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在第2個字的詩句
昔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憶昔花間相見后,只憑纖手,暗拋紅豆。 -- 出自五代·歐陽炯·賀明朝·憶昔花間相見后
- 自昔佳人多薄命,對古來、一片傷心月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賀新郎·用前韻送杜叔高
- 憶昔霍將軍,連年此征討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登百丈峰二首
- 憶昔西池池上飲,年年多少歡娛。 -- 出自宋·晁沖之·臨江仙·憶昔西池池上飲
- 憶昔午橋橋上飲,坐中多是豪英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臨江仙·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
- 羿昔落九烏,天人清且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朗月行
- 憶昔洛陽董糟丘,為余天津橋南造酒樓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
- 憶昔未嫁君,聞君卻周旋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去婦詞 ( 一作顧況詩 )
- 憶昔初嫁君,小姑才倚床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去婦詞 ( 一作顧況詩 )
- 伊昔簪白筆,幽都逐游魂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宣城趙太守悅
- 我昔斗雞徒,連延五陵豪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敘舊贈江陽宰陸調(diào)
- 疇昔在嵩陽,同衾臥羲皇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跡仆離
- 憶昔嬌小姿,春心亦自持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江夏行
- 伊昔全盛日,雄豪動京師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
- 疇昔未識君,知君好賢才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過汪氏別業(yè)其一
- 伊昔升絕頂,下窺天目松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
- 我昔辭林丘,云龍忽相見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酬張卿夜宿南陵見贈
- 憶昔作少年,結(jié)交趙與燕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留別廣陵諸公 (一作留別邯鄲故人)
- 舜昔授禹,伯成耕犁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萬憤詞投魏郎中
- 我昔飛骨時,慘見當(dāng)涂墳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上清寶鼎詩
- 伊昔煉金鼎,何年閉玉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過四皓墓
- 疇昔紫芳意,已過黃發(fā)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江西送友人之羅浮
- 惟昔鷹將犬,今為侯與王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擬古其六
- 我昔東海上,勞山餐紫霞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寄王屋山人孟大融
- 疇昔雄豪如夢里,相逢且欲醉春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郭將軍
- 伊昔臨廣武,連兵決雌雄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登廣武古戰(zhàn)場懷古
- 我昔釣白龍,放龍溪水傍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
- 憶昔傳游豫,樓船壯橫汾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
- 惟昔不自媒,擔(dān)簦西入秦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崔司戶文昆季
- 憶昔嫁君時,曾無一夜樂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寒女吟
- 自昔有微泉,來從遠(yuǎn)嶺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東坡八首
- 聞昔周道興,翠鳳棲孤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東湖
- 我昔登朐山,出日觀滄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雜詩十一首
- 我昔南行舟擊汴,逆風(fēng)三日沙吹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泗州僧伽塔
- 疇昔月如晝,曉來云暗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田國博喜雪
- 自昔懷幽賞,今茲得縱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入峽
- 憶昔還鄉(xiāng)溯巴峽,落帆樊口(在黃州南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前篇
- 憶昔周宣歌《鴻雁》,當(dāng)時籀史變蝌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石鼓
- 我昔少年日,種松滿東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戲作種松
- 憶昔與子皆童aa3,年年廢書走市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蠶市
- 念昔喜著書,別來不成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苦寒見寄
- 憶昔舜耕歷山鳥為耘,如今老鴉種麥更辛勤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鴉種麥行
- 我昔在田間,但知羊與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晁說之考牧圖后
- (予昔赴黃州,春風(fēng)嶺上見梅花,有兩絕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(fēng)亭下梅花盛開
- 憶昔子美在東屯,數(shù)間茅屋蒼山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柳湖感物
- 我昔在東武,吏方謹(jǐn)新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到潁未幾公帑已竭齋廚索然戲作數(shù)句
- 子昔少年日,氣蓋里閭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聞潮陽吳子野出家?或為蘇過作?
- 我昔識子自武功,寒廳夜語樽酒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王頤赴建州錢監(jiān)求詩及草書
- 我昔家居斷還往,著書不復(fù)窺園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
- 我昔長安見此畫,嘆惜至寶空潸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仆曩于長安陳漢卿家見吳道子畫佛碎爛可惜其
“昔”同音字
- 娭
- 肸
- 肹
- 扱
- 糦
- 郗
- 饎
- 螅
- 昔
- 鬩
- 戲
- 戯
- 戱
- 鑴
- 塈
- 墍
- 嵠
- 系
- 繫
- 鯑
- 臘
- 鉨
- 鈢
- 鉩
- 溪
- 磎
- 粞
- 谿
- 蹊
- 鸂
- 舃
- 舄
- 闟
- 趇
- 歙
- 菥
- 犧
- 犧
- 裼
- 錫
- 錫
- 觹
- 習(xí)
- 係
- 俙
- 傒
- 僖
- 兮
- 凞
- 匸
- 卌
- 卥
- 厀
- 吸
- 呬
- 唏
- 唽
- 喜
- 喺
- 嘻
- 噏
- 嚱
- 囍
- 壐
- 夕
- 夞
- 奚
- 媳
- 嬆
- 嬉
- 屃
- 屓
- 屖
- 屣
- 屭
- 嶍
- 巇
- 希
- 席
- 徆
- 徙
- 徯
- 忚
- 忥
- 怬
- 怸
- 恄
- 恓
- 息
- 悉
- 悕
- 惁
- 惜
- 慀
- 憘
- 憙
- 戲
- 扸
- 晞
- 晰
- 晳
- 暿
- 曦
- 析
- 枲
- 桸
- 椞
- 椺
- 榽
- 槢
- 樨
- 橀
- 橲
- 檄
- 欯
- 欷
- 歖
- 氥
- 汐
- 洗
- 浠
- 淅
- 渓
- 漇
- 漝
- 潝
- 潟
- 澙
- 烯
- 焁
- 焈
- 焟
- 焬
- 煕
- 熂
- 熄
- 熈
- 熙
- 熹
- 熺
- 熻
- 燨
- 爔
- 犀
- 犔
- 犠
- 狶
- 璽
- 琋
- 璽
- 瘜
- 皙
- 盻
- 睎
- 瞦
- 矖
- 矽
- 硒
- 硳
- 磶
- 礂
- 禊
- 禧
- 稀
- 稧
- 穸
- 窸
- 細(xì)
- 綌
- 緆
- 縘
- 縰
- 繥
- 細(xì)
- 绤
- 羲
- 習(xí)
- 翕
- 翖
- 膝
- 舾
- 莃
- 葈
- 葸
- 蒠
- 蒵
- 蓆
- 蓰
- 蕮
- 薂
- 虩
- 蜥
- 螇
- 蟋
- 蟢
- 蠵
- 衋
- 襲
- 襲
- 西
- 覡
- 覤
- 覡
- 觽
- 觿
- 諰
- 謑
- 謵
- 譆
- 豀
- 豨
- 豯
- 貕
- 赥
- 赩
- 趘
- 蹝
- 躧
- 邜
- 郋
- 郤
- 鄎
- 酅
- 醯
- 釳
- 釸
- 鎴
- 鏭
- 鐊
- 鬩
- 隙
- 隟
- 隰
- 隵
- 霫
- 霼
- 飁
- 餏
- 餼
- 餼
- 饻
- 騱
- 騽
- 驨
- 鰼
- 鱚
- 鳛
- 鵗
- 黖
- 鼷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𠔃
- 𠪙
- 𡏲
- 𡭴
- 𣤢
- 𣳦
- 𤺊
- 𥋟
- 𧧹
- 𧪷
- 𨑭
- 𨝫
- 𩌦
- 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