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左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青云少年子,挾彈章臺左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少年子
- 鐘張忽已遠,此語與時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論書
- 區區欲右行,不救風輪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遷居臨皋亭
- 漾水東流舊見經,銀潢左界上通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天漢臺
- 漸聞{左石右宮}{左石右隆}聲,久乃辨其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詠怪石
- 王謂尹氏,命程伯休父,左右陳行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常武
- 夙昔傳聞思一見,牽來左右神皆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驄馬行
- 豈知昔日居深宮,嬪嬙左右如花紅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杜鵑行(一作司空曙詩)
- 愿賜東西府御史,愿頒左右臺起居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紫毫筆
- 夫斫石破山,先觀(攙左換钅)跡;發矢中的,兼聽弦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并序
- 誰伴寂寥身,無弦琴在左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郡齋暇日,辱常州陳郎中使君早春晚坐水西
- 紙裁微放矮,硯斫正須(左幽右頁)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閑詠
- 老境最堪笑,作計日益左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覽鏡
- 我愿于天窮,瑯邪傾側左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善哉行 其二
- 山溪雖峻惡,高眺發蒙(左目右市)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曾子固
- 傳聞千葉昔未有,只從左紫名初驅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洛陽牡丹圖
- 因歸謝巖石,為我刻其左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思二亭送光祿謝寺丞歸滁陽
- 圓歌宛轉激清徵,妙舞左右回纖腰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謝景山遺古瓦硯歌
- 民詠濡須政,朝推朐{左月右忍}功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悼王子開五首
- 一片韶音歸復道,重瞳左右列英皇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東坡上元扈從三絕
- 披霄決漢出沆漭,瞥裂左右遺星辰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雜曲歌辭·行路難三首
- 紅亭枕湘江,蒸水會其左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合江亭
- 白璧中藏煙水晦,紅裳左祖雪花明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食菱
- 何人再續老尚書,禾水左家千里駒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吉州解魁左人杰詣太常
- 濤水來從華頂遙,分為左右瀑兩條,到此收束群流交。 -- 出自清·袁枚·到石梁觀瀑布
- 馬前猛士三百人,金書左右紅旗新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東征行
- 千門萬戶開相當,燭籠左右列成行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楚宮行
- 念君方坐曹,無因奉虛左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寄懷元翁
- 夢成少年嬉,走馬章臺左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對酒次韻寄懷元翁
- 愿従兄發之,洗硯處兄左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子瞻寄示岐陽十五碑
- 腹有別腸能貯酒,天生左手慣持螯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飲中
- 舷低冷戛荷千柄,底{左舟右少}斜穿月半輪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小舟
- 飛檐{左車右獻}{左車右獻}駕長浪,巨壁林林倚精鐵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詠雪
- 倚天巉巖姿,青蒼云{左文右扁}斕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靖安縣幽谷亭
- 修檐{左車右獻}{左車右獻}背成陰,行盡松篁一徑深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靜化堂
- 吾心本皎皎,彼詬徒{左口右顏}{左口右顏}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之南豐道上寄介甫
- 援琴薰風后,結宇寒巖左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奉和滁州九詠九首·幽谷晚飲
- 太行元氣老不死,上與左界分山河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涌金亭示同游諸君
- 江之東西湖南北,浙之左右接西蜀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云游歌
- 既而倦釣鰲,何以更呼(左蟲右為)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西湖大醉走筆百韻
- 今焉皆璀璨,昨者只浽(左虛右亢)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潘紫巖與余賦雪約不得用色數并實字及比喻
- 徒愛右軍遺點畫,閑披左氏得膏肓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吳中言情見寄次韻
- 風初寥寥月乍滿,杉篁左右供余清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新秋月夕,客有自遠相尋者,作吳體二首以贈
- 長至陽生,律轉黃鍾,門左弧垂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·長至陽生
- 琴壺置於傍,圖籍亦在左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蘇子美竹軒和王勝之
- 犀椎玉鈴鈴,龍撥雷{左車右旬}{左車右旬}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五倩篇
- 晝夢同坐偶,夕夢立我左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靈樹鋪夕夢
- 到家傾嫩綠,刀凡為{左口右父}咀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孫端叟蠶首十五首·桑筥
- 英州五千里,瘦馬行{左馬右失}{左馬右失}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書竄
- 自茲不得為故人,輸作左校濱於死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鄴中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