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在第1個字的詩句
常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常有江南船,寄書家中否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雜詩三首 / 雜詠三首
- 常山臨代郡,亭障繞黃河。 -- 出自南北·王褒2·渡河北
- 常恐秋風早,飄零君不知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曲池荷
- 常記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歸路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如夢令·常記溪亭日暮
- 常隨寶鐙陪金勒,絕塞指揮萬馬嘶。 -- 出自清·俞益謨·中洲株柳
- “常恐秋風早,飄零君不知。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唐··
- 常存抱柱信,豈上望夫臺 -- 出自··
- 常恐彩色晚,不為人所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感興其一
- 常恐委疇隴,忽與秋蓬飛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感興其一
- 常時飲酒逐風景,壯心遂與功名疏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其一
- 常聞玉泉山,山洞多乳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
- 常恐碧草晚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二十七
- 常夸云月好,邀我敬亭山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寄從弟宣州長史昭
- 常聞綠水曲,忽此相逢遇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溧陽宋少府陟
- 常羨人間琢玉郎,天應乞與點酥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定風波·常羨人間琢玉郎
- 常記高人右丞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青玉案·三年枕上吳中路
- 常時低頭誦經(jīng)史,忽然欠伸屋打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戲子由
- 常恐樗櫟身,坐纏冠蓋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穆父新涼
- 常恐抱永嘆,不及丘明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雜詩十一首
- 常李亦清流,當年慕高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周安孺茶
- 常恐汲水人,智出符之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愛玉女洞中水,既致兩瓶,恐後復取而為使者
- 常恐樊籠中,摧我鸞鶴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王仲至侍郎見惠稚栝種之禮曹北垣下今百余日
- 常疑子善幻,他技雜符祝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眼醫(yī)王生彥若
- 常于冷竹坐,相語道意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淡公二首?此詩當為孟郊作?
- 常為漢郎吏,厭世去無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雙鳧觀?在葉縣?
- 常恐青霞志,坐隨白發(fā)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曹輔赴閩漕
- 常當修未壞,勿使后噬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東新橋
- 常怪劉伶死便埋,豈伊忘死未忘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濠州七絕 逍遙臺(莊子祠堂在開元寺,即墓
- 常恐坦率性,放縱不自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初別子由
- 常疑若人胸,自有云夢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吳子野將出家贈以扇山枕屏
- 常山山神信英烈,捴駕雷公訶電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章傳道喜雨(禱常山而得。)
- 常云:薄薄酒,勝茶湯,丑丑婦,勝空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薄薄酒二首(并敘)
- 常呼赤腳婢,雨中擷園蔬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答任師中家漢公(一題:奉和師中丈漢公兄見
- 常支折腳鼎,自煮花蔓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狄韶州煮蔓菁蘆菔羹
- 常記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歸路,興盡晚回舟,誤入藕花深處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如夢令·常記溪亭日暮
- 常擬報一飯,況懷辭大臣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
- 常苦沙崩損藥欄,也從江檻落風湍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,先寄嚴鄭公五首
- 常恨結(jié)歡淺,各在天一涯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高三十五書記
- 常時往還人,記一不識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率府程錄還鄉(xiāng)
- 常恐死道路,永為高人嗤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赤谷
- 常時任顯晦,秋至輒分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天河
- 常怪商山老,兼存翊贊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峽
- 常怪偏裨終日待,不知旌節(jié)隔年回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待嚴大夫
- 常恐性坦率,失身為杯酒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將適吳楚,留別章使君留后,兼幕府諸公,得
- 常時相對兩三峰,走遍溪頭無覓處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玉樓春
- 常日念君歸去好,而今卻恨中年別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滿江紅 送湯朝美司諫自便歸金壇
- 常憎持祿位,不擬保妻兒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
- 常期生羽翼,那忽化灰塵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感事
- 常勸父母發(fā)慈心,孝得題名終不朽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十二時行孝文
- 常恐思歸先剪翅,每因喂食暫開籠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鸚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