濯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濯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初如濛濛隱山玉,漸如濯濯出水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記所見開元寺吳道子畫佛滅度以答子由
- 山頭望湖光潑眼,山下濯足波生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至秀州贈錢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山人
- 一笑翻杯水濺裙,余歡濯足波生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胡祠部游法華山
- 定要騎鯨歸汗漫,故來濯足戲滄浪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憶李白
- 莞簟不可近,絺绤再三濯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苦熱行
- 楚人曾未知,但謂纓可濯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新泉絕句二首
- 其二洋洋平潭,乃漱乃濯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時運
- 春風連夜動,微雨凌曉濯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百花行
- 況逢秋雨霽,濃翠新染濯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登絳州富公嵩巫亭示同行者
- 乘此澄清間,吾纓可以濯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和人游嵩山十二題其九·天池
- 青熒文簟施,淡澉甘瓜濯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納涼聯句
- 西子織成新樣錦,清晨濯出錦江霞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巳未春日山居雜興十二解
- 且留宿塵垢,莫遣新澡濯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秋衣
- 酒沾粉污,問何人、從此濯清泉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木蘭花慢·步層丘翠莽
- 群山翠相抱,塵靄如洗濯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八月二十九日小飲
- 土鼓抱時山鬼聽,石泉濯處澗鷗和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牧羊兒土鼓
- 閑從翠微拂,靜唱滄浪濯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添漁具五篇·背蓬
- 田野遂焦熬,蒿萊思沃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孫司諫知鄧州
- 車騎踏春堤,翛然思如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劉察院送客回過潩水馬上有作
- 斗藪纓上塵,試就清漣濯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八絕詩白龍泉
- 髭發照看添霰雪,冠纓濯後少埃塵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丹河閑步
- 水貯見溫潤,墨發知瀺濯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王勝之諫議見惠文房四寶內有巨硯尤佳因以謝
- 漱石漱流俱可意,濯纓濯足且隨時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觀烏龍山瀑布
- 甽口漲新浮白膩,禾頭濯秀濕青油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張子開喜雨
- 曼線長枝不自收,天姿濯濯與風流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禁中垂柳
- 裊娜脩莖青玉攢,鳧翁濯罷翠痕乾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蘆
- 倦體收來便穩榻,汗顏濯去快寒泉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宿柳子觀音寺
- 醉夢醒,向滄浪容與,凈濯蘭纓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聲聲慢·門當竹徑
- 靜可釣綸垂,清欲塵纓濯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謁郭道沖唐師德登臺偶作
- 莫笑門無佳子弟,數枝濯濯映階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蘭
- 劉季嫚士如庸奴,對客濯足以兩姝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酈生長揖圖
- 長松借高陰,飛瀑與清濯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大熱過散關因寄里中友人
- 窗下斫琴翹鳳足,波中濯錦散鷗群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蜀中三首
- 天中樹木,高聳玲瓏,向濯纓亭曲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瑤花·天中樹木
- 秋雨養肥桑耳白,溪流濯出柳須紅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秋興八首追和杜老
- 我來孟夏初,征衫汗如濯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游白云山海會寺
- 西峰玉女歡相招,采芝濯足春潭碧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仲昭約明歲游天臺雁蕩先以逍遙衣見贈作張公
- 豐儀翩翩秋宇鶴,顏色濯濯春月柳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梁園飲酒歌
- 未幾會京國,君羽正濯濯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走筆成一篇答徐君先輩見寄
- 鏡月澄心寒吏膽,條冰濯魄映儒冠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送梁漕江歸
- 機上紅,江頭紅,其織共濯皆春風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園中錦被花始開一枝紅白二色趙守以二詩見報
- 山水濫榮遇,譏誚亦難濯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玉女泉以招提孤僻而名高華清泉坐天寶荒淫而
- 滄浪勿復歌,吾纓久已濯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碧霄泉
- 東風先到江南岸,江山濯濯無塵埃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代人上師垣生辰三首
- 欲攬姮娥,扁舟滄海,戲濯凌波襪。 -- 出自宋·毛并·念奴嬌·素秋新霽
- 岸巾對颯爽,污垢亦小濯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苦熱
- 踏遍春山,歸來高臥,笑濯滄浪足。 -- 出自宋·葛郯·念奴嬌·陽關西路
- 街名棋盤路九逵,江號濯錦如汙池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王粹中教授入蜀
- 京塵久污巾履,頗思歸濯吾纓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題老融畫牛溪煙雨
- 我車昔載脂,柳色初濯濯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感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