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李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旦別河橋楊柳風,夕臥伊川桃李月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寒食還陸渾別業
- 應知客路愁無奈,故遣吟詩調李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孫巨源,寄漣水李、盛二著作,并以見寄
- 老松燒盡結輕花,妙法來従北李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謝宋漢杰惠李承晏墨
- 東坡五載黃州住,何事無言及李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黃州官妓
- 不須戚戚如馮衍,便與時時說李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戲孫公素
- 六客蓋張子野、劉孝叔、陳令舉、李公擇及元素與余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答元素(并引)
- 風狂雨橫,是邀勒園林,幾多桃李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念奴嬌·風狂雨橫
- 老龜豈羨犧牲飽,蟠木寧爭桃李春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詠
- 但知爛熳恣情開,莫怕南賓桃李妒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喜山石榴花開 去年自廬山移來。
- 城中相識盡繁華,日夜經過趙李家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洛陽女兒行
- 今年秋後猶能健,剩乞梅栽與李栽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小酌
- 三千賓客總珠履,欲使何人殺李園? -- 出自唐·杜牧·春申君
- 屬城舊吏雖疲懶,尚可揮毫敵李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明州王大卿
- 還思謝病吟歸去,同醉城東桃李花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郡齋書懷寄江南白尹,兼簡分司崔賓客
- 柳絲榆莢自芳菲,不管桃飄與李飛;桃李明年能再發,明年閨中知有誰?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葬花吟
- 莓苔生壁圖書室,風雨閉門桃李時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寄閣老劉舍人
- 顏侵塞下風霜色,病過鎮陽桃李月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病中代書奉寄圣俞二十五兄
- 一年為客未歸去,笑殺城東桃李花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句
- 且悅清笳楊柳曲,詎憶芳園桃李人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雜曲歌辭·從軍中行路難二首
- 引班曉漏槐楓里,出宰春風桃李邊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金元度教授辭滿赴部改秩
- 行穿錦巷入雪巷,看盡桃花到李花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辛酉正月十一日,東園桃李盛開
- 春英笑殺秋英淡,秪恐穠於桃李蹊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曉看芙蓉
- 向來南宮綾錦堆,南窗北窗桃李開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謝尤延之提舉郎中自山間惠訪長句
- 姚黃魏紫世無種,且據眼前桃李休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戲作司花謠呈詹進卿大監郎中
- 七星橋邊楊柳動,百花潭上桃李開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謝譚德稱國正惠詩
- 山源夜雨渡仙家,朝發東園桃李花。 -- 出自唐·賀知章·望人家桃李花
- 山源夜雨度仙家,朝發東園桃李花。 -- 出自唐·賀知章·望人家桃李花
- 自然富貴天姿,都不比、等閑桃李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月上海棠·紅妝艷色
- 若非鶴種并龍種,定是瓜皮搭李皮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嘲林可山稱和靖七世孫
- 知君筆墨與性合,妙處突過蘇李前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送項平甫倅池陽
- 堪嗟誤約乖期,向天涯、自看桃李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還京樂·禁煙近
- 與宴宮中張秘戲,復道晴樓過李騎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開元夜游圖
- --顏真卿四方上下無外頭,--李崿一啜頓涸滄溟流。 -- 出自唐·顏真卿·七言大言聯句
- 我生我生何不辰,孤根不識桃李春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六歌
-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,至今猶憶李將軍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燕歌行
- 石子磊磊兮澗谷縱橫,春月桃李兮士女傾城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王圣涂二亭歌
- 已荒里社田園了,可奈春風桃李何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寄袁守廖獻卿
- 草泥本自行郭索,玉人為開桃李顏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又借答送蟹韻并戲小何
- 兒孫滿地厥衣舉,不見歸時桃李華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宋夫人挽詞
- 退食歸來北窗夢,一江風月桃李船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寺齋睡起二首
- 俱邀俠客芙蓉劍,共宿娼家桃李蹊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長安古意
- 長安多少騎馬郎,尋芳競集桃李場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梅花 其三
- 面皮如夷慣風霜,焉肯托根桃李場? -- 出自元·王冕·墨梅 其二
- 盧姬少小魏王家,綠鬢紅唇桃李花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盧姬篇
- 盧姬小小魏王家,綠鬢紅唇桃李花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雜曲歌辭·盧姬篇
- 王孫高韻,說得的當,不減唐諸李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青玉案·芝房并蒂空稱瑞
- 細雨餳簫,斜陽牧笛,一徑穿桃李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念奴嬌 長干里
- 田家繁杏壓枝紅,遠勝桃夭與李農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道矩送客汾西村舍杏花盛置酒其下
- 春風陌上醒歸去,只恐更為桃李羞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又和
- 群鶯主管園林事,一雨巡行桃李花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行春辭九首
“李”同音字
- 離
- 莉
- 離
- 驪
- 荲
- 隸
- 豊
- 蒚
- 砬
- 斄
- 黧
- 櫟
- 櫟
- 屴
- 朸
- 囄
- 麗
- 例
- 俐
- 俚
- 儷
- 傈
- 儮
- 儷
- 凓
- 刕
- 利
- 剓
- 剺
- 劙
- 力
- 勵
- 勵
- 歷
- 厲
- 厘
- 厤
- 厯
- 厲
- 叓
- 吏
- 嚦
- 哩
- 唎
- 唳
- 喱
- 嚟
- 嚦
- 囇
- 壢
- 塛
- 壢
- 娌
- 娳
- 婯
- 嫠
- 孋
- 孷
- 岦
- 峛
- 峢
- 峲
- 巁
- 廲
- 悡
- 悧
- 悷
- 慄
- 戾
- 搮
- 擽
- 攊
- 攦
- 攭
- 暦
- 曆
- 曞
- 李
- 櫪
- 栃
- 栗
- 栛
- 梨
- 梸
- 棃
- 棙
- 樆
- 檪
- 櫔
- 櫪
- 欐
- 欚
- 歴
- 歷
- 瀝
- 沴
- 浬
- 浰
- 涖
- 溧
- 漓
- 澧
- 濿
- 瀝
- 灕
- 爄
- 爏
- 犁
- 犂
- 犡
- 貍
- 猁
- 珕
- 理
- 琍
- 瑮
- 璃
- 瓅
- 瓈
- 瓑
- 瓥
- 甅
- 癘
- 疬
- 痢
- 癘
- 癧
- 皪
- 盠
- 盭
- 睙
- 睝
- 砅
- 礪
- 礫
- 磿
- 礪
- 礫
- 礰
- 禮
- 禮
- 禲
- 秝
- 穲
- 立
- 竰
- 笠
- 筣
- 篥
- 籬
- 籬
- 粒
- 糲
- 粴
- 糎
- 糲
- 綟
- 縭
- 纚
- 縭
- 罹
- 脷
- 艃
- 藶
- 苙
- 茘
- 荔
- 蒞
- 菞
- 蒞
- 蘺
- 蔾
- 藜
- 藶
- 蘺
- 蚸
- 蠣
- 蛠
- 蜊
- 蜧
- 蝷
- 蟍
- 蟸
- 蠇
- 蠡
- 蠣
- 蠫
- 裏
- 裡
- 褵
- 觻
- 詈
- 謧
- 讈
- 貍
- 赲
- 躒
- 躒
- 轢
- 轣
- 轢
- 邐
- 邌
- 邐
- 酈
- 酈
- 醨
- 醴
- 里
- 釐
- 鉝
- 鋫
- 鋰
- 錅
- 鏫
- 鑗
- 鋰
- 隷
- 隸
- 靂
- 靂
- 靋
- 驪
- 鬁
- 鯉
- 鯏
- 鯬
- 鱧
- 鱱
- 鱺
- 鱺
- 鯉
- 鱧
- 鳨
- 鴗
- 鵹
- 鷅
- 鸝
- 鸝
- 麗
- 麜
- 黎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𠃞
- 𠩺
- 𠭰
- 𡳸
- 𡿋
- 𢟤
- 𢤂
- 𣀷
- 𣁟
- 𤛿
- 𤩯
- 𤩰
- 𥝢
- 𦃇
- 𨛋
- 𨛫
- 𨢌
- 𩁟
- 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