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杏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小樓一夜聽春雨,深巷明朝賣杏花 -- 出自·陸游·臨安春雨
- 小樓一夜聽春雨,深巷明朝賣杏花。 -- 出自·陸游·臨安春雨初霽
- 小樓一夜聽春雨,深巷明朝賣杏花。 -- 出自·陸游·臨安春雨初霽
- 小樓一夜聽春雨,深巷明朝賣杏花 -- 出自·陸游·臨安春雨初霽
- “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” -- 出自··
- ?唐人詩云:未有桃花面皮,先作杏子眼孔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劉監倉家煎米粉作餅子余云為甚酥潘邠老家造
- 帝城如海欲尋難,肯舍漁舟到杏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秦少游韻贈姚安世
- 行行覓路緣松嶠,步步尋花到杏壇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尋王道士藥堂因有題贈
- 望塵俗眼那知此,只買夭桃艷杏栽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詠梅
- 欲牽淮舸共尋源,且踏青青繞杏園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游城東示深之德逢
- 囊中玉色已經餐,醉拂絲桐坐杏壇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和程給事贈虞道判六首
- 南朝漫自稱流品,宮體何曾為杏花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春日雨(一作細雨)
- 山人驚載烏紗出,溪女笑隈紅杏遮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韻酬章推官見贈
- 鶴長未便賢鳧短,梅早那須笑杏遲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張功父病中遣懷
- 玉奩忽透菱花影,淡與油窗描杏花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春陰忽霽
- 春驢仙客到詩家,為賞臨溪好杏花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題畫廿四首
- 幾聲嬌巧黃鶯舌,數朵柔纖小杏花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春詞二首 其一)
- 溪頭一徑入青崖,處處仙居隔杏花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尋仙
- 幽人八座復中臺,想見書堂山杏開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和子瞻內翰題公擇舅中丞山房
- 春風不肯停仙馭,卻向蓬萊看杏花。 -- 出自唐·張繼·上清詞
- 哀歌永夜悲牛角,朗詠扁舟笑杏壇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吳厚秀才見贈三首
- 山行喜遇酒旗斜,無限桃花續杏花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山村五絕
- 記年時、試酒湖陰,褪花曾采新杏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尉遲杯·垂楊徑
- 一冬天氣如春暖,昨日街頭賣杏花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都中冬日
- 東樓女兒白□歌,西樓美酒喚杏花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梅花 其一
- 清香吹散乾坤外,不是尋常桃杏花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紅梅 其二
- 春風裊裊穿楊柳,小雨冥冥度杏花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金水河春興 其一
- 詩人莫訝深紅色,可勝尋常桃杏花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和題毗陵薦福寺紅梅
- 十洲人聽玉樓曉,空向千山桃杏枝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鏡道中吹簫
- 乍看皓腕映羅袖,微聽清歌發杏梁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放歌行
- 更憐童子宜春服,花里尋師指杏壇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幽居春暮書懷(一作石門暮春,一作藍田春暮
- 點檢堯階,階蓂生六葉,春深桃杏花開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慶清朝·點檢堯階
- 春風騁巧如翦刀,先裁楊柳后杏桃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東城送運判馬察院
- 青云隨步登花塔,紅雪飄衣醉杏園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贈狀元先輩孫僅
- 青云隨步登華榻,紅雪飄香入杏園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殘句:青云隨步登華榻
- 酒家不辦當壚費,乞與先生種杏壇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和江秀才獻花三首
- 十來日雨洗梅萼,一半春風歸杏花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孟春書懷
- 陰云釀雨勒花遲,梅已飄殘到杏枝。 -- 出自宋·俞桂·即事
- 陽岑晚樹飄花外,冷落晨杯擣杏馀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三司尚書清明
- 下簾數點黃昏雨,一霎輕寒青杏風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春日偶題四首
- 近來因甚要濃妝,不管滿城桃杏妒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玉樓春
- 步夜雪、前村問酒,幾消凝、把做杏花看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一萼紅·倚闌干
- 亦京洛舊事也波蕩蘭觴,鄰分杏酪,晝輝冉冉烘晴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慶春宮/高陽臺
- 買家園里花應謝,綠遍墻頭野杏梢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杜孝錫展江亭三首
- 臨春何在只桑麻,法寶叢篁間杏花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江春寂寂歸無計,一樹臨風落杏花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江次
- 冷香猶帶灞橋雪,不比春風桃杏花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陳湯卿致紹梅
- 黍高稻宜低,夏耘春勤耕,望杏杏未紅,瞻蒲蒲已青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檢近稿偶志
- 八年還作玉堂集,一笑真懷銀杏談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傳示銀杏兼簡林謙之
- 重簾深處無風雨,肯信春寒瘦杏花。 -- 出自元·高明·暮春即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