杖在第2個(gè)字的詩句
杖在第二個(gè)字的詩句
- “倚杖柴門外,臨風(fēng)聽暮蟬。”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-- 出自··
- 別杖留青竹,行歌躡紫煙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奉餞高尊師如貴道士傳道錄畢歸北海 【錄竹
- 竹杖芒鞋輕勝馬,誰怕?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定風(fēng)波·莫聽穿林打葉聲
- 策杖看孤云暮鴻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哨遍·為米折腰
- 拄杖閑挑菜,秋千不見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魚池上遂自乾明寺前東岡
- )杖藜欲趁飛猱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
- 策杖無道路,直造意所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懷西湖寄晁美叔同年
- 曳杖入寺門,輯杖挹世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入寺
- 竹杖芒鞋取次行,下臨官道見人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舒教授張山人參寥師同游戲馬臺(tái)書西軒壁兼
- 曳杖不知巖谷深,穿云但覺衣裘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同正輔表兄游白水山
- 拄杖掛經(jīng)須倍道,故鄉(xiāng)春蕨已闌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蜀僧去塵?此詩為蘇洵作?
- 曳杖青苔岸,系船枯柳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乘舟過賈收水閣,收不在,見其子,三首
- 植杖偶逢為黍客,披衣閑詠舞雩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樂著作野步
- 策杖頻過如未厭,卜居相近豈辭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誨夜坐
- 策杖歸去來,治具煩方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碧落洞(在英州下十五里。)
- 投杖出門去,同行為辛酸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垂老別
- 倚杖看孤石,傾壺就淺沙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春歸
- 策杖時(shí)能出,王門異昔游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戲題寄上漢中王三首
- 幾杖將衰齒,茅茨寄短椽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回棹
- 竹杖交頭拄,柴扉隔徑開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晚晴吳郎見過北舍
- 藜杖侵寒露,蓬門啟曙煙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九月一日過孟十二倉(cāng)曹、十四主簿兄弟
- 拄杖危亭扶未到,已覺云生兩腳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賀新郎·曾與東山約
- 拄杖重來約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賀新郎·拄杖重來約
- 拄杖而今,婆娑雪里,又識(shí)商山皓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念奴嬌·是誰調(diào)護(hù)
- 拄杖東家分社肉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清平樂·連云松竹
- 拄杖占千頃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祝英臺(tái)近·水縱橫
- 拄杖彎環(huán)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行香子·云岫如簪
- 拄杖東家分社肉,白酒床頭初熟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清平樂 檢校山園,書所見
- 拄杖敲門,從他顛倒裳衣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新荷葉
- 拄杖閑題祖印來,壁間有句試參懷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和楊民瞻韻
- 竹杖芒鞋看瀑回,暮年筋力倦崔嵬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同杜叔高祝彥集觀天保庵瀑布主人留飲兩日且
- 策杖田頭立,躬親課仆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歸田三首
- 露杖筇竹冷,風(fēng)襟越蕉輕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秋游原上
- 錫杖登高寺,香爐憶舊峰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天竺寺送堅(jiān)上人歸廬山
- 策杖強(qiáng)行過里巷,引杯閑酌伴親賓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殘春晚起伴客笑談
- 扶杖起病初,策馬力未任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林下閑步,寄皇甫庶子
- 拄杖下臨鯨海,數(shù)煙帆歷歷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好事近·揮袖上西峰
- 扶杖凍云深處,探溪梅消息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好事近·小倦帶馀酲
- 擁杖牧雞豚,乃是老人職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思
- 幾杖稱大耋,貂蟬號(hào)三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雜興
- 筇杖不妨閑有伴,茆檐終勝老無家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野興
- 拄杖嫌園窄,棋枰喜日長(zhǎng)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幽居
- 倚杖聽啼鳥,臨池看戲魚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雜賦
- 拄杖倦時(shí)閑倚壁,芳醪熟後喜傳杯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小園
- 筇杖閑行穿密筱,繩床移坐照清漪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夏雜興
- 扶杖每觀南畝饁,解衣時(shí)作北窗眠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適
- 曳杖驚林鵲,投竿罥澗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幽事
- 倚杖怡然便終日,老夫那復(fù)不平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新辟小園
- 扶杖龍鍾迫耄期,江湖木落更堪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感
- 曳杖一蕭散,待茶時(shí)欠伸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東籬雜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