息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息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春來秋去相思在,秋去春來信息稀。 -- 出自唐·魚玄機·閨怨
- 六六雁行連八九,只待金雞消息。 -- 出自元·施耐庵·念奴嬌·天南地北
- 久辭榮祿遂初衣,曾向長生說息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賀監歸四明應制
- 酒清不醉休休暖,睡穩如禪息息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沐浴啟圣僧舍與趙德麟邂逅
- 平生出處不同塵,末路相知太息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附米黻所作挽詩五首
- 側身天地更懷古,回首風塵甘息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,先寄嚴鄭公五首
- 當時一識和羹味,便道為霖消息來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鷓鴣天·漠漠輕□撥不開
- 疏影橫斜,暗香浮動,□□春消息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念奴嬌·未須草草
- 花前一笑頻開口,林下深藏永息肩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得親舊書問近況以詩代書報之
- 揚靈兮未極,女嬋媛兮為余太息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歌 湘君
- 順凱風以從游兮,至南巢而一息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遠游
- 望北山而流涕兮,臨流水而太息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章之四 抽思
- 相看一作奏吳別,身世何時兩息肩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王覃
- 去寒就暖識所處,天長地闊棲息稀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雜曲歌辭·鳴雁行
- 荒山豈有吹笛聲,乃是臥虎鼻息鳴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紀羅楊二子游南嶺石人峰
- 迂疏任是傍人笑,要探梅花信息難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題畫三首
- 一笑閑身游物外,來訪扁舟消息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念奴嬌·吳波浮動
- 窗明似月曉光新,被暖如薰睡息勻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枕上有感
- 風簾向曉寒成陣,來報東風消息近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木蘭花
- 最惜香梅,凌寒偷綻,漏泄春消息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念奴嬌·醉魂乍醒
- 白鷗漁父徒相待,未掃欃槍懶息機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登松江驛樓北望故園
- 白衣蒼鬢經過懶,赤日朱門偃息遲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夏日寄高洗馬
- 寒香亭下方遺愛,吏隱堂中已息機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與黔倅張茂宗
- 九華巉崒蔭柴扉,長憶前時此息機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憶九華
- 漢家五餌今方驗,更愧當年嘆息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相送使胡
- 種桃未必全忘世,采藥終然會息機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秋夜偶成 其二
- 嬌煙嫩靄弄晴暉,誰見詩人太息時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春興七首
- 四方同奏升平曲,天下都無嘆息聲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真個親曾見太平
- 蘭枯蕙死,向竹齋深處,誰傳消息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念奴嬌·蘭枯蕙死
- 八桂難留,九芝促覲,早露真消息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念奴嬌·素娥不老
- 料想嫦娥,一枝留待,已得真消息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壺中天/念奴嬌
- 說破先天玄妙處,默悟其中消息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無俗念 此下原有丘長春漆弩儂家鸚鵡洲邊住
- 北帝收威,又探得早梅,漏春消息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早梅香·北帝收威
- 東君相留厚意,倩年年、與傳消息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孤鸞·天然標格
- 春歸花謝日初長,燕語鶯啼各息忙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洛陽春吟
- 何心量取愁深淺,栩栩蘧蘧已息機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午睡
- 剩那時、炎熱難忘,怕說晚涼消息。 -- 出自·沈祖棻·綠意 次死灰韻
- 暮云天北,趁歸鴻說與,病中消息。 -- 出自·沈祖棻·解連環 余既賦金縷曲示印唐,來書云:得詞
- 黃塵滿道客衣穿,古寺荒涼暫息肩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宿柳子觀音寺
- 文章送老甘無用,魚鳥從游久息機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寄蔡彥規兼謝惠酥梨二首
- 塵埃容易點吳衣,澤國秋來信息稀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王彥昭感秋三首
- 自從青鳥不堪使,更得蓬萊消息無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望麻姑山
- 曾耽勝事留連久,忽見新詩嘆息頻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覽楊樂道洛下諸詩
- 茶灶筆床將雨屐,吟到梅花消息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酹江月/念奴嬌
- 殷勤完全功行,常清靜、有些消息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·伊予同里
- 心清自然明道,萬神靈、自通消息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零口康先生
- 后約參師,前程歸路,自有真消息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無俗念 性能
- 有內尋無,無中覓有,誰是知消息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無俗念·參差萬有
- 俯視峰巒千萬疊,隔斷紅塵消息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無俗念 通仙觀作
- 天人勝負為消長,造物其如所息何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孟子·一暴十寒
“息”同音字
- 娭
- 肸
- 肹
- 扱
- 糦
- 郗
- 饎
- 螅
- 昔
- 鬩
- 戲
- 戯
- 戱
- 鑴
- 塈
- 墍
- 嵠
- 系
- 繫
- 鯑
- 臘
- 鉨
- 鈢
- 鉩
- 溪
- 磎
- 粞
- 谿
- 蹊
- 鸂
- 舃
- 舄
- 闟
- 趇
- 歙
- 菥
- 犧
- 犧
- 裼
- 錫
- 錫
- 觹
- 習
- 係
- 俙
- 傒
- 僖
- 兮
- 凞
- 匸
- 卌
- 卥
- 厀
- 吸
- 呬
- 唏
- 唽
- 喜
- 喺
- 嘻
- 噏
- 嚱
- 囍
- 壐
- 夕
- 夞
- 奚
- 媳
- 嬆
- 嬉
- 屃
- 屓
- 屖
- 屣
- 屭
- 嶍
- 巇
- 希
- 席
- 徆
- 徙
- 徯
- 忚
- 忥
- 怬
- 怸
- 恄
- 恓
- 息
- 悉
- 悕
- 惁
- 惜
- 慀
- 憘
- 憙
- 戲
- 扸
- 晞
- 晰
- 晳
- 暿
- 曦
- 析
- 枲
- 桸
- 椞
- 椺
- 榽
- 槢
- 樨
- 橀
- 橲
- 檄
- 欯
- 欷
- 歖
- 氥
- 汐
- 洗
- 浠
- 淅
- 渓
- 漇
- 漝
- 潝
- 潟
- 澙
- 烯
- 焁
- 焈
- 焟
- 焬
- 煕
- 熂
- 熄
- 熈
- 熙
- 熹
- 熺
- 熻
- 燨
- 爔
- 犀
- 犔
- 犠
- 狶
- 璽
- 琋
- 璽
- 瘜
- 皙
- 盻
- 睎
- 瞦
- 矖
- 矽
- 硒
- 硳
- 磶
- 礂
- 禊
- 禧
- 稀
- 稧
- 穸
- 窸
- 細
- 綌
- 緆
- 縘
- 縰
- 繥
- 細
- 绤
- 羲
- 習
- 翕
- 翖
- 膝
- 舾
- 莃
- 葈
- 葸
- 蒠
- 蒵
- 蓆
- 蓰
- 蕮
- 薂
- 虩
- 蜥
- 螇
- 蟋
- 蟢
- 蠵
- 衋
- 襲
- 襲
- 西
- 覡
- 覤
- 覡
- 觽
- 觿
- 諰
- 謑
- 謵
- 譆
- 豀
- 豨
- 豯
- 貕
- 赥
- 赩
- 趘
- 蹝
- 躧
- 邜
- 郋
- 郤
- 鄎
- 酅
- 醯
- 釳
- 釸
- 鎴
- 鏭
- 鐊
- 鬩
- 隙
- 隟
- 隰
- 隵
- 霫
- 霼
- 飁
- 餏
- 餼
- 餼
- 饻
- 騱
- 騽
- 驨
- 鰼
- 鱚
- 鳛
- 鵗
- 黖
- 鼷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𠔃
- 𠪙
- 𡏲
- 𡭴
- 𣤢
- 𣳦
- 𤺊
- 𥋟
- 𧧹
- 𧪷
- 𨑭
- 𨝫
- 𩌦
- 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