毛紛共遠(yuǎn),環(huán)珮杳猶聞。 -- 出自唐·李季何·立春日曉望三素云
- 懸冠謝陶令,褫珮懷疏傅。 -- 出自唐·元晦·越亭二十韻
- 冠峨劍重鏘環(huán)珮,步入天門相真宰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富貴曲
- 飾樽光宴賞,入珮奉威儀。 -- 出自唐·南巨川·美玉
- 靈均曾采擷,紉珮掛荷裳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蘭
- 長紳紛拱著,珍珮藹森璋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冬至觀兩宮盛禮憂奏御
- 此時(shí)正憶汝,振珮趨丹闕。 -- 出自明·高叔嗣·寄憶茂欽員外
- 娥媌御王母,玉珮降瑤池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蠶室成
- 一聲白鶴隨歸珮,何處重尋小有天。 -- 出自明·釋良琦·秋華亭槜李鮮于伯幾篆顏)
- 玲瓏金馬門,玉珮聲瑣瑣。 -- 出自明·王懌·石城曉
- 七彩明珰九華珮,紫縠文羅掩秋翠。 -- 出自明·俞允文·春思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