庵在第9個字的詩句
庵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長松吟風(fēng)晚雨細(xì),東庵半掩西庵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自普照游二庵
- 更欲洞霄為隱吏,一庵閑地且相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張子野見寄三絕句 過舊游
- 晨游南塢上,夜息東庵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蘭若寓居
- 江路伶俜形吊影,草庵寂默我忘吾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興
- 萬里曾游云棧北,一庵今臥鏡湖西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次韻范參政書懷
- 趁雨東園去荷鉏,歸庵卻展讀殘書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夏雜興
- 聊乘行艓子,閑覓住庵人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游山
- 已罷彈冠欲掛冠,一庵天遣養(yǎng)衰殘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冬
- 時穿幽圃屐,常掩小庵門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幽興
- 得意煙霞不諱窮,一庵聊寄寂寥中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夏野興
- 不到天臺三十年,草庵猶記宿云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懷絕句
- 酒美魚肥吾事畢,一庵那得住云根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訪毛平仲問疾與其子適同游柯山觀王質(zhì)爛柯遺
- 南浦春回波漸綠,東庵睡起日初長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風(fēng)雨旬日春後始晴
- 自笑余生有幾許,一庵借與得深藏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人日飯昭覺
- 珍重從今常倚壁,住庵吾欲過浮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余得木杖于秦望山中今三十年矣隴蜀萬里未嘗
- 還嬰吾所證,手自寫庵名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園居
- 天為疏慵剩與閑,一庵青嶂白云間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閑中富貴
- 衰鬢蕭然滿鏡霜,一庵歸老鏡湖傍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饑坐戲詠
- 縱蹇尋岡歸獨臥,東庵殘夢午時雞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歸庵
- 穿盡松杉行盡石,一庵猶隔白云岑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游定林寺即荊公讀書處四首
- 賀子胸中自有山,結(jié)庵山底更云間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賀升卿云庵升卿瓽上書北闕既歸,去歲寄此
- 道院敕差權(quán)院事,筠庵身是住庵僧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答陸務(wù)觀佛祖道院之戲
- 過聲沙島鷺,絕行石庵僧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即事
- 唯嗟聽經(jīng)虎,時到壞庵邊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哭宗密禪師
- 會向天階乞衰晚,住庵長作主人翁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羅公山古柏庵二首
- 竹隱先生八十三,定庵居士七十九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章泉二老歌
- 西郊車馬一朝盡,定庵先生沽酒來賞之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西郊落花歌
- 會約子云孫,西巖兩庵主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留別龜山白禪老兼簡楊居士介
- 吾亦明年及瓜代,一庵見寄外何求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東華馬上懷寄清涼和公兼簡社中王拙居士
- 敢負(fù)清涼阿師約,西庵先辦十年閑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留別王閑叟
- 北道音塵長斷望,西庵香火不無緣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重別和上人
- 香火因緣知有在,草庵蔬粥不他求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寄金陵和上人
- 何處青山隔塵土,一庵吾欲送華顛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眼中
- 夜窗風(fēng)雨急,松外一庵燈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梁氏水齋
- 休說江南青未了,一庵一徑可容身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初望廬山
- 入稽山書院,如見晦庵翁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送洵之越
- 未谷蕓臺此宦游,升庵后有質(zhì)園留。 -- 出自當(dāng)代·錢鐘書·昆明舍館作
- 還丹欲問仆仆仙,一庵更伴騰騰睡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君復(fù)七兄見贈
- 我來兩忘揖,團(tuán)團(tuán)一庵白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印老索印庵詩
- 故家凋喪后,初識澹庵孫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送金陵胡撫干仲芳
- 豪杰書生懶散仙,小庵藏跡得安間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招義銘育王見佛照
- 倘異地此道,則為是庵羞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寄題黃州德厚庵
- 已成重閣在,別置一庵居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游雁蕩山八首·贈東庵約公
- 莫怪山翁老更迂,竹庵終日一團(tuán)蒲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中
- 曾笑古人多晚謬,草庵雖小幸相容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中
- 易在床頭注未成,晦庵往矣與誰評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過李季子丈
- 譚馬丘劉,專專卓個庵兒住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萬年春 寧解元許卻庵門以詞督之
- 大庾嶺頭提不起,同庵親手付將來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石徑小橋人跡斷,一庵深鎖白云中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山居(七首)
- 書丹翰林筆,埋玉息庵錢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方粹巖仲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