曰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曰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又有蔡少霞者,夢人遣書碑,略曰,公昔乘魚車,今履瑞云,躅空仰涂,綺輅輪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
- ?俗諺云:大將軍食飽捫腹而嘆曰:我不負汝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聞子由瘦?儋耳至難得肉食?
- 摯仲氏任,自彼殷商,來嫁于周,曰嬪于京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大明
- ”漁父莞爾而笑,鼓枻而去,乃歌曰:“滄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纓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漁父·屈原既放
- 堯愁下人瘦若臘,眾臣薦鯀帝曰試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鞏縣初見黃河
- 明堂天子圣且神,悼河不仁嗟曰喟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鞏縣初見黃河
- ”按曹操至濡須口,孫權遺操書曰:“春水方生,公宜速去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滿江紅·滿江紅舊調用仄韻
- 子瞻之德,未變於初爾,而名之曰元佑之黨,放之珠厓儋耳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東坡先生真贊三首
- 〈王君舊有園亭,子瞻兄名之曰“種德”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贈王復處士
- 我經九山問野叟,崔嵬一無安曰九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九山
- 口中調簧定何益,下啄蚯蚓孰曰清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歐陽永叔啼鳥十八韻
- 秘藏褚中為不朽,咨諏坐上皆曰然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綺翁游齊山寺次其韻
- 混沌既鑿元氣痡,鴻源滔天堯曰吁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賈碩秀才得兩圭有邸
- 但能書與尾而五,未免以策數曰六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觀諸公打馬詩
- 博覽會西名曰益士彼純,又名曰梳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贈別鄭秋蕃兼謝惠畫
- 清節凌霜特其一,秋風夜雨君曰噫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胡邦仲霜節堂
- 耳聞心慮朝家事,螭頭比奏帝曰都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四賢一不肖詩·右余安道
- 仲瑛藏于玉山小樓,余遂扁之曰小蓬萊,為書《小游仙》四章于后云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小蓬萊(趙子昂篆顏)
- 蠹蠲前政人云樂,最上諸司議曰臧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通守田太尉生辰二首
- 宣制正衙,天人交助,翕然閭巷,曰司馬雨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林文節元佑日記帖贊
- (浣花溪江皆創亭榭,孟昶游之,曰:“曲江金殿鎖千門,未及此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句
- 右詩題于華亭戍壁,張洙宗魯曰:“陳,錢塘儒家女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和戍婦陳聞雁有感(四首)
- 有是四遠,而秀發如此,乃定名曰遠秀峰,號之曰頎然子云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沁園春 大德甲辰之歲,張君秀實得石百脈泉
- 醉擊秦王無字碑,長嘯大呼呼曰你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送呂山人中父
- 保民性命專厥司,握生殺權名曰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醫工郭耕道
- 八卦之上六十四,右乾左坤名曰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俞碧巖體仁刊圖書
- 平章西事久儀圖,朝有僉言帝曰俞。 -- 出自宋·沈繼祖·送合學袁尚書帥蜀
- 后生偷笑東山老,事無是非總曰好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煨芋
- 著實處用無七縱八橫,脫空時曰有萬化千變。 -- 出自宋·釋咸杰·贊應庵和尚
- 流而不返名曰情,湛而不搖名曰性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偈頌二十三首
- 靈而不昏名曰神,光而不亂名曰明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偈頌二十三首
- 遠之莫及故日短,蹤之不即故曰蓬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偈頌十三首
- 論毗國是惟公韙,令順民心不曰卑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送富樞知三衢三首
- 上天好生哀冥愚,羽人稽首帝曰俞。 -- 出自明·申屠衡·周玄初祈晴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