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在第4個字的詩句
梅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砌下落梅如雪亂,拂了一身還滿 -- 出自五代·李煜·清平樂
- 已見寒梅發(fā),復(fù)聞啼鳥聲 -- 出自唐·王維·雜詠
- 待約個梅魂,黃昏月淡,與伊深憐低語。 -- 出自明·柳如是·金明池·詠寒柳
- 野橋古梅獨臥寒屋角,疏影橫斜暗上書窗敲。 -- 出自元·明本·九字梅花詠
- 梅子青,梅子黃,菜肥麥熟養(yǎng)蠶忙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首夏山中行吟
- 雪岸叢梅發(fā),春泥百草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陪裴使君登岳陽樓
- 今歲早梅開,依舊年時月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卜算子·雪月最相宜
- 千點寒梅曉角中,一番春信畫樓東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鷓鴣天·元宵后獨酌
- 一半黃梅雜雨晴,虛嵐浮翠帶湖明,閑云高鳥共身輕。 -- 出自清·鄭文焯·浣溪沙·從石樓石壁往來鄧尉山中
- 醉折殘梅一兩枝,不妨桃李自逢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落梅
- 一朵江梅春帶雪。玉軟云嬌,姑射肌膚潔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蝶戀花·一朵江梅春帶雪
- 砌下落梅如雪亂,拂了一身還滿 -- 出自·李煜·清平樂?別來春半
- 玉盤楊梅為君設(shè),吳鹽如花皎白雪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梁園吟
- 送君游梅湖,應(yīng)見梅花發(fā)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友人游梅湖
- 卻羨寒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減字木蘭花·曉來風細
- 且折江梅上小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減字木蘭花·云容皓白
- 佳節(jié)連梅雨,馀生寄葉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歌子·古岸開青葑
- 殷勤小梅花,仿佛吳姬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梅花
- ?臘果綴梅枝,春杯浮竹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月季花再生
- 度嶺逢梅雨,還家指麥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用前韻再和霍大夫
- 笑捻紅梅亸翠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鷓鴣天 陳公密出侍兒素娘,歌紫玉簫曲
- 不趁青梅嘗煮酒,要看細雨熟黃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嶺上梅
- 雨細方梅夏,風高已麥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皇太妃閣五首
- 處處野梅開,家家臘酒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殘臘獨出二首
- (是日惟梅、趙不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梅戶曹會獵鐵溝
- 忽見早梅花,不飲但孤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李公擇梅花
- 二月驚梅晚,幽香此地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中隱堂詩(SS〗并敘)
- 葉似楊梅蒸霧雨,花如盧橘傲風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劉燾撫勾蜜漬荔支
- 雖老于梅心未衰,今朝誰贈楚江枝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憶黃州梅花五絕
- 墓門有梅,有梟萃止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墓門
- 有條有梅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終南
- 手種江梅更好,又何必、臨水登樓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滿庭芳·小閣藏春
- 世人作梅詞,下筆便俗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孤雁兒·世人作梅詞
- 東閣官梅動詩興,還如何遜在揚州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
- 隱吏逢梅福,看山憶謝公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裴二虬尉永嘉
- 短日行梅嶺,寒山落桂林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哭李常侍嶧二首
- 照影溪梅,悵絕代、幽人獨立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滿江紅·照影溪梅
- 詩句到梅花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菩薩蠻·旌旗依舊長亭路
- 卻道小梅搖落、不禁風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虞美人·夜深困倚屏風後
- 雪里疏梅,霜頭寒菊,迥與余花別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念奴嬌·妙齡秀發(fā)
- 怪底寒梅,一枝雪里,直恁愁絕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永遇樂·怪底寒梅
- 春近也,梅花得似人難老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千秋歲·塞垣秋草
- 雪后疏梅,時見兩三花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江神子 博山道中書王氏壁
- 妾弄青梅憑短墻,君騎白馬傍垂楊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井底引銀瓶
- 殘色過梅看向盡,故香因洗嗅猶存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故衫
- 白片落梅浮澗水,黃梢新柳出城墻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春至
- 粉片妝梅朵,金絲刷柳條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新春江次
- 知訪寒梅過野塘,久留金勒為回腸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
- 標格早梅知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夢江南·新來好
- 造物作梅花,毫發(fā)無遺恨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梅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