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在第7個字的詩句
每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仁常為己任,清每畏人知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儆
- 朱先少許可,書每說昌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趙昌甫并簡徐斯遠
- 值歡無復娛,每每多憂慮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雜詩 其五
- 雖無昔侶,眾聲每諧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歸鳥 其三
- 有客賞我趣,每每顧林園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答龐參軍
- 汝何思而憂,書每說涕零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吳氏女子
- ⑤雞鳴見日出,每與仙人會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越中逢天臺太一子①
- 長恐有時不見,每饒伊、百般嬌騃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鼓笛慢/水龍吟
- 陶君喜不遇,予每為君言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東臺去
- 哀白頭而投裔,每傾家以繼酌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荔支綠頌
- 此恨綿綿,詎已每遇登高會,便灑登高淚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婆羅門令 九日
- 飲食則定除疑,每日勤修覺照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喜遷鶯·莫尋玄妙
- 〔隔尾〕子弟每是個茅草岡、沙土窩初生的兔羔兒乍向圍場上走,我是個經籠罩、受索網蒼翎毛老野雞蹅踏的陣馬兒熟。 -- 出自元·關漢卿·【南呂】一枝花 不伏老
- 重嗟惋兮何補,每齊心以精意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演興四首·訟木魅
- 一戎中侵欲內每,猶遣萬甲疆埸屯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別老者王元之
- 不教暮景,也似每常來,水精宮,銀色界,今夜分明見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驀山溪·嬋娟不老
- 晴窗自好,勝事每來獨領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一枝春·竹外橫枝
- 見說能醫射工每,人間此物政騷騷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羹莧
- 稍稍窺緒馀,每每露經綸。 -- 出自宋·周敦頤·題清芬閣
- 儉寧從節苦,正每斥言甘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慶東宮生辰
- 江蘺生古砌,花每落禪床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酬陸使君見過,各賦院中一物,得江蘺
- 日華邊,江海客,每從容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水調歌頭·一葉墮金井
- 年年上爺冢,每每到孫家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上冢
- 念佳期兮莫展,每恨兮不淺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太白招魂
- 色不形兮意孚,每厚顏於曩賢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行春辭三首
- 眼不到蜚鴻,身每念縛虎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小飲俯江樓分韻得俯字
- 我已煙霞痼疾,每逢佳處開樽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六言
- 低徊久選調,每每為嘆咨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代書寄內弟耐翁總干
- 跡同探禹穴,心每望堯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與李潭州椿壽翁五首
- 昔日道林岳麓,每逢圖畫詩篇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發潭州后作
- 不見翠陌尋春,每問著、小桃無語。 -- 出自宋·高觀國·玲瓏四犯·水外輕陰
- 長記呼韓塞下,每向飛廉聲里,占見馬蹄東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水調歌頭·鴻雁未應到
- 生物具角齒,每每與物抗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蛟龍歌
- 友瑯瑯,朋密密,每遙瞻覷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永遇樂·子來觀
- 走玉常催,飛金每促,更兼愁惱緊纏綿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綠頭鴨·嘆平生
- 把無情慧劍,每每頻磨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滿庭芳·四業三彭
- 羨子年少氣豪每,詩筒往往歲一來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和張孟阜尋梅韻
- 文人才士過從每樽酒,樵夫牧子亦許荊同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鶩源戴氏蒼山歌
- 人生得意處,每每乖所期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中秋不見月二首
- 晨多游玉清,夕每憩園圃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游仙
- 垂垂當莫景,每每憶同參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懷寄同志
- 華藏當時若見,每人痛與一頓何為如此,且教伊不敢制風掣顛,免使后人疑著。 -- 出自宋·釋行瑛·偈十六首
- 誰能目眴眉揚,每笑手亂腳忙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寫真求贊
- 古佛只在椎頭,每日呼來喚去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偈頌二十五
- 人非勝土木,心每懼冰淵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七弟示詩后又改緣字為川字因再次韻
- 身猶安燕幕,心每擊龍門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挽王季海丞相
- 愚徒巧掩拙,語每泄座臥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次韻寄俞伯初
- 名跡后人貴,品每分真雜。 -- 出自宋·薛紹彭·和米芾為梁唐不收慰問帖寄詩
- 我欲拘衰俗,每每制其肘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贈蔣德言昆仲三首
- 朅來亦期年,每每念陣跡。 -- 出自宋·趙郡守·贈令狐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