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在第3個字的詩句
洞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昔聞洞庭水,今上岳陽樓 -- 出自唐·杜甫·吳楚東南坼
- 桃花洞,瑤臺夢,一片春愁誰與共? -- 出自五代·和凝·天仙子·柳色披衫金縷鳳
- 予若洞庭葉,隨波送逐臣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郄昂謫巴中
- 且就洞庭賒月色,將船買酒白云邊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游洞庭湖五首·其二
- 人迷洞庭水,雁度瀟湘煙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郢門秋懷
- “猿啼洞庭樹,人在木蘭舟。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昔聞洞庭水,今上岳陽樓”作者出處及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清光洞毫發,皎潔照群情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清漳明府侄聿
- 水橫洞以下淥,波小聲而上聞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鳴皋歌送岑徵君 時梁園三尺雪.
- 七元洞豁落,八角輝星虹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訪道安陵遇蓋還為余造真錄臨別留贈 【上竹
- 至人洞玄象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二十九
- 因為洞庭葉,飄落之瀟湘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別舍人弟臺卿之江南
- 五落洞庭葉,三江游未還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寄從弟宣州長史昭
- 我作洞霄君作守,白頭相對故依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浣溪沙
- 真游洞穴滄波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踏莎行·山秀芙蓉
- ?三游洞有詩,《夷陵圖》后有留題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夷陵縣歐陽永叔至喜堂
- 莫向洞庭歌楚曲,煙波渺渺正愁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邵同年戲贈賈收秀才三首
- 仙宮洞房本不扃,夢中同躡鳳凰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芙蓉城
- 精神洞元化,白日升高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古風?此秦觀詩?
- 更欲洞霄為隱吏,一庵閑地且相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張子野見寄三絕句 過舊游
- 二年洞庭秋,香霧長噀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洞庭春色
- 今年洞庭春,玉色疑非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洞庭春色
- 寄語洞中龍,睡味豈不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孫同年卞山龍洞禱晴
- 人言洞府是鰲宮,升降隨波與海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濠州七絕 浮山洞(洞在淮上夏潦不能及而冬
- 亦知洞府嘲輕脫,終勝嵇康羨王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石芝(并敘)
- 宿留洞庭秋,天寒瀟湘素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雨
- 巴陵洞庭日本東,赤岸水與銀河通,中有云氣隨飛龍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
- 清霜洞庭葉,故就別時飛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盧十四弟侍御護韋尚書靈櫬歸上都二十韻
- 耳激洞門飆,目存寒谷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陪章留后惠義寺餞嘉州崔都督赴州
- 我行洞庭野,欻得文翁肆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題衡山縣文宣王廟新學堂,呈陸宰
- 青草洞庭湖,東浮滄海漘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薛三郎中(據)
- 秋枯洞庭石,風颯長沙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贈李八丈判官(曛)
- 果擘洞庭橘,膾切天池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輕肥
- 謂為洞庭橘,美人自移植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有木詩八首
- --王起洞戶晨暉入,空庭宿霧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喜晴聯句
- [小有洞在天壇頂上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天壇峰下贈杜錄事
- 華陽洞里秋壇上,今夜清光此處多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華陽觀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
- 偶逢洞仙博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燕子龕禪師
- 又如洞房冷,翠被張穹籠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得四十韻
- 武夷洞里生毛竹,老盡曾孫更不來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武夷山
- 老君洞外小朱扉,云壓寒空雪欲飛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感昔
- 此夕洞庭應更好,誰能從我跨青鸞?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中秋夜半後無云而月色微淡尤為絕景
- 水邊洞口適有遇,握手一言換凡骨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懷青城舊游
- 曉入洞庭闊,暮歸巫峽深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云
- 開鎖洞門遠,卷簾官舍涼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長興里夏日寄南鄰避暑
- 三清洞里無端別,又拂塵衣欲臥云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送故人歸山
- 吹我洞簫,鼓瑟琴,何訚訚!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氣出唱
- 風吹洞口云,水動山頭月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題寶巖寺寒碧亭二首
- 家本洞庭上,歲時歸思催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溯江至武昌
- 家本洞湖上,歲時歸思催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溯江至武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