帽在第11個字的詩句
帽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杜陵饑客眼長寒,蹇驢破帽隨金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續麗人行
- 霜風可使吹黃帽,(舟人黃帽,土勝水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九日邀仲屯田為大水所隔以詩見寄次其韻
- 登高回首坡垅隔,惟見烏帽出復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別于鄭州西門之外
- 高人著履踏冷冽,飄拂巾帽真仙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江上值雪效歐陽體限不以鹽玉鶴鷺絮蝶飛舞之
- 夜燭催詩金燼落,秋芳壓帽露華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答劉景文左藏(有美堂燕集,景文有詩。
- 籃輿騰騰一老夫,褐裘烏帽白髭須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不準擬二首
- 非道非僧非俗吏,褐裘烏帽閉門居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池上閑吟二首
- 晚入東城誰識我,短靴低帽白蕉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東城晚歸
- 不逐城東游俠兒,隱囊紗帽坐彈棋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故人張諲工詩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隸,頃以詩見
- 病思漸輕重九近,又將烏帽插黃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詠
- 此段家風君試看,京麈撲帽獨何歟?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適
- 寒食初過谷雨前,輕衫短帽影翩翩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湖上
- 堪笑此翁衰到底,重裘絮帽尚言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庚申元日口號
- 寄跡人間夢已長,新年脫帽始微霜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新年
- 古道迢迢人跡稀,羸驂欹帽遠村歸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歸興
- 萬里西來了宿緣,憑鞭欹帽過年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布金院
- 藥物扶持疾漸平,布裘絮帽出柴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步至近村
- 君似襄陽孟浩然,蹇驢風帽一癯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奉送姜邦傑出關
- 著上朱門應不稱,裁成烏帽恰相宜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新制道衣示衣工
- 藥笈漁竿每自隨,枯筇短帽恰相宜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乍晴至園中
- 賦罷潚明歸去來,紵衣桐帽一時裁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雨後過近村
- 撲馬征塵拂不開,高亭欹帽一徘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羅江驛翠望亭讀宋景文公詩
- 常憶初年十七時,朝朝烏帽出從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紹興辛酉予年十七矣距今已六十年追感舊事作
- 殘漏聲中聽曳鈴,翩翩吹帽出郊坰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早自烏龍廟歸
- 甲第侵云多貴人,朝回撲帽軟紅麈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江樓次前輩韻
- 一段新愁帶宿酲,半欹烏帽策驢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晚出偏門
- 佳日掩門君莫笑,病來紗帽不禁吹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夔州重陽
- 歸見諸公問老子,為言滿帽插梅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觀梅至花涇高端叔解元見尋
- 已建玄戈收相土,應回翠帽過離宮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洛陽
- 要使山林人共見,不持方帽御風寒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耿天騭以竹冠見贈四首
- 不欲與君為遠別,沙臺吹帽約秋風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吳沖卿二首
- 松槽葛囊才上榨,老夫脫帽先嘗新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新酒歌
- 醉吟岳麓道林間,天風吹帽掛名山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九日落莫憶同施少才集長沙
- 雪嶺錦城君理棹,青鞋黃帽我皈耕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劉德修殿院直閣將漕潼川二首
- 告老身心日互催,又將烏帽點黃埃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丫頭巖
- 舉板支頤對山色,當筵吹帽落臺頭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游三寺回,呈上府主嚴司空,時因尋寺,道出
- 恰似老夫高興在,醉欹紗帽頷春風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堂上雙白頭圖
- 幸有心期當小暑,葛衣紗帽望回車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贈別王侍御赴上都
- 露色點衣孤嶼曉,花枝妨帽小園春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又題張逸人園林
- 垂楊門外,疏燈影里,上馬帽檐斜。 -- 出自近代·王國維·少年游·垂楊門外
- 芷葺蓮巢喚客游,蘆鞭席帽為君留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李翬知縣作亭西湖上,余用東坡語名之曰飲綠
- 推移尋尺力千里,時有黃帽來言功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釣池口阻風,迷失港道
- 聞說今朝恰開寺,羊裘狼帽趁時新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相國寺
- 燈市凄清燈火稀,雨巾風帽笑歸遲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正月十四日雨中與正夫、朋元小集夜歸
- 個人鞭影弄涼蟾,樓前側帽檐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阮郎歸·粉痕閑印玉尖纖
- 怕見鏡中新白發,長將破帽裹西風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重陽
- 何處赭衣操劍戟,同時黃帽理兜鍪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夜走
- 豈有白衣來剝啄,一從烏帽自欹斜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重陽
- 風流,金馬客,歌鬟醉擁,烏帽斜欹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滿庭芳·風力驅寒
- 聞道九衢塵作霧,烏靴席帽如饋蒸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息暑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