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在第11個字的詩句
布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日照香爐生紫煙,遙看瀑布掛前川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望廬山瀑布
- 子向所稱用者六,星羅雹布盈溪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詠怪石
- 誰識長身古君子,猶將緇布緣深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竹鶴
- 雨露由來一點(diǎn)恩,爭能遍布及千門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后宮詞
- 水道脈分棹鱗次,里閭棋布城冊方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九日宴集,醉題郡樓,兼呈周、殷二判官
- 溪南聞道更幽絕,明日裂布縫行縢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山寺
- 倒掩衡門手自關(guān),老身著布亂書間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齋中雜興
- 嶰管變青律,帝里陽和新布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迎新春·嶰管變青律
- 禁漏花深,繡工日永,蕙風(fēng)布暖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傾杯樂
- 賴天閔民不責(zé)吏,甘澤流布何其濃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楊辟喜雨長句
- 漢柱題名墨未乾,南州坐布政條寬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聞朱祠部罷潯州歸闕
- 昨宵天意聚回復(fù),繁陰一布飄寒英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韻和提刑太博嘉雪
- 寄言蘇二李十二,莫愁瀑布無新詩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漱玉亭
- 煮蟹當(dāng)糧那識米,緝蕉為布不須紗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蜑戶
- 山獄動搖增氣色,詔書宣布舞群黎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羅春伯大著提舉浙西
- 界破青山安用洗,涴他瀑布卻愁儂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又跋東坡、太白瀑布詩,示開先序禪師
- 憤氣不銷頭上雪,政聲空布海邊春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題安定張使君
- 文鯨掉尾四海通,分明瀑布收靈桐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贈別離
- 紫鳳朝銜五色書,陽春忽布網(wǎng)羅除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酬張芬有赦后見贈(一作司空圖詩)
- 玄武后隨,朱雀當(dāng)先,祥云布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解紅 嗚鶴余音卷一
- 歷此二險(xiǎn)過湓浦,始見瀑布懸蒼崖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方進(jìn)士游廬山
- 朝飛蔽天不見日,若以萬布篩塵灰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夢蝗
- 后世增華兮邁昔賢,松煙布色兮明且妍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墨歌
- 亦有小詩拈未出,且攜瀑布煮春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社日益明叔見過
- 華亭城西現(xiàn),救予疾苦,氣布身中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贊重陽真人顯異
- 無則街前展手,御寒時、紙布為衣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神光燦 贈穆先生
- 璽書播告出丹鳳,兵檄馳布飛紅星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
- 云承部檄籍戎伍,歲給纊布頒冬衣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得文敬雙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疊韻奉答
- 於今有用則勞勞,破賊露布征兵檄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二十二弟自常州寄翦刀及筆來作長句
- 歲暮天寒,一劍飄然,幅巾布裘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沁園春·歲暮天寒
- 萬里陰霾冰霰合,一通露布挽迥春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上十四吟十首
- 最怕?lián)ぴ~與草麻,朝朝傳布競攻瑕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記辛酉端午舊事二首
- 況有太丘為小序,遙知流布滿京師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洪使君詩卷
- 抵足搔瘡昏到明,羞殺敗布多年衾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翁媼行
- 梅子胚胎鹽裹味,桐花擺布蜜邊陰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春行
- 石上叢林礙星斗,窗邊瀑布走風(fēng)雷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因話天臺勝異仍送羅道士
- 畫石畫松無兩般,猶嫌瀑布畫聲難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項(xiàng)洙處士畫水墨釣臺
- 醉后不憂迷客路,遙看瀑布識天臺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送人歸臺州
- 解紱朝天,滿城桃李繁陰布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點(diǎn)絳唇·解紱朝天
- 旱魃正須三尺雨,飛廉旋布四天云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追和東坡老昌言喜雨呈同官
- 錦帳寒添,畫檐雀噪,凍云布野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傾杯樂
- 試問丹砂回白發(fā),何如瀑布煮枯松。 -- 出自宋·張?jiān)伞ご五X申伯游東山韻二首
- 留滯何曾念奮飛,君恩已布得徐歸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袁憲打冰移舟三首
- 靜坐義規(guī)三易古,焚香著布六爻靈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九六編成考左氏載卦象以世占法合之得一絕
- 高巖去天尺五耳,下飛瀑布千尋水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·游山三首
- 桂樹聳生兮山之幽,匽蹇布滬兮翠交流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小山聳桂
- 笑令樊噲自橫筆,何用呂布須急縛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糟蟚蚏送葺芷
- 智名勇功不掛眼,男粟女布思其余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張總卿護(hù)餉益昌
- 漏遲遲滴玉壺,清陰羃羃布庭除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端午貼子詞·皇太子宮五首
- 唐世經(jīng)生筆力便,茲文流布今幾年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楞伽經(jīng)注帖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