暄在第7個字的詩句
暄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“野潤煙光薄,沙暄日色遲。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曲直我不知,負(fù)暄候樵牧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寫懷二首
- 凜冽倦玄冬,負(fù)暄嗜飛閣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西閣曝日
- 饑飽進(jìn)退食,寒暄加減衣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對酒閑吟贈同老者
- 覆載還高下,寒暄急改更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
- 嶺霽嵐光坼,松暄翠粒新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樂,渴然有農(nóng)夫望歲之志
- 忽忽春將老,寒暄尚未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一春風(fēng)雨太半有感
- 暖律潛催,幽谷暄和,黃鸝翩翩,乍遷芳樹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黃鶯兒·園林晴晝春誰主
- 日凈山如染,風(fēng)暄草欲薰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題齊安壁
- 始見類欺魄,寒暄粗酬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再用前韻寄蔡天啟
- 橋峻通星渚,樓暄近日車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
- 晦魄移中律,凝暄起麗城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月晦
- 日高谷底始微暄,嵐翠依然透骨寒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松源,晨炊漆公店
- 淡日明還暗,微暄有似無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霜寒轆轤體二首
- 臘盡春還好,朝暄暮復(fù)寒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立春前一夕
- 數(shù)日春風(fēng)不柰暄,梅花落盡凈無痕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落梅再著晚花
- 日華今日始微暄,次第梅花暖更妍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十一月二十八日雪,至十二月十一日日色方暖
- 今歲無寒秪有暄,臘前渾似半春天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冬暖絕句
- 雨打知無那,春暄絕不禁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二月十四日梅花二首
- 鞋響新霜後,襟暄野日初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曉登子城
- 日腳融晴晚氣暄,睡余初覺薄羅便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三月四日驟暖
- 偶無公事負(fù)朝暄,三百枯棋共一樽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弈棋二首呈任公漸
- 雨足肥菌芝,沙暄饒筍蕨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二月二日曉夢會于廬陵西齋作寄陳適用
- 花鳥名皆別,寒暄氣不均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送友人游南海
- 郡邑溪山巧,寒暄日月偏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閩中別所知
- 西江霜後,萬點(diǎn)暄晴晝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清平樂·西江霜後
- 拊頸望飛鳥,負(fù)暄話余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田家四時
- 誓將默無言,負(fù)暄方抱膝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答宣闐司理
- 氣候輒未定,寒暄朝暮間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朝暮
- 出宮墻外步冬暄,轉(zhuǎn)憩黃花翠竹邊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似告成寺主僧蟾秋海
- 南榮坐炙野人暄,官謗心知鶴有軒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官舍二首
- 野凈榴花早,林暄貝葉齊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聞大夫遊西天
- 朝暮泉聲落,寒暄樹色同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樂府雜曲·鼓吹曲辭·巫山高
- 閉門曝背借余暄,猶得爬搔驅(qū)虱蚤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出都寄二蘇
- 搔困麻仙爪,含暄忍客衣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南歌子·搔困麻仙爪
- 節(jié)遇中和景漸暄,自摩倦眼望前村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奉和頗動游興呈云耕叔祖
- 浩渺寰瀛內(nèi),寒暄隱圣機(jī)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同云慘慘驅(qū)朝暄,龍沙一雪人相憐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次韻王立之雪中以酒見餉
- 不凍肩山聳,方暄鬢雪濃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記顏二首
- 澗凈綠蘿深,巖暄新鳥轉(zhuǎn)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蘇十三瞻登玉泉寺峰入寺中見贈作
- 先雪隱薜荔,迎暄臥茅茨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樵父詞
- 江總參文會,陳暄侍狎筵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感事三十四韻(丁卯己后)
- 撥火垂簾夕,將暄向冷天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春寒
- 洞中春氣蒙籠暄,尚有紅英千樹繁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山榴
- 凍解魚方戲,風(fēng)暄鳥欲啼。 -- 出自唐·武三思·奉和宴小山池賦得溪字應(yīng)制
- 日紅疏翠密晴暄。 -- 出自·李氏1·極相思·日紅疏翠密晴暄
- 石出杖藜穩(wěn),沙暄牽興長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游樂磧江中石洲
- 遲日芳郊路,寒暄氣已分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同蔣教授單令訪竹里
- 火行于寒反行暄,忍使秀綠余焦痕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清湖山大火
- 出處人情異,寒暄節(jié)物殊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送程榮州被召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