湲在第11個字的詩句
湲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至今不出煙溪口,萬古潺湲二水斜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桃源
- 夜深起憑欄桿立,滿耳潺湲滿面涼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香山避暑二絕
- 莫輕兩片青苔石,一夜潺湲直萬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南侍御以石相贈助成水聲因以絕句謝之
- 松根偃蹇支琴石,巖竇潺湲洗藥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開東園路北至山腳因治路傍隙地雜植花草
- 穿云漱月無窮恨,依舊潺湲古縣前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夢游驪山
- 荒忽兮遠望,觀流水兮潺湲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歌 湘夫人
- 嶺頭便是分頭處,惜別潺湲一夜聲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過分水嶺
- 公余即有扁舟興,幾弄潺湲到日斜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寄蘭溪邑長史宮贊
- 恨無棲宿在清曠,欲弄潺湲愈煩燠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京師觀音院新堂
- 曾經爛漫濯吾纓,忍別潺湲月下聲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別丹水
- 華堂靜,松風竹雪,金鼎沸湲潺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滿庭芳·閩嶺先春
- 詔移丞相木蘭舟,桂水潺湲嶺北流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聞韶州李相公移拜郴州因寄
- 豈知京洛舊親友,夢繞潺湲江上亭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酬邢杜二員外
- 幾時御水聲邊住,卻夢潺湲宿此溪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宿潺湲亭
- 關門不鎖寒溪水,一夜潺湲送客愁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再宿武關
- 雖無舒卷隨人意,自有潺湲濟物功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題水簾洞
- 非煙繚繞縈珠網,流水潺湲逗石渠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族弟日華寄編修諸學士之什
- 窗臨杳靄寒千嶂,枕遍潺湲月一溪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聞尚顏上人創居有寄
- 不隨喧滑迷真性,何用潺湲洗污聞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答崔校書
- 初從滴瀝妨琴榭,漸到潺湲繞藥畦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梅雨
- 舟人莫道新安近,欲上潺湲行自遲。 -- 出自唐·李穆·寄妻父劉長卿(一作嚴維詩,題作發桐廬寄劉
- 高梧葉盡鳥巢空,洛水潺湲夕照中。 -- 出自唐·竇鞏·洛中即事
- 去思正伴東溪水,聽得潺湲更斷腸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權守解印趨闕
- 扁舟遠踐龍池約,共聽潺湲繞碧峰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奉寄子濟兄
- 倦游已恨歸來晚,南澗潺湲日日思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南澗韓先生二首
- 雨無聊賴人無寐,水又潺湲鳥又啼。 -- 出自宋·柴望·送馬太初之越
- 仙山目斷無尋處,流水潺湲日漸西。 -- 出自唐·王渙·惆悵詩十二首
- 翠微嘗約載酒行,洗耳潺湲泉石清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秀叔
- 洞深重疊拖云濕,灘淺潺湲漱水清。 -- 出自唐·吳越僧·武肅王有旨,石橋設齋會,進一詩,共六首
- 夢中長記關山路,隴水潺湲似人語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閩關水吟
- 夾道官城數里中,靜稱潺湲明月夜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御溝
- 臨流不忍輕相別,吟聽潺湲坐到明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泥溪驛中作
- 蘭陵山下翠煙浮,溪水潺湲九曲流。 -- 出自宋·郭儼·蘭溪
- 洞深重疊拖云濕,灘淺潺湲漱水清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武肅王有旨石橋設齋會進一詩
- 溶溶曳曳山上云,潺潺湲湲山下水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秋聲不盡吟詩意,七里潺湲奈爾何。 -- 出自宋·四錫·七里灘
- 蒹葭深處古嚴州,吟向潺湲為送秋。 -- 出自宋·四錫·秋懷
- 興來倚杖斜陽外,弄篇潺湲未肯歸。 -- 出自宋·蘇壽元·水退
- 連云絕壁山無路,濺石潺湲水有花。 -- 出自宋·吳居厚·梅山二首
- 明朝背汝西邊去,莫放潺湲恨里遙。 -- 出自明·王履·華陰駐馬橋見泉而思其源自山中出
- 思家淚共蘭溪水,一樣潺湲過枕邊。 -- 出自明·王毓德·蘭溪夜泊
- 煙云生滅人間夢,水石潺湲劫外音。 -- 出自明·湛懷法師·還山雜詠
- 舟人莫道新安近,欲上潺湲行自遲。 -- 出自唐·嚴維·發桐戶寄劉員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