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在第17個字的詩句
平在第一十七個字的詩句
- 古老向余言,言是上留田,蓬科馬鬣今已平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上留田行
- 煩子指間風雨,置我腸中冰炭,起坐不能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水調歌頭·昵昵兒女語
- 向臨邛滌器,可憐司馬,成都賣卜,誰識君平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沁園春·一曲狂歌
- 下有荊吳粟粒之群山,又有甌閩一發之平川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麻姑山送南城尉羅君
- 雞竿肆赦,鴛行均慶,翾飛浸澤,期萬保升平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滌洗乾坤都了,填壓華戎既定,治世慶升平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/水調
- 棄舟步岸兮欲進復疑,山平阜斷兮忽得平原巨澤,莽不知其東西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桃源行送張頡仲舉歸武陵
- 歷落英雄孺子,滅沒龍光牛斗,勝敗黯然平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水調歌頭·寂寂復寂寂
- 怒似蒼鷹厲拳爪,炯然霹靂凝雙眸,萬里平川望無極,三株古柏拏龍虬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高其佩指頭畫虎
- 身將隱矣又何為,且舒縈滯為客時,故自平平欲語誰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書事
- 翠檐愁聽乳禽聲,此時春態暗關情,獨難平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虞美人·紅窗寂寂無人語
- 韶石間尋張樂地,曹溪首訪司空人,男兒平昔四方志,莫厭區區走雙輪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十六兄赴韶州從事
- 看取綸巾羽扇,靜掃神州赤縣,功業小良平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水調歌頭·筆陣萬人敵
- 擬欲乘槎一問,但得天孫領略,安用訪君平。 -- 出自宋·王識·水調歌頭·一雨洗空閣
- 雖是東西惟命,已斷行藏在己,何必問君平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水調歌頭·與蜀有緣法
- 造物元來無物,有物還應自造,人意幾曾平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水調歌頭·草木自成歲
- 要自白榆星外,直至黑流沙底,山與澤俱平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水調歌頭·渤澥東南界
- 攜手錦江箍隱,覿面墨池玄叟,扶杖蜀君平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水調歌頭·牛酒享賓客
- 整淳佑乾坤,浸如嘉佑,太平事業,了卻端平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沁園春·崧岳降神
- 西風共倚,煙南水北,石荒苔老,三十六梯平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婆羅門引·髻鬟對聳
- 道人出所揣卷索和民瞻石先生所制清平樂詞,予遂以紫玉池試想花煙,書以贈之,且邀座客郯云臺同和,時至正十年臘月二十二日也鳳簫聲度。 -- 出自元·顧阿瑛·清平樂 題桐花道人卷 桐花道人吳國良雪中
- 恰行春綠野,從容冠蓋,人家煙火,相望升平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沁園春 送霍國瑞
- 又不見王孫昔嘆走狗烹,今日天下永太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義犬行
- 皎然書平定字,攻愧寫二圓相,引得多少平人望云上樹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題參政樓公二圓相圖
- 有甚心情,管得南泉貓兒,趙州狗子,勘證平田婆,連累周家女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四首
- 報諸人,瞥不瞥,庭際無人立片時,便是太平底時節。 -- 出自宋·釋咸杰·偈公六十五首
- 諸塵三昧兮還我自由,二儀萬像兮與宅平出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二儀萬像兮相與流通,十方三世兮自然平出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諸塵三昧兮在我自然,萬像森羅兮與渠平出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仰天視日兮氣以揚揚,衣纓不絕兮貌如平生。 -- 出自宋·鮮于侁·九誦·雙廟
- 牛羊散野城郭空,我來不見隆準公,但見平原草綠寒花紅。 -- 出自明·屠隆·沛縣登歌風臺吊漢高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