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在第1個字的詩句
孔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孔圣猶聞傷鳳麟,董龍更是何雞狗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
- 孔雀東飛何處棲,廬江小吏仲卿妻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廬江主人婦
- 孔侯復秀出,俱與云霞親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韓準、裴政、孔巢父還山
- 孔明不自愛,臨老起三顧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周長官、李秀才游徑山,二君先以詩見寄,
- 孔融不肯下曹操,汲黯本自輕張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劉道原歸覲南康
- (孔頗有聲伎,而客無見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孔密州五絕 堂后白牡丹
- 孔明古豪杰,何乃為此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張飛傳?
- 孔明死已久,誰復辨行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八陣磧
- 孔明最后起,意欲掃群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八陣磧
- 孔惠孔時,維其盡之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楚茨
- 孔明廟前有老柏,柯如青銅根如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古柏行
- 孔子釋氏親抱送,并是天上麒麟兒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徐卿二子歌
- 孔明多故事,安石竟崇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承聞故房相公靈櫬自閬州啟殯歸葬東都有作二
- 孔翠望赤霄,愁思雕籠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哀詩·故著作郎貶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
- 孔雀未知牛有角,渴飲寒泉逢牴觸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赤霄行
- 孔窮緣底事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
- 孔生死洛陽,元九謫荊門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登樂游園望
- 孔門有遺訓,復坐吾告爾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飲后戲示弟子
- 孔黑煙痕深,罅青苔色厚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雙石
- 孔山刀劍立,沁水龍蛇走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坊口懸泉偶題石上 時為河南尹。
- 孔丘與之言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偶然作六首
- 孔欲居九夷,老亦適流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雜感
- 孔光豈不學,千載污簡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志
- 孔孟之所傳,世俗顧謂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歲暮感懷以余年諒無幾休日愴已迫為韻
- 孔明百畝桑,景略十具牛,豈無子孫念,飽暖自可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種桑
- 孔耽道德,樊須是鄙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勸農 其六
- 孔子所嘆,并稱夷吾,民受其恩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短歌行
- 孔蓋兮翠旌,登九天兮撫彗星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歌 少司命
- 孔雀盈園,畜鸞皇只!鵾鴻群晨,雜鶖鸧只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大招
- 孔子尚有言,我則異於是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讀墨
- 孔墨必相用,自古寧有此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讀墨
- 孔子見南子,子路為不怡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自訟
- 孔孟如日月,委蛇在蒼旻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揚雄
- 孔鸞負文章,不忍留枳棘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司馬遷
- 孔稱均無貧,此語今可取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酬王檐叔奉使江南訪茶法利害見寄
- 孔門太山下,不見登封時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經孔子舊宅
- 孔璋舊檄家家有,叔度新歌處處聽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鎮太原以詩申賀
- 孔孟困一生,毀逐遭百端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重讀徂徠集
- 孔竅千聲出,陰幽百怪呈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欒城遇風效韓孟聯句體
- 孔生東魯儒,年少勇且仁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孔生再游河北
- 孔生力數斗,其智兼千人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孔生再游河北
- 孔子過而更,日月披浮云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吳生南歸
- 孔鸞人共貴,蘭蕙世皆憐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莘老
- 孔氏刪詩書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薤露行
- 孔雀眠高閣,櫻桃拂短檐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偶題
- 孔子作旅人,孟軻號迂儒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滕子京魏介之二同年相訪丹陽郡
- 孔海池京邑,雙河沼帝鄉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執契靜三邊
- 孔子西行不到秦,掎摭星宿遺羲娥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石鼓歌
- 孔丞別我適臨汝,風骨峭峻遺塵埃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感春五首
- 孔子盜跖俱塵埃,杜陵老人今亦安在哉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行路難五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