焚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焚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又令方士合靈藥,玉釜煎鏈金爐焚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李夫人
- 美人千金織寶裙,水沈龍腦作燎焚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前有樽酒行
- 幽州螘垤一炬盡,安用咸陽三月焚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碧海行
- 筆端小技深知悔,舊稿如山欲盡焚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龜堂雜興
- 約通殘譜言猶在,細讀新詩筆欲焚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贈陸伯政
- 飄然逐客出都門,士論應悲玉石焚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子履遠寄之作
- 牢落何由共一樽,相望空復嘆芝焚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陸定遠以謫往來求詩
- 萬圍千尋妨道路,東西蹶倒山火焚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雜曲歌辭·行路難三首
- 金溝故事春長在,玉軸遺文火半焚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贈李將軍
- 皇甫作詩止睡昏,辭夸出真遂上焚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
- 岣山科斗不要論,嶧山野火不經焚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跋王順伯所藏歐公集古録序真跡
- 堆從平地到天半,并作清香一炷焚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高視石嶺雨中云氣蔽虧,山色隱顯
- 高眠可為要玄纁,鵲尾金爐一世焚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寄潤卿博士
- 千艘已共長江崄,百勝安知赤壁焚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赤壁懷古
- 蠶食黔中下荊門,陵園宗廟皆燒焚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介甫作巫山高命光屬和勉率成篇真不知量
- 開門放入前山翠,試把星兒柏子焚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武夷有感十一首
- 為君昔作傷心畫,妙跡何勞劫火焚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以胭脂為畫扇
- 應笑世間名利火,等閑靈府剩先焚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寄廣文先生
- 主簿堂前七葉樹,手栽應莫已刳焚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韓文饒贊善宰河南
- 絳幡翠節歌唄喧,畫盆戴頂煙如焚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寄滕縣李奉議
- 秋菊搗塵供曉餌,寒松收子和香焚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官舍歲暮感懷書事五首
- 趣裝劍懶從人借,謁廟香非為已焚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王專推官赴任河中
- 夷陵城闕倚朝云,戰敗秦師縱火焚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夷陵
- 漢祖東征屈未伸,滎陽失律紀生焚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滎陽
- 山雖甚淺略堪隱,硯不能靈并可焚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中
- 見說與君同一格,數篇到火卻休焚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李干
- 蛟龍宜向火中溉,猛虎堪于水里焚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十報恩 本名瑞鷓鴣
- 宮中快行過巷門,巷中皇子心如焚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濟陽怨
- 孝文無意修王制,古典重遭伏勝焚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伏生
- 寄書報與荊妻說,十襲荷衣莫要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蓋竹廟
- 縹緲爐煙上帝閽,朝來一洗旱如焚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乙卯歲江南大旱七月六日臨川得雨奉呈程伯禹
- 羨君不使囊錐見,笑我空將芰制焚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毛平仲
- 大涂小撤噤不講,拱手坐視連宵焚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哭都城火
- 到任也應無別事,愿將清俸買香焚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赴滁州散參軍途中書事
- 投向吾廬卜知己,擬將詩草為師焚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還通上人卷
- 雄心不朽地自爛,俠骨生香天欲焚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俠香亭是要離專諸梁鴻葬處為周公瑕賦
- 故人錦字憑誰寄,學士銀魚每自焚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寓江寧村居病起寫懷(十首)
- 大底鷦鵬須自適,何嘗玉石不同焚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閑書
- 鶴馭已從煙際下,鳳膏還向月中焚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和皮博士赴上京觀中修靈(此下一本有寶字)
- 真僧出世心無事,靜夜名香手自焚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秋夕寄懷契上人
- 還見春風與桃笑,卻教人意嘆芝焚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賞春
- 溪心蒿艾化埃壒,可怪嘉谷遭惔焚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散解廟行
- 圣水洑流天漢永,顛風扇雪地爐焚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禱雨
- 自慚不是虎頭相,未能逕取龍庭焚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宋文約有謁於邡江不遂而歸復用韻見貽以此答
- 猗那清廟復在眼,此作未許秦火焚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文約用韻請別作此留之并柬簽判李丈
- 我亦歸來念雜索,孤坐手取柏子焚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文約既行復作此送之
- 幾年京洛暗胡塵,老上龍庭恨未焚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塞上與鄭將夜飲
- 秋風比已涼如水,秋日還能熱似焚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八月二十六日雨后呈沅陵教授
- 有賓如君誠可人,西窗六月暑如焚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和新篁韻
- 試將六稿從頭讀,羞殺時流把硯焚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挽山居劉侯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