溺在第7個字的詩句
溺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竟無五畝繼沮溺,空有千篇凌鮑謝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前篇
- 力小無因救焚溺,清涼山下且安禪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寓言題僧
- 歸休固已師沮溺,承學猶能陋漢唐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意
- 痛哭孰能悲陷溺,力行猶足變雕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又明日復作長句自規(guī)
- 其心計亦厭,陷溺無自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逆旅
- 燔燒陽自招,沈溺陰自致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擬寒山拾得二十首
- 結習自無始,淪溺窮苦源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巽公院五詠·凈土堂
- 解懸不澤手,拯溺無折旋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樂天贈樊著作
- 愚者世所遺,沮溺共耕犁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答庫部韓郎中
- 或如魚潑刺,墊溺無所藏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五月十七夜大雨歌
- 漂沈自詎保,覆溺心長判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泛五湖
- 可能推兩耜,沮溺共為徒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歸田詩
- 圣文亹亹傷漂溺,世路紛紛自往來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吳仲庶殿院寄示與呂沖之馬仲涂唱和詩六篇邀
- 水火失其御,焚溺可立至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水火吟
- 常人習俗,學者溺聞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二說吟
- 無聊猶自思,援溺固誰愿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寄劉伯聲
- 自是人致然,已溺何足怪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翩翩水中舟
- 愛河漂一世,既溺不能止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諸公和淵明止酒詩因同賦
- 精炎火焚林,物溺水赴壑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病中口占
- 度仙橋上難沈溺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蓬萊客 勸回
- 四方稱譽難名溺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蓬萊客 本名秦樓月 贈*山前譚二翁
- 速燒船綱冤魂溺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蓬萊客 贈譚公
- 效予入道能超溺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蓬萊客
- 清涼路上難緣溺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蓬萊客
- 居於物外能趨溺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蓬萊客 贈于疃化網楊法師
- 修竹自是無仙溺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蓬萊客
- 轉增開悟難迷溺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蓬萊客 贈門人
- 焚燒船綱難功溺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蓬萊客 贈譚公子
- 而今且恁身如溺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蓬萊客 借張修祖殿試韻
- 良緣共結功無溺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蓬萊客 贈吳庵師
- 拯危救苦扶持溺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蓬萊客 贈趙公
- 豈思風浪扁舟溺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蓬萊客 勸宋公輔
- 能醫(yī)百病如扶溺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蓬萊客 贈馬彥高
- 自其放游外,則溺于文事,乙乙蠶吐絲,汩汩蠟泫淚,日率數(shù)千言,今略就千紙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寄趙堯生侍御以詩代書
- 遂令四海人,沒溺懷襄水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程朱之學四首
- 云帆大舸半摧溺,艤岸得全誠偶爾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寄游定夫
- 取友肯遺沮桀溺,論功不下棄勾龍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又和六首
- 負耒耦耕沮桀溺,操盂三祝棄句龍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田舍二首
- 職卑困制肘,見溺不得援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與陳彥時會華嚴道人偶書
- 方期補劓拯焚溺,詎肯析利窮秋毫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惜昔行贈楊仲亨
- 重沐飭冠裳,濟溺立要津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出臺復還洪都
- 譚間更笑狂沮溺,政復知津未是賢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客次小憩
- 似聞知津問沮溺,山間晴乾度山疾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答梁教授
- 衽席杯盤易沈溺,可無雅好嬉過日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楊宰
- 便欲問津從桀溺,當時折檻愧朱云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謝呂友善見和
- 原投黃寧拯將溺有香,一瓣致禮敬誦生神歌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王正道再遇竹冠輒和來韻見鄙愫二首
- 狎水蚩蚩忘墊溺,誰人能續(xù)偃虹堤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岳陽樓雜詠十二絕
- 那用有田從桀溺,且欣無疾住毗耶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將次種張先寄處厚唐丈
- 灌溉雖小惠,湮溺已可危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人日集蟆頤視堰
- 望之甘錄錄,桀溺病滔滔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懷伯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