溯在第6個字的詩句
溯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況當仲冬交,溯沿增波瀾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寒峽
- 煙靄吳楚連,溯沿湖海通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東歸發(fā)犍為,至泥谿舟中作
- 順流下沅江,溯流上灃浦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灃陽江
- 三峽波濤飽溯沿,過橋雷電記當年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廬山山陽七詠 三峽石橋
- 畫舫極氵公溯,肩輿并逢迎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趙少師自南都訪歐陽少師于潁州留西湖久之作
- 待尋壑經丘,溯云孤嘯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臺城路/齊天樂
- 稱綠發(fā)飄飄,溯風舒嘯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臺城路/齊天樂
- 延步下前渚,溯觴流淺沙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同袁高使君送李判官使回
- 攜諸幼、孤艇溯流歸。 -- 出自元·姚燧·小重山 女歸寧還襄陽
- 尚記乘舟西溯,樓卷雪、曾到雷池。 -- 出自宋·洪適·滿庭芳·舊日盤洲
- 更行看、擊楫溯中流,妖氛息。 -- 出自宋·沈瀛·滿江紅·姑孰名邦
- 下水有放溜,溯流多哭灘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閏月二十日離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
- 無言處、相與溯回,應有柔情正堆積。 -- 出自宋·張鎡·蘭陵王·蓼汀側
- 谷口高人,偶溯明河,近尺五天。 -- 出自宋·黃師參·沁園春·谷口高人
- 歸隱諒未能,溯風發(fā)長嘆。 -- 出自宋·呂同老·龍泉寺納涼
- 雨罅喚輕舠,溯漲信帆風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喚船至長頭峴
- 況當清曉行,溯此原野闊。 -- 出自宋·孔文仲·早行
- 非博奚反約,溯流乃求源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寄題微州李君博文閣
- 同源泗水別溯水,接壤嶧山連泰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趙樸翁赴衍圣公嶧山書之招
- 何時一枝筇,溯流到黃山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十六渡
- 瀕春雨綿密,溯峽風良便。 -- 出自明·林俊·兵書峽(在歸州薌溪口)
- 河水深且駛,溯洄上呂梁。 -- 出自明·童冀·雜詩(五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