庵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庵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長松吟風晚雨細,東庵半掩西庵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自普照游二庵
- 幽人不可見,清嘯聞月夕,聊戲庵中人,空飛本無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鄧道士(并引)
- 蘭省花時錦帳下,廬山雨夜草庵中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廬山草堂夜雨獨宿寄牛二李七庾三十二員外
- 歷歷胸中千載事,莫將輕比住庵僧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思
- 終日才堪米一升,生涯略似草庵僧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雜賦
- 示疾維摩無侍者,夜闌自掩草庵門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庵中夜興
- 耐辱推頹百不能,居然老病住庵僧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親舊書來多問近況以詩答之
- 五馬渡江開國處,一牛吼地作庵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答張奉議
- 紙帳蒲團地爐暖,自憐不及草庵僧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雪夜候迎使客
- 道院敕差權院事,筠庵身是住庵僧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答陸務觀佛祖道院之戲
- 貪向爐中煨榾柮,懶從掌上看庵摩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北山堂開爐夜坐
- 宅舍元依畢竟空,小乘慣住草庵中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筑室示三子
- 物不須多且賞奇,御寒想見結庵時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席君從於洛城種金橘今秋始結六實以其四獻開
- 夜靜無人知此味,還他方丈拙庵翁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上清宮方丈后亭
- 自有家山供衲線,不離溪曲取庵茅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贈老僧二首
- 而今老大復癡憨,歸來且作村庵主。 -- 出自宋·釋安永·偈頌十二首
- 我已休官師退院,肯來林下卓庵無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懷保寧聰老
- 臺殿參差日墮塵,塢西歸去一庵云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尋僧二首
- 山下獵人應不到,雪深花鹿在庵中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南岳泰禪師
- 有人閱世風前蓬,年年客我此庵中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題姑蘇南道者庵
- 屋后瓜疇接芋區,門前寥落翳庵莒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和張叔靖三絕
- 彌勒同龕把茅下,客來不識住庵人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林仲和筠莊
- 敗壁縱橫銷翠煙,巖花猶落舊庵前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面壁庵
- 聞道有兒能世業,師門更向晦庵歸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題方士繇伯謨五丈所居三首
- 須信生來富貴,何曾在、草舍茅庵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滿庭芳·云繞花屏
- 早風薰竹醉,松涼鶴健,午坐存庵。 -- 出自宋·鄧剡·八聲甘州·笑釵符
- 腳影行鐫巖石澗,頭陀老守草庵欹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石佛庵
- 游歷貪行入暮驚,蛇崗嶺北衲庵清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游蛇崗嶺庵
- 世間種種無非妄,云何以妄為庵榜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題張季子妄菴
- 百年興廢人不同,誰其記者竹庵翁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喜西崗橋成并書邦美東西橋記后
- 得見山中此松老,后來誰是住庵人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近承琮上人問訊甚勤老懶不能作書以偈答之
- 生長見聞誠叟里,交游唱和澹庵門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題顏秀才夔詩編
- 六出長官刺史百,端平最數鐵庵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方巖夫四首
- 大家同受用此且富貴,不妨普庵一穴真風水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偈頌十四首
- 大小不拘皆拽石,高低齊轉普庵經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造塔示眾
- 十力功高誰履踐,叔宜重叩普庵門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何叔宜求頌
- 扁鵲盧醫速退邊,大家飽吃普庵圓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行住坐臥三十二頌
- 百鳥不來春又過,不知誰是到庵人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大功不宰
- 壁上榴皮在何處,游人空指沈庵書。 -- 出自宋·孫唐卿·榴皮題壁
- 繚繞尋泉遠步遲,倦逢籬外敞庵扉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同吳周朋高虞卿尋泉憩積暑下庵
- 踏破深崖蒼石棱,八峰來謁簡庵清。 -- 出自宋·徐大受·入萬年謁簡庵清老追和曾使君詩板韻
- 但放虛庵如月樣,更教月信在庵心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六·月庵
- 道士共聯石鼎句,村童能和草庵歌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近買山范灣自營藏地與亡弟草塘君及外家墓塋
- 東城尋春春事濃,長嘯理策蓬庵中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聽道人彈琴
- 山人秪在玉山中,長繞山人草庵住。 -- 出自明·瞿榮智·白云海
- 道在莫須同出處,此心還向止庵求。 -- 出自明·羅倫·答夏憲副止庵見贈(二首)
- 人生漂若不系舟,今夕姑從此庵泊。 -- 出自明·雪山法師·送達公入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