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在第14個字的詩句
李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赤心用盡為知己,黃金不惜栽桃李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少年行其三 ( 此詩嚴粲云是偽作 )
- 浮空眼纈散云霞,無數心花發桃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獨覺
- 三館曝書防蠹毀,得見來禽與青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二首
- 作書寄君君莫笑,但覓來禽與青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答舒教授觀余所藏墨
- 吾州下邑生劉季,誰數區區張與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答范祖禹
- )頹垣破礎沒柴荊,故老猶言短李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濠州七絕 四望亭
- )應知客路愁無奈,故遣吟詩調李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孫巨源寄漣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見寄五絕
- 東坡先生未歸時,自種來禽與青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王晉卿送梅花次韻
- 若教頭白吹不休,但恐聲名壓關李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小童薛陽陶吹觱篥歌 和浙西李大
- 眼大心雄知所以,莫忘作歌人姓李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唐兒歌〈杜豳公之子〉
- 昨日摘花初見桃,今日摘花還見李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圣俞感李花
- 江陵城西二月尾,花不見桃惟見李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李花贈張十一署
- 買羊沽酒謝不敏,偶逢明月曜桃李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寄盧仝
- 霜刀翦汝天女勞,何事低頭學桃李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芍藥歌
- 隨身萬里只孤舟,一簪不曾著行李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胡達孝水墨妙絕一世,為余作枯松孫枝石間老
- 中原萬象聽驅使,總隨詩句皈行李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跋丘宗卿侍郎見贈使北詩一軸
- 是誰瞥見一梳云,微月影中掃穠李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姜邦杰春坊續麗人行
- 泮水曾參冷似冰,等待春風放桃李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吳宜之
- 仙人一笑春風起,開盡仙源萬桃李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戲作司花謠呈詹進卿大監郎中
- 弄權宰相不記名,依稀憶得楊與李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連昌宮詞
- 云霄直上,諸公袞袞,乃作道邊苦李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永遇樂 次韻辛克清先生
- 深閨洞房語恩怨,紫燕黃鸝韻桃李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聽宋宗儒摘阮歌
- 浣花酒船散車騎,野墻無主看桃李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老杜浣花溪圖引
- 看公談生面生春,更為鄉園蓺桃李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權郡孫承議歸宜春
- 亭東亭西渺煙水,稻田衲子交行李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杜盤澗叟冥鴻亭
- 此身南北付天工,竹杖芒鞋即行李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獨覺
- 猶有城西范蜀公,買地城東種桃李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鮮于子駿還朝兼簡范景仁
- 后來大小二篆生,周稱史籀秦夸李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題申屠子迪篆刻卷
- 湖州老丈久已矣,近來墨竹夸二李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柯博士畫竹
- 湖州老文久已矣,近來墨竹夸二李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柯博士畫竹
- 一從先帝許和戎,盡說銷兵縱行李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邊市歌
- 先時拾翠凌陽池,憶汝吹笙出桃李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吹笙歌送梅禹金(感嘆龍君揚郡丞、沈君典太
- 日長深院里,見微吟紅豆,學書青李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夢芙蓉·日長深院里
- 翻思龍漢元年事,撞破混元識行李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知宮王南紀洞章歌
- 門前三徑綠苔深,浩蕩春風醉桃李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道過成蹊菴偶成舊風一篇
- 又被花、開向天涯,淚灑東風對桃李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摸魚兒·歲華向晚
- 萌芽始見長蒿萊,氣焰旋看壓桃李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韓欽圣問西洛牡丹之盛
- 自顧衰景薄下舂,聊寫苦語累行李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行路易送陳晟謀仕
- 朝飯南山民獻彘,主人贈刀其姓李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八盜
- 若知空色無異觀,世上何曾有桃李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園花盛開秬病不能觀作詩諭之
- 位極人臣功濟世,芬芳天下歌桃李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蝶戀花·四十年來身富貴
- 曉猿夜鶴謝游從,筆床茶灶供行李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隋堤采蕈
- 獨薦因公道,孤寒去若何,遙裝行李少,近事祖筵多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王衢赴舉
- 浣花酒船散車騎,野墻無主好桃李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老杜浣花豀圖引
- 人言欠渠揮翰手,倘及春江戒行李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呈和仲
- 從今步步出紅塵,無心著去觀桃李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踏云行 謝于公鞋
- 十字街頭撞見張三,元是山前舊李四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集英對罷燕聞喜,紅迎紫送余桃李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陳次畢劉德欽王才卿赴省
- 是時海內圖書家,一晁未議張與李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積善堂
- 移來芳樹,摘來珍果,壓盡來禽青李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鵲橋仙·御屏錄了
“李”同音字
- 離
- 莉
- 離
- 驪
- 荲
- 隸
- 豊
- 蒚
- 砬
- 斄
- 黧
- 櫟
- 櫟
- 屴
- 朸
- 囄
- 麗
- 例
- 俐
- 俚
- 儷
- 傈
- 儮
- 儷
- 凓
- 刕
- 利
- 剓
- 剺
- 劙
- 力
- 勵
- 勵
- 歷
- 厲
- 厘
- 厤
- 厯
- 厲
- 叓
- 吏
- 嚦
- 哩
- 唎
- 唳
- 喱
- 嚟
- 嚦
- 囇
- 壢
- 塛
- 壢
- 娌
- 娳
- 婯
- 嫠
- 孋
- 孷
- 岦
- 峛
- 峢
- 峲
- 巁
- 廲
- 悡
- 悧
- 悷
- 慄
- 戾
- 搮
- 擽
- 攊
- 攦
- 攭
- 暦
- 曆
- 曞
- 李
- 櫪
- 栃
- 栗
- 栛
- 梨
- 梸
- 棃
- 棙
- 樆
- 檪
- 櫔
- 櫪
- 欐
- 欚
- 歴
- 歷
- 瀝
- 沴
- 浬
- 浰
- 涖
- 溧
- 漓
- 澧
- 濿
- 瀝
- 灕
- 爄
- 爏
- 犁
- 犂
- 犡
- 貍
- 猁
- 珕
- 理
- 琍
- 瑮
- 璃
- 瓅
- 瓈
- 瓑
- 瓥
- 甅
- 癘
- 疬
- 痢
- 癘
- 癧
- 皪
- 盠
- 盭
- 睙
- 睝
- 砅
- 礪
- 礫
- 磿
- 礪
- 礫
- 礰
- 禮
- 禮
- 禲
- 秝
- 穲
- 立
- 竰
- 笠
- 筣
- 篥
- 籬
- 籬
- 粒
- 糲
- 粴
- 糎
- 糲
- 綟
- 縭
- 纚
- 縭
- 罹
- 脷
- 艃
- 藶
- 苙
- 茘
- 荔
- 蒞
- 菞
- 蒞
- 蘺
- 蔾
- 藜
- 藶
- 蘺
- 蚸
- 蠣
- 蛠
- 蜊
- 蜧
- 蝷
- 蟍
- 蟸
- 蠇
- 蠡
- 蠣
- 蠫
- 裏
- 裡
- 褵
- 觻
- 詈
- 謧
- 讈
- 貍
- 赲
- 躒
- 躒
- 轢
- 轣
- 轢
- 邐
- 邌
- 邐
- 酈
- 酈
- 醨
- 醴
- 里
- 釐
- 鉝
- 鋫
- 鋰
- 錅
- 鏫
- 鑗
- 鋰
- 隷
- 隸
- 靂
- 靂
- 靋
- 驪
- 鬁
- 鯉
- 鯏
- 鯬
- 鱧
- 鱱
- 鱺
- 鱺
- 鯉
- 鱧
- 鳨
- 鴗
- 鵹
- 鷅
- 鸝
- 鸝
- 麗
- 麜
- 黎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𠃞
- 𠩺
- 𠭰
- 𡳸
- 𡿋
- 𢟤
- 𢤂
- 𣀷
- 𣁟
- 𤛿
- 𤩯
- 𤩰
- 𥝢
- 𦃇
- 𨛋
- 𨛫
- 𨢌
- 𩁟
- 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