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孔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就令長大未必奇,亦作人間孔文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開孫滿月
- 閣上掩書劉向去,門前修刺孔融來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同樂天送河南馮尹學士
- 注書曾學鄭司農,歷國多于孔夫子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裴處士應制舉詩
- 紅珠斗帳櫻桃熟,金尾屏風孔雀閑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偶游
- 有獸維貍兮我夢得之,其身孔明兮而頭不知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琴曲歌辭·殘形操
- 華元夜登子反床,華鏜晨趨孔子堂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華鏜秀才著六經解以長句書後
- 朱紫貴人皆好命,不知中有孔明麼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贈月洲相士
- 香暖幾飄袁虎扇,格高長對孔融樽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虛白堂前牡丹相傳云太傅手植在錢塘
- 注書已發程朱蘊,講道重明孔孟心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悼白云
- 我過東方亦無負,清尊三宿孔融家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286
- 也不蘄仙不佞佛,不學棲棲孔子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念奴嬌·老來可喜
- 有人卜居大隱屏兮學宗周孔事鹽虀,但見此心止止兮煉成大藥服刀圭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武夷歌
- 奉事周文公、魯仲尼、曾子輿、孔子思,敬習《書》、《易》、《禮》、《樂》、《春秋》、《詩》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二鬼
- 受疑始見周公旦,經阨方明孔仲尼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首尾吟
- 當時既有少正卯,今日寧無孔仲尼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首尾吟
- 一弦曾得嵇生愧,三復能令孔子尊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閻醇老作默齋
- 但從禮義中游戲,便是趨庭孔伯魚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分生五首
- 魯侯在泮猶歌誦,盛事須刊孔子堂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門下相公從駕幸學
- 土飄塵揚兮迷行錯步,魃威孔張兮熾莫予御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敘雨:
- 民賴帝仁兮以衣以食,上帝孔昭兮愬無禍責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愬魃:
- 霓旌照耀麒麟車,羽蓋淋漓孔雀扇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王母歌
- 薦口不加張柬老,明朝竟放孔戣歸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代人送常州致仕張待制
- 驛傳風火龍鸞舞,步入煙霄孔翠迎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鷓鴣天·子夜封章扣紫清
- 淮水原同泗水流,東家便是孔家丘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題學宮壁
- 句老律精何酷似,昔題蜀相孔明祠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和戴石屏見寄韻二首
- 百川袞袞東赴海,學者皆知孔氏宗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存沒口號
- 躬行已達參乎孝,佩服難忘孔子書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松桂堂
- 道家者流李老君,儒家者流孔夫子,等一浮名世間耳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月下大醉星侄作墨索書迅筆題為醉矣行
- 一錢不直管城子,萬事稱好孔方兄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宿珠溪
- 緣木得魚還有樣,便教焚卻孔明廬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
- 當身成就憑君問,孰與顏曾孔孟多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不解算四首
- 飛羽凋零又秭歸,卯金余息孔明知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諸葛孔明八首
- 誰識連峰攢劍戟,正虞天嗇孔明年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費祎
- 直入深山更深處,時人莫叫孔賓還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居厚弟示和詩復課十首
- 羨關尹喜見聃,愛希氏子瞻孔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又和后九首
- 饒君一目十行,如彼千瘡百孔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后九首
- 不消負笈趁槐黃,解褐惟于孔廟堂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陳德剛舍試
- 夷居巷處何嘗陋,但看當年孔與顏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次韻二首
- 上人久住湖外游,辛亥春陷孔彥舟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贈慶紹上人
- 千載秦淮嗚咽水,不應仍恨孔都官[1]。 -- 出自清·王士禎·秦淮雜詩
- 顧我言非韓吏部,多公節似孔尚書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送鄭閎中待制提舉洞霄宮
- 箕山再得顏回婿,榮國還生孔子孫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壽范潔齋
- 聊依枯木伴寒藤,曾為當年孔傅生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郴江百詠并序·靈壽木
- 豈羞東郭先生履,行謝關西孔子家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謝楊秀才惠文編
- 安得一廛在公側,時時去作孔融客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醉吟軒
- 清江人物推陳謝,不減當年孔與劉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贈許季升五首
- 三國人物誰可許,大兒僅得孔文舉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梅花二首
- 諸生競詫邊腹笥,正音如聞孔堂石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再和勸學韻
- 芝田不減商山樂,蔬食誰言孔色矜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和趙從道賦菜畦春富貴
- 三生曾侍丈人之左右,出入孔老竺乾之學該以通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青山高為宋郎中德之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