振在第4個字的詩句
振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嘶青云,振綠發,蘭筋權奇走滅沒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天馬歌
- 溟海不振蕩,何由縱鵬鯤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宣城趙太守悅
- 聞此期振策,歸來空閉關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
- 武安有振瓦,易水無寒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發白馬
- 威聲西振夏,武節北通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獲鬼章二十二韻
- 麟之趾,振振公子,于嗟麟兮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麟之趾
- 麟之定,振振公姓,于嗟麟兮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麟之趾
- 麟之角,振振公族,于嗟麟兮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麟之趾
- 鄭氏才振古,啖侯筆不停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
- 子孫不振耀,歷代皆有之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
- 白鷺振振,鼓咽咽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六州歌頭·西湖萬頃
- 泥沙難振拔,誰復問窮通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馬大夫以愚獻通草茇葜酒,感通拔二字,因
- 清風又振東南美,好夢多親咫尺顏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韻和胡使君書事
- 漸階群振鷺,入學誨螟蛉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答張徹
- 一笑起振衣,吾心本無滯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正月三日宿范氏莊四首
- 浩歌方振蕩,逸翮思凌勵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贈別王十七管記
- 朔風忽振蕩,昨夜寒螀啼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宋中遇林慮楊十七山人,因而有別
- 均服振振。 -- 出自先秦·先秦無名·晉童謠
- 勸我一振衣上黃,臨風共倒樽中淥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同李倅鈞訪趙嗣恭留飲南園晚衙先歸
- 從來留振滯,只待濟臨危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即事二首
- 先生力振起,不絕尚聊綿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子厚先生哀辭
- 策名新振拔,把板尚低回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劉儀先輩大名尉
- 玄商夕振,白露宵零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秋懷(八首)
- 君不見振振鷺,白玉沙頭見魚饑不啄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送姚伯淵之清溪河泊所任
- 肖翹雖振羽,戚促盡疑冰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螢詩
- 虛名隨振鷺,安得久棲林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春谷幽居
- 風濤初振海,鹓鷺各辭林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別張起居(時多故)
- 明朝早振蓐收權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此夕薰風息舜弦
- 自是振振佳公子,冰肌玉骨相輝映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賀新郎·路入藍橋境
- 安得一振衣,徒希舞雩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道約食後同敏叔中道平叔如晦詣景德浴以風
- 或鳴條振旅,或牧野搴旗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棋大吟
- 金聲兼振玉,絲緒遂成綸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哭中山公三十韻
- 微飆不振發,皎日沸重淵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六月八日苦暑二首
- 旍旆屢振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與弟清河云詩十章
- 曾不可振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答賈謐詩十一章
- 彼玉之振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贈顧令文為宜春令詩
- 揮手如振素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擬迢迢牽牛星詩
- ——法振 -- 出自唐·李益·與僧法振同賦應門照綠苔
- 遠峰時振策,春雨耐香源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答張諲、劉方平兼呈賀蘭廣
- 羽衣三振風不斷,下視銀潢一千里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雪
- 龍梭隨振素,獺髓補凝脂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宣曲二十二韻
- 如潮無振鷺,似峽欠啼猿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三門留題
- 履聲舊振星辰上,諫墨猶存雨露邊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陳天與知徽州
- 新聲玉振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點絳唇·春蕙秋蘭
- 威聲爰振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答兄平原詩
- 頹綱既振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大將軍宴會被命作詩
- 披林鳳振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從事中郎張彥明為中護軍奚世都為汲郡太守客
- 瓊光玉振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贈汲郡太守詩
- 清輝遠振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贈鄭曼季詩四首 南衡
- 三道弘振古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答孫顯世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