惺在第3個字的詩句
惺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不肯惺惺騎馬回,玉山知為玉人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聞李公擇飲傅國博家大醉二首
- 山鵲惺惚語,藤花掩冉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園中
- 鶯舌惺松如會意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蝶戀花·玉碗冰寒消暑氣
- 鶯語惺忪,似笑金屏昨夜空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丑奴兒·日高庭院楊花轉
- 恧峭惺惺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減字木蘭花·無人惜我
- 萬種惺忪笑語,□一點、溫柔情性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玉漏遲·翠鴛雙穗冷
- 最惺惺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梅花引·花如頰
- 直恁惺松言語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如夢令·知是誰家燕子
- 醉后惺惺灑灑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西江月·海島丘劉譚馬
- 休夸惺惺傻俏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濰州苗先生
- 各各惺惺,蟣虱須教少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蘇幕遮·鬧角兒
- 我惺惺灑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黃鶴洞中仙 繼重陽韻 藏頭
- 以惺惺,變作癡憨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*心香 華亭縣西庵主王公請住方丈
- 外騁惺惺非是俏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金雞叫
- 各炫惺惺,慳貪鄙吝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
- 鄙了惺惺,裝成懵懂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踏云行 贈張公
- 賣弄惺惺非耍俏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青玉案 贈染何先生
- 莫惺惺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長思仙 贈眾女姑
- 可惜惺惺逐欲去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減字木蘭花·遇而不悟
- 了了惺惺,功滿歸蓬路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云霧斂·匿光輝
- 晝也惺惺,夜也惺惺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常惺惺法處,收斂物俱無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書安象祖靜軒有感
- 貪看惺惺騎馬歸。 -- 出自宋·李處全·減字木蘭花·更生觀盡
- 夢里惺惺何處用。 -- 出自宋·陳瓘·減字木蘭花·一尊薄酒
- 更惺惺言語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滴滴金·相逢未盡論心素
- 記惺惺、說底語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倒垂柳·南州初會遇
- 若有惺惺活底,必解自為計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撲胡蝶/撲蝴蝶
- 爾獨惺然枉了多。 -- 出自宋·沈瀛·減字木蘭花·九巡將止
- 風月惺惺人自醉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蝶戀花·又見王正班玉瑞
- 自是惺惺井了了,奈這五行尚左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賀新郎·長嘯山中臥
- 全未惺松,纈紋生眼,胡床猶據。 -- 出自宋·楊樵云·水龍吟·多情不在分明
- 我殊惺惺者,猶得滄浪趣。 -- 出自唐·司馬扎·滄浪峽
- 要個惺惺,慷慨脫凡塵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江梅引·猿顛馬劣論修真
- 定心惺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長思仙
- 占得惺惺也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卜算子·此個真真也
- 是惺惺,清沒和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恣逍遙
- 被這惺惺了了,一齊中宵盜竊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川撥棹·四更里
- 得一惺惺,通不二處,逍遙景致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紅窗*
- 凡個惺惺覺悟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如夢令 見終南山石刻,署云,承安五年重陽
- 見個惺惺真脫灑,堪比大丈丈下疑脫夫字兒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俊蛾兒 勸吏人 做兒下,尚疊出做兒二字,疑
- 把惺惺了了,自然明明構架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河傳令
- 占得惺惺也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黃鶴洞中仙
- 百朝惺灑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青蓮池上客 俗青玉案攢三拆字
- 越騁惺惺,伶俐高強,欺慢無憚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解愁
- 把惺惺了了,自然明明構架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超彼岸 重陽教化集卷之三
- 卓爾惺惺獨立,傲空空、實際無為。 -- 出自元·劉志淵·聲聲慢·衡門養浩
- 出沒惺惺,實相現元初。 -- 出自元·劉志淵·南柯子·坐臥常澄湛
- 瞞卻惺惺去賣癡,呆兒真是養家兒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次韻天臺陳勉賣癡呆四絕
- 不是惺惺強無事,實無個事可思為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自述九首
- 不惺惺,藥因救病出金瓶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