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昨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聞道故林相識多,罷官昨日今如何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陳章甫
- 一睹無二諾,朝歡更勝昨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潯陽送弟昌峒鄱陽司馬作
- 相去數百年,風期宛如昨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游敬亭寄崔侍御 (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奉寄
- 高標忽在眼,清夢了如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生日,蒙劉景文以古畫松鶴為壽,且貺佳篇,
- 晨溪向虛駃,歸徑行已昨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昔游
- 即事會賦詩,人生忽如昨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西閣曝日
- 但恐鏡中顏,今朝老于昨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嘆老三首
- 舊游疑是夢,往事思如昨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王質夫
- 覺后不知馮侍御,此中昨夜共誰游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夢蘇州水閣寄馮侍御
- 更閱前題已披卷,仍斟昨夜未開缸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水齋
- 力盡功未見,厥土但如昨,豈惟窘糠粞,直恐轉溝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讀蘇叔黨汝州北山雜詩次其韻
- 天與山家講鄰好,江天昨夜有新霜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病中遣懷
- 文章卑不傳,衣食窘如昨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天王廣教院在山東麓予年二十余時與老僧惠迪
- 臥聽金山古寺鍾,三巴昨夢已成空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將至京口
- 唐虞誠未遠,洙泗亦如昨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晴窗讀書自勉
- 鄉鄰怪此老,骯臟尚如昨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夜書感
- 豈惟形骸變,意氣已非昨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衰甚書感
- 零落汀蘋露氣清,北窗昨夜已秋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張功甫許見訪以詩堅其約
- 顧我不知天上樂,虛疑昨夜夢仙游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酬凈因長老樓上翫月見懷有疑君魂夢在清都之
- 強走十五年,朱顏已非昨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沖卿席上得作字
- 默默諒何為,徒成今與昨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郊居歲暮
- 正字蕓香閣,經過宛如昨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寄是正字
- (《述情》,《詩式》)昨從金陵邑,遠謫沅溪濱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句
- 吳姬自唱采蓮曲,君王昨夜舟中宿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相和歌辭·烏棲曲
- 千古若有知,百年幸如昨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吊元魯山
- 為客頻改弦,辭家尚如昨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雨中登沛縣樓,贈表兄郭少府
- 舊居共南北,往來只如昨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答李博士
- 麾節東南會一堂,蘭亭昨日記流觴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宴交代權贛州孫提刑致語口號
- 坐有鷹揚人物在,怕牽昨夢上漁舟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山中自賦
- 相看將白頭,止有不如昨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十四弟歸洪州賦莫如兄弟四章贈行
- 我行今不久,公到時方昨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喜雪呈李公擇
- 斯人久埃滅,節物今猶昨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歷陽十詠之九桃花塢
- 咫尺人千里,猶憶笙歌昨夜歡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拋球樂·坐對高樓千萬山
- 況當九日近,家釀成已昨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八月二十九日小飲
- 又見荷開滿故園,夙紅昨紫儼然存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感興二首
- 混洗何年曾結子,虛空昨夜復生花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呈萬菴十章·金丹
- 汞虎鉛龍煉氣神,黃芽昨夜一枝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何道人
- 但恐習俗成,何由返初昨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過東昌有感
- 不識玉門關外路,夢中昨夜到邊城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閨怨
- 諒非金石性,安得宛如昨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美人
- 朔雁去成行,哀蟬響如昨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長安書事寄薛戴
- 雪苑舊精神,燕席吟窗,昨夜生輕素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醉花陰·霓裳淺艷來何處
- 惟只恐,寂寞空枝,又隨昨夜羌笛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萬年歡
- 墻花拂影,獨眠何事如昨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念奴嬌 后段第三句少一字
- 栽培動經年,風雨便成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楊樂道留飲席上客置黃紅絲頭芍藥
- 相歡無幾日,節候已非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留別汝守王待制仲儀
- 明朝渡江去,相望便成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金陵與張十二傳師賞心亭飲
- 開目即是今,轉目已成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飲劉原甫舍人家同江鄰幾陳和叔學士觀白鷴孔
- 樵青走掛小簾鉤,南園昨夜,細雨紅芳遍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梁州令疊韻/梁州令
- 心事少干云,白頭成憶昨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感懷追和柳子厚郊居歲暮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