溯在第3個字的詩句
溯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滄江溯流歸,白璧見秋月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自金陵溯流過白壁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
- 如彼溯風(fēng),亦孔之僾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桑柔
- 緩篙溯月勿遽行,坐待湘妃鼓瑤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月中過蜻蜓浦
- 憶同溯荊峽,終夜愁石首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渦口遇風(fēng)
- 車流溯絕壁,河潤及桃李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宿滎陽甯氏園
- 貂裘溯北風(fēng),十襲猶颼颼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謫居三適其三夜臥濯足
- 葉舟溯長江,藤鞋過重嶺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答王定國問疾
- 聯(lián)郊溯河服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循役朱方道路詩
- 方舟溯大江,日暮愁我心。 -- 出自魏晉·王粲·七哀詩
- 渺渺溯洄遠,憑風(fēng)托微詞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蓮塘驛 在盱眙界。
- 沿吳溯楚。 -- 出自金·吳激·瑞鶴仙 寄友人 永樂大典一萬四千三百八十一
- 奠椒溯思處,瞻楷不言中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謁孔林酹酒
- 罔象溯波浮,天吳躍空飛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謝方德順古風(fēng)
- 岸紅溯遠,漾仙舟、誤入武陵溪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木蘭花慢·六橋春浪暖
- 有客溯輕楫,閱勝匪羈程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經(jīng)端溪峽中
- 來往溯流觀指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摸魚兒·甚山靈
- 惟有溯流魚上,不知尺素來無。 -- 出自宋·劉一止·清平樂·相望吳楚
- 胡為溯流船,卻乃去如箭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江行阻風(fēng)
- 先天溯流得絕派,大物不敢藏胚胎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張漢州赴召
- 君方溯歸鴻,我政專野馬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十月二月二日晚同向景先閱江船忽雨作從教授
- 孤棹溯霜月,還過闔閭城。 -- 出自宋·張鎡·水調(diào)歌頭·孤棹溯霜月
- 小艇溯洄穩(wěn),短蓬興寢勞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風(fēng)雨過南溪
- 西派溯其源,境物入陶寫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送廣帥趙平齋當選暨解印趨朝
- 鰲峰溯碧,貝闕緣云,桂魄寒光射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解語花·鰲峰溯碧
- 巴漢溯沿楫,岷峨千萬岑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甫構(gòu)西亭偶題因呈監(jiān)軍及幕中諸公
- 每喜溯流賓客說,元瑜刀筆潤雄軍。 -- 出自唐·尚顏·峽中酬荊南鄭準
- 輕舟溯河流,信宿忘少暇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溯沙河
- 輕舟溯極浦,琴瑟向枯葦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新除監(jiān)察御史辭貫涇別業(yè)
- 神交溯二子,新詩遠寄酬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送和斜川詩二首
- 蘭槳溯流歌客櫂,麝材勻搗付香砧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誠齋現(xiàn)韻見遺走筆復(fù)和并邀尤檢正京右司觀花
- 扁舟溯西江,忽抵梅花州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追和淵明貧土詩七首
- 平平溯龍準,不見猿鳥驚。 -- 出自宋·車若水·和立齋先生雁山韻
- 乘流溯荃璧,掉舟尋藥房。 -- 出自宋·陳輔·湖上有作
- 武夷溯伊洛,源自無極翁。 -- 出自宋·方來·碧玉千峰
- 墨卿溯源流,甄陶何遠矣。 -- 出自宋·高吉·試長沙胡邦明墨
- 妙理溯家學(xué),雄文想英姿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李兼濟分教江陰
- 瀠洄溯寒溪,砍犖疲亂石。 -- 出自宋·章槱·千頃山
- 蕩槳溯流光,登樓望八荒。 -- 出自元·陳秀民·至岳州宿岳陽樓
- 尋流溯江漢,矯首望河汾。 -- 出自明·陳第·詠懷十首
- 銅羽溯秋風(fēng),金縷夜帳空。 -- 出自明·陳束·銅雀妓二首
- 探妙溯邃初,選勝窮搜剔。 -- 出自明·陸師道·玉女潭題贈吏史部恭甫
- 方舟溯長河,宵分及前侶。 -- 出自明·錢幹·新橋驛和余檢討韻
- 飄然溯長風(fēng),乘槎犯斗牛。 -- 出自明·錢宰·擬古
- 仙源溯盡水西頭,欲采汀花賦遠游。 -- 出自明·孫繼芳·新添次韻
- 牽船溯流狂吹逆,登車避閘飛塵多。 -- 出自明·陶安·至正戊子下第南歸與同貢黃章仲珍雷燧景陽同
- 扁舟溯修阻,行行至徐方。 -- 出自明·張名由·行至徐方行
- 野艇溯漁綸,商帆洽鳧戲。 -- 出自明·張宇初·雪晴遣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