浣在第3個字的詩句
浣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多謝浣紗人未折,雨中留得蓋鴛鴦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蓮葉
- 何處浣紗人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姑孰溪
- 何處浣紗人,紅顏未相識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姑孰十詠(一作李赤詩)·姑孰溪
- 洲中浣紗子,環珮鏘鏘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漢水
- 當時浣花橋,溪水才尺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溪漲
- 我有浣花竹,題詩須一行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竇九歸成都
- 當時浣紗伴,莫得同車歸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西施詠
- 欲渡浣花溪,遠夢輕無力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生查子
- 已過浣花天,行開解粽筵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夏
- 我行浣花村,紅杏紅於染,數樹照南陂,一林藏北崦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江路見杏花
- 涪翁浣花醉圖歌,歌詞自作復自寫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跋馬公弼省干出示山谷草圣浣花醉圖歌
- 少陵浣花舊時屋,太白青山何處墳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再和云龍歌留陸務觀西湖小集且督戰云
- 清泉浣塵緇,靈藥釋昏狂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送張籍歸江東
- 空令浣沙態,猶在含毫間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觀李湊所畫美人障子
- 玉泉浣衣后,金殿添香時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三宿神景宮
- 吳溪浣紗女,不用朱粉施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答黃與迪
- 應知浣濯衣棱敗,少助晨趨萃蔡聲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答孔平仲惠蕉布二絕
- 故苑浣花沈恨,化作妖紅斜紫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喜遷鶯·凡塵流水
- 忽思浣花老,又欲向東屯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雨過 其一
- 何似浣紗溪畔住,綠陰相間兩三家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楊柳枝壽杯詞十八首
- 一雨浣年芳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南鄉子·一雨浣年芳
- 長思浣紗石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和趙王看妓詩
- 何以浣相思,啟元能盡性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酬蔡十二博士見寄四韻
- 誤認浣溪人飲罷,上香腮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添字浣溪沙/山花子
- 振冠浣服無容久,便見池門放牓催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上馬和公儀
- 筴藥浣衣何處人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宛轉歌
- 南國浣紗伴,盈盈天下姝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寓懷
- 遠勝浣花人寄到,貴從視草客分來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謝長安孫舍人寄惠蜀牋并茶二首
- 一似浣花溪上路,清幽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南鄉子·晴野事春游
- 應是浣紗人妒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水龍吟 白蓮
- 言瞻浣花里,卮水乃缺獻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夜讀杜詩四十韻
- 何能浣客愁,長夏暮江頭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江暮
- 但愿浣花花好在,免教杜曲眼長寒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答程及甫徐少望
- 多謝浣溪人不折,雨中留得蓋鴛鴦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蓮葉
- 此去浣花猶遠在,誰人能為作遨頭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次蕪徽明諸公韻三首
- 不見浣花人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菩薩蠻·雪香白盡江南隴
- 尊酒浣塵土,山雨戰青油。 -- 出自元·姚燧·滿江紅 岳陽寄定庵王萬戶
- 坐見浣紗人,紅顏照秋水。 -- 出自明·李攀龍·寄登宗秀才茂登池亭
- 低頭浣衣坐,不解聽吳歌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衛河四首
- 兩兩浣紗人,照影斗妝束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楚江曲
- 江邊浣紗伴,黃金扼雙腕。 -- 出自唐·于濆·越溪女
- 士卒浣戎衣,交河水為血。 -- 出自唐·于濆·沙場夜
- 芙蓉浣紗伴,長恨隔波瀾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芍藥
- 應見浣紗人,為道長相憶。 -- 出自唐·萬楚·河上逢落花
- 河頭浣衣處,無數紫鴛鴦。 -- 出自唐·徐延壽·南州行
- 三月浣花溪,游人鄙金珠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居雜詩九十首
- 煩襟浣一笑,至樂如此少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赴德秀海棠之集
- 不減浣花頭,仍兼事事幽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楊謹仲和頃者三詩見貽復次韻六首
- 仿佛浣沙溪上見,波面云鬟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浪淘沙·院落曉風酸
- 世傳浣溪女,聲跡疑謬悠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再和浣花韻呈李彭州李參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