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在第7個字的詩句
挽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酒罷且勿起,重挽史君須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(diào)歌頭·酒罷且勿起
- 牽率使讀書,推挽令效官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
- 蕭條九月天,哀挽出重城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挽歌詞
- 何由洗此媿,欲挽天河流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歲暮感懷以余年諒無幾休日愴已迫為韻
- 夢移鄉(xiāng)國近,酒挽壯心回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歲晚書懷
- 凍醪有力勤推挽,春茗無端苦破除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睡
- 已聞鄰杏好,故挽一枝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病中睡起折杏花數(shù)枝二首
- 嚴(yán)徐長卿誤推挽,老年揮翰天子苑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既別羊王二君與同官會飲于城南因成一篇追寄
- 喪車上新壟,哀挽轉(zhuǎn)空山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孫君挽辭
- 漢儀陳秘器,楚挽咽繁聲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二首
- 從來漢粟勞飛挽,當(dāng)使秦人自戰(zhàn)耕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沈待制陜西都運(yùn)
- 賻喪從上宰,歌挽出群仙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永壽縣君挽詞二首
- 平生奉恩地,哀挽欲何之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恭王故太妃挽歌詞二首
- 牋詞上訴人叵挽,璽書賜可群公嘆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送詹道子教授奉祠養(yǎng)親
- 茲游我輩獨(dú),難挽軟紅軔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丙戍閏七月九日,與王必大登姑蘇臺,招王浚
- 長繩引籃輿,前挽後推去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土門
- 黃花白發(fā)相牽挽,付與時人冷眼看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鷓鴣天·黃菊枝頭生曉寒
- 黃花白發(fā)相牽挽,付與時人洗眼看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鷓鴣天·黃菊枝頭生曉寒
- 更磨薦禰墨,推挽起疲懦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見子瞻粲字韻詩和答三人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輒
- 顧我何人敢推挽,看君桃李合成蹊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奉答文少激推官紀(jì)贈二首
- 斧斤百夫手,牽挽千牛力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遲田舍雜詩九首
- 霜天近生日,聞挽重唏噓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贈司空張公安道挽詞三首
- 安行厭衢路,強(qiáng)挽就縻縛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監(jiān)試舉人
- 扁舟水涸費(fèi)牽挽,瘦馬雪凍憂朝參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李鈞郎中
- 長裾大袖足鉤挽,卻行欲返筋力疲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四十一歲歲莫日歌
- 亦有同行人,牽挽赴程課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病中大雪
- 我舟得愁霖,牽挽脫坑谷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王鞏見贈
- 落日盡公歡,推挽未應(yīng)起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侯宣城疊嶂樓雙溪閣長篇
- 國恩念流落,牽挽畀鄰境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答王定國問疾
- 河流發(fā)九地,欲挽升天門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姚道人二首
- 屈平宋玉不可挽,西風(fēng)黃葉為知音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陳高士琴歌
- 應(yīng)念天涯憔悴、挽春回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虞美人·悲商吹盡枝間綠
- 吳阡蒿作里,楚挽薤成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謝賓客挽歌三首
- 林端野鼠飛,緣挽一何捷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初冬夜坐憶桐城山行
- 春風(fēng)百花發(fā),露挽九原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觀文丁右丞挽辭二首
- 西廂四鬼來背挽,雙手搥下抵以肩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江鄰幾學(xué)士畫鬼拔河篇
- 紅袖輕揎,玉筍挽秋千。 -- 出自元·關(guān)漢卿·【雙調(diào)】碧玉簫 八
- 壯心雖欲強(qiáng)自挽,鳧足元慳續(xù)非喜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復(fù)用前韻遣懷呈魯直唐公成季明略
- 公歸廊廟誰得挽,此石萬古當(dāng)長存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次韻蘇門下寄題雪浪石
- 鄧公昔嘆不可挽,素衣未化京雒埃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次韻蘇公翰林贈同職鄧溫伯懷舊作
- 法網(wǎng)塵緣莫推挽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感皇恩·事事飽諳知
- 枷鎖渾身強(qiáng)牽挽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洞仙歌·千魔萬難
- 舊游如夢去莫挽,客愁冉冉還如故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將至官坡登一土岡望復(fù)州作
- 玉音三諭不可挽,一麾且復(fù)臨江壖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許侍郎知宣州
- 打坐持功,抽手挽腳勞嚷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汝車趙三仙
- 飛花墮溷春難挽,瞎馬臨池夜可驚。 -- 出自清·張問陶·觀我四首 老
- 披緇別家人,欲挽首屢掉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答衍師見贈
- 蛩吟不必人歌挽,雞絮那無客吊孤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戲題山庵二首
- 薰玉蕤香解穢,挽銀河水滌塵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試筆六言二首
- 兩侍細(xì)旃莫推挽,諛需此愧若為湔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南皋劉二先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