庵在第11個字的詩句
庵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身行萬里半天下,僧臥一庵初白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龜山
- 君家長松十畝陰,借我一庵聊洗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孔毅甫以詩戒飲酒問
- 頭陀獨宿寺西峰,百尺禪庵半夜鐘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清頭陀
- 聞君欲發江東去,能到茅庵訪別無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村居寄張殷衡
- 青縑帳暖黃紬穩,聊借東庵作睡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嘲
- 有方為子換凡骨,來讀晦庵新著書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題朱元晦武夷精舍
- 道士上天鵝一只,老僧住庵云半間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八月二十三夜夢中作
- 經旬羸臥怯登臨,偶憶東庵試一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病起偶到復庵
- 極知萬事不勞問,欲住一庵誰與同? -- 出自宋·陸游·欲卜庵居未有勝地作詩識之
- 滿園亭榭都參遍,秪有筠庵第一涼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筠庵晚睡三首
- 玉山先生攜老禪,把茅結庵開小軒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汪圣鍚墳庵真如軒在玉山常山之間
- 方廣庵名了了,了了更著庵庶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了了庵頌
- 直須覓取僧為伴,更為開庵劚草萊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毛君州宅八詠 山房
- 直須覓取僧為伴,更為開庵斸草萊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毛君州宅八詠其八山房
- 姑熟溪頭醉吟客,歸作茅庵劣容席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郭祥正國博醉吟庵
- 一溪流水繞云根,草舍茅庵常閉門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歐陽氏山水后
- 孤燈引夢記朦朧,風雨鄰庵夜半鐘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過若松町有感示仲兄
- 人生榮賤須知分,會買茅庵映槿籬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賃宅
- 登高能賦豈我長,從君此庵時相羊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鄧御夫秀才為窟室戲題
- 少年飄泊歸淮東,道人住庵何處峰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淮上阻風步入寶積山訪長老
- 野僧報我泉新白,此老居庵山更清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聞琳老欲入山今少雨想未成行奉寄一絕
- 石橋寺里最清涼,聞說茆庵寄上方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僧貞實歸杭州天竺
- 直須金碧千間了,卻訪溪庵亦未遲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日老住九座山
- 原頭宰木蒼如此,才見山庵葺數椽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中{左山右尋}先塋
- 道人不置產業,寄孟家廢庵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贈無庵于道人六言一首
- 自言共得龍神語,擬作茅庵住洞門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贈龍泉洞塵上人
- 自從一別五春風,夢繞橋庵古復東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寄贈天臺石橋京行人
- 他時要向山中去,容我一庵遮薜蘿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歸四明
- 泥深未愛尋山屐,誰與西庵杖屨親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觀仲靈久雨詩且道余與公濟吟從之意輒次韻奉
- 南徐祖令儂自知,雪打西庵嘗豆糜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阿坰以歙缽供太希先偶成
- 一枕匆匆醉夢中,芳草臞庵路。 -- 出自宋·李處全·卜算子·春事憶松江
- 相知四海孰青眼,高臥一庵今白頭。 -- 出自宋·謝逸·寄隱居士
- 溥勸吾門諸學者,不昧此庵須早修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靖通庵歌
- 何時酒掃松楸畔,小蓋茅庵只讀書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浦江道中三絕
- 雨田暫喜損塵慮,不著蒙庵一縷禪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未明確出東門將入圣泉戲呈住山蒙庵老人
- 遠人若爭真常位,不礙攜庵到處參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可帥止庵
- 扣庵欲覓住庵人,此人此庵何地著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題覺庵
- 曾聞芥子納須彌,漫說草庵含法界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登育王望海亭
- 一時人物久飛仙,詩竹和庵盡變遷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題思泉庵
- 它年學得香山士,定結茅庵入翠屏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過廬山
- 藥瓢解贈寧無意,重到孤庵論養生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羅浮峒長寶谷王寧素送藥瓢
- 此銘此意留千古,鑿石為庵不可眠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六一泉
- 中峰高拄泬寥天,上有茅庵與石泉。 -- 出自唐·費冠卿·題中峰
- 斜陽極目春如海,只有平庵兩鬢星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歸自寸金堤繞城南轉至望涉樓下柳陰扶路草色
- 通身有眼更無腸,好上臞庵師子床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為竹奴解嘲用山谷先生韻
- 野狐禪子落邪蹊,唯我癡庵獨也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癡庵柴頭陀
- 實翁大笑笑虛翁,自辟新庵地幾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佛智忠禪師實庵
- 卷衣我亦逐師去,分取半庵棲月明。 -- 出自宋·何耕·留隱庵老住碧蘆軒
- 十方世界目前寬,拋卻云庵過別山。 -- 出自宋·和庵主·題壁三首
- 禪公覽古意裴徊,偶結云庵向北來。 -- 出自宋·蔣堂·題妙喜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