榛在第9個字的詩句
榛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夜中聞長嘯,月露荒榛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擬古九首
- 池臺半禾黍,桃李余榛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都妙峰亭
- 山下野人家,桑柘雜榛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祈雪霧豬泉出城馬上作贈舒堯文
- 野麋馴杖履,幽桂出榛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訪張山人得山中字二首
- 歲晚家鄉路,莫遣生榛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京師韻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運判
- 不忍竟舍此,復來薙榛蕪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草堂
- 嘉蔬沒混濁,時菊碎榛叢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苦雨奉寄隴西公兼呈王征士
- 君能微感激,亦足慰榛蕪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贈韋左丞丈濟
- 退食吟大庭,何心記榛梗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故右仆射相國張公九齡
- 飄零迷哭處,天地日榛蕪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哭臺州鄭司戶蘇少監
- 霜雪壓多雖不死,荊榛長疾欲相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東城桂三首
- 五百年間逢好日,披榛來訪此崔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同王無玷羅用之訪臨邛道士墓
- 悵恨獨策還,崎嶇歷榛曲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歸園田居 其五
- 蒼然太行路,翦翦還榛莽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感懷詩一首 時滄州用兵。
- 卻欲尋舊學,舊學已榛荒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鎮陽讀書
- 故池想蕪沒,遺畝當榛荊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首春逢耕者
- 舊游不可尋,雪枝半榛棘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看劉寺芙蓉
- 更煩吹笛魄,端為洗榛叢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題南昌尉廳思賢亭
- 春風拆勾萌,樸樕如榛菅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兩木
- 寒花明廢墟,樵牧笑榛丘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登西南岡卜居遇雨,尋竹浪至灃堧,縈帶數里,
- 始自疏林竹,還復長榛叢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復理西齋,寄丘員外
- 吳郎楚國材,幽蘭秀榛莽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吳彥歸番陽
- 人煙空橘柚,梅蘤破榛叢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三至堂
- 堅姿映松柏,填節凌榛荊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見寄
- 鄰家助伯亞,蒼耳割榛莽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遲往泉店殺麥
- 初心一漂蕩,舊學皆榛莠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張恕寺丞益齋
- 性本反澄澈,清田去榛荒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讀書
- 誠思此憂愉,自應喜榛菅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靖安縣幽谷亭
- 我初得之喜,指顧辟榛梗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北湖
- 破瓦荒畦舊市井,荊榛穢奧巢麏?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涇縣東宋二編修長歌
- 其間王道乖,化作荊榛墟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酬前進士崔潞盛制見寄因贈至一百四
- 佛窟繞杉嵐,仙壇半榛莽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游天臺山
- 豈無行路子,行路厭榛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平叔道傍竹
- 少仕老不歸,重門閉榛棘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規禪停云齋
- 草木味中猶著我,荊榛叢里更同誰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少野
- 請看五季世,戰地猶榛荊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感遇二十五首
- 堂北千葉桃,微本混榛枳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有感三首
- 千秋迷佩玦,百戰有榛荊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福昌書事言懷一百韻上運判唐通直
- 卻思正月事,不敢恨榛蕪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至葉城
- 回首望堯云,中原莽榛蕪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粹翁用奇父韻賦九日與義同賦兼呈奇父
- 小筑聊自適,空園闢榛蕪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寄題康平老眄柯亭
- 雀飛不高丈,啾啾聚榛菅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低飛雀
- 六合日清曠,吾道寧榛蕪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鄭僉判取蘇黃門圖史園囿文章鼓吹之語為韻見
- 詩名滿天地,蹤跡混榛營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又贈筠仙一幅
- 籬東有余址,誰能薙榛蕪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題愚齋
- 向來禾黍地,雨露長榛莽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登西城門
- 羅池聊自戲,況復已榛蕪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通叟年兄視以柳侯廟詩三首輒亦有作所謂增來
- 草圣木奴安在哉,荒榛無處認池臺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愚溪二首
- 道鄉游息處,暇日披榛蕪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中秋湘南樓餞張昭州
- --皎然時見琳瑯,惜哉榛楛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講古文聯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