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在第7個字的詩句
校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深于紅躑躅,大校白檳榔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郡中荔枝詩十八韻兼寄萬州楊八使君
- 郢城君莫厭,猶校近京都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郢州贈王八使君
- 回頭語閑伴,閑校十年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平泉贈晦叔
- 閑忙俱過日,忙校不如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閑忙
- 小才難大用,典校在秘書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常樂里閑居偶題十六韻兼寄劉十五公輿、王十
- 宿負(fù)本宜輸左校,寬恩猶聽補(bǔ)東隅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懷
- 講明窮理學(xué),讎校養(yǎng)生書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雜賦
- 唾俟面乾元不校,羹憂手爛更誰嗔? -- 出自宋·陸游·述懷
- 冥冥不自揣,鄉(xiāng)校參群居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幽居記今昔事十首以詩書從宿好林園無俗情為
- 人生饑飽初何校,一斛檳榔笑汝癡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蔬食
- 十年燈前手自校,行間顛倒黃與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雨後極涼料簡篋中舊書有感
- 尚余書滿屋,手校付吾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忍窮
- 徐鳴蒼玉佩,盡校碧牙簽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鄆州知府宋諫議
- 借問胡為爾,列校在鷹揚(yáng)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武夫詞
- 其間得失何足校,況與鳧鶩爭稗稊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寄圣俞
- 稍喜績溪令,入校天祿書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邢敦夫秋懷十首
- 校靡不遵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送河?xùn)|提刑張?zhí)?/a>
- 半忘今古操,豈校有無弦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題郭漢卿琴堂
- 經(jīng)排蠹簡憐初校,蕓長陳根識舊栽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樂天過秘閣書省舊廳
- 方帽衛(wèi)寒,重檢校、舊時農(nóng)圃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三登樂·方帽衛(wèi)寒
- 三年患眼今年校,免與風(fēng)光便隔生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患眼
- 百城同緩帶,列校聽橫經(jīng)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和范廉
- 五都黍尺無人校,搶攘廛間一飽難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20
- 牘尾但書臣向校,頭銜不稱閷其詞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49
- 萬里聲名開學(xué)校,四方根本勸農(nóng)桑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上杜相三首
- 沖寒出洞口,猶校夕陽多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歲盡二首
- 兒曹取真物,細(xì)校無不同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謝興宗惠草蟲扇
- 較量人世事,不校一毫厘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江行無題一百首(一作錢珝詩)
- 聞?wù)f古書多未校,肯令才子久西東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濮陽錄事赴忠州
- 後世豈皆愚,計校徒勉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奉和永叔感興五首
- 朔朝及旨望,大校飫酒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周介之學(xué)士通判定州
- 叱咤氣生風(fēng),將校汗如雨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懷賢詩之王樞密
- 郁攸獨(dú)免侵鄉(xiāng)校,也向斯文要結(jié)緣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二月十八日過邑有感二首
- 梵王分供食,戍校接征鼙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聞大夫遊西天
- 旃酋陪獵帳,戍校接歡罇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承制劉兼濟(jì)知原州
- 所欣家有弟,鄉(xiāng)校首稱賢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戲二潘
- 惜哉湖海上,曾校蓬萊書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綦毋三謁房給事
- 淫祠隨處毀,學(xué)校逐鄉(xiāng)修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上解梁潘學(xué)士十韻
- 僖公史官頌,鄧校相君存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仲春上丁知府金部躬率僚宷釋奠于先圣既而升
- 聊矜一時快,豈校負(fù)與勝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圣俞飲會之作
- 連營坐臥老將校,萬里耕桑長兒孫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廣西經(jīng)略應(yīng)寺丞被命改除歸朝奏對
- 山川揫寶氣,學(xué)校戛金聲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挽上官茂叔
- 心中舊氣味,苦校去年時。 -- 出自唐·令狐楚·立秋日
- 名以馬牛猶不校,嘲為豚犬極何妨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書感
- 略疏脫誤煩重校,盡扣精微恐不廉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鄒莆田見傳葬書
- 既欲多上人,計校須自炫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通判喻郎中
- 千鈞一羽不須校,女子小人知重輕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子瞻戲子由依韻奉和
- 獨(dú)且急歸,當(dāng)興校計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孤兒行
- 舊日青衿同學(xué)校,暫時黃綬困埃塵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戲贈潁州萬壽尉吳待問
- 京洛交游頻檢校,渡江今有幾人存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冬夜書懷呈富樞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