奏在第9個(gè)字的詩句
奏在第九個(gè)字的詩句
- 主人有酒歡今夕,請奏鳴琴廣陵客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琴歌
- 重吟真曲和清吹,卻奏仙歌響綠云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鳳吹笙曲 ( 一作鳳笙篇 送別 )
- 史書元佑三千牘,樂奏坤成第一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坤成節(jié)集英殿宴教坊詞致語口號臣聞視履考祥
- 鏘然澗谷含宮徵,節(jié)奏未成君獨(dú)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東陽水樂亭(為東陽令王都官概作。)
- 衣冠是日朝天子,草奏何時(shí)入帝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承聞河北諸節(jié)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首
- 明朝趨入明光殿,唯奏慶云壽星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司天臺-引古以儆今也
- 皆言此處宜弦管,試奏霓裳一曲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宅西有流水,墻下構(gòu)小樓,臨玩之時(shí),頗有幽
- 植旗朝受降,馳驛夜奏捷,豺狼一朝空,狐兔何足獵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登城
- 烽傳八詔登樓看,歌奏三巴忍淚聽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報(bào)嘉陽除官還東湖有期喜而有作
- 晚蒙湔洗得一障,上奏猶自稱粗疏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過放生池追懷江公民表諫議池蓋公所創(chuàng)也
- 橫吹銅笛蒼龍聲,雙奏玉笙丹鳳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夏日小宴
- 華燭罷然蠟,清弦方奏鹍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夜登孔伯昭南樓時(shí)沈太清朱升在座
- 就日秦京遠(yuǎn),臨風(fēng)楚奏煩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武陵書懷五十韻
- 政同兄弟人人樂,曲奏塤篪處處聽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寄和東川楊尚書慕巢,兼寄西川繼之二公,近
- 吳興太守詩亦好,往奏玉琯和英咸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圣俞會飲
- 自秋徂冬渴雨雪,旬奏空文慚轉(zhuǎn)郵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韻答賈黯監(jiān)丞賀雪
- 自憫秦冤痛,誰憐楚奏哀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幽縶書情通簡知己
- 天顏有喜后夔知,一奏云韶供亞飯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望韶亭
- 太常雅樂備宮懸,九奏未終百寮惰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·立部伎
- 銅律風(fēng)占兌,瑤山樂奏商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東宮壽詩
- 初從戰(zhàn)地來無物,唯奏新添十八州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朝天詞十首寄上魏博田侍中
- 長承密旨?xì)w家少,獨(dú)奏邊機(jī)出殿遲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贈王樞密
- 未覺衾枕倦,久為章奏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酬李侍御書記秋夕雨中病假見寄
- 存道忘身一試過,名奏玉皇乃升天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學(xué)仙二首
- 因聲遠(yuǎn)報(bào)浮丘子,不奏登封時(shí)不容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陳翃中丞東齋賦白玉簪
- 舊宅兵燒盡,新宮日奏多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逢舊識
- 不知青女是何人,三奏未終頭已白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夜會問答十
- 部中十盜發(fā),一二書奏紙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次韻子瞻送顧子敦河北都運(yùn)二首
- 綃從海室奪煙霧,樂奏帝宮勝管弦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寄酬鄴王羅令公五首(一本前三首題作感德敘
- 考行先推本,登賢旋奏公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試院唱酬十一首 次前韻
- 問千牙過闕,一封入奏,忠孝事、都應(yīng)寫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水龍吟·幾番時(shí)事重論
- 傍橋淺系,問笛中、誰奏鶴南飛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木蘭花慢·指罘罳曉月
- 詔書催赴紫宸班,九奏君王乞掛冠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曾云巢同相勉李玉澗不赴召
- 人以廉稱少,官從辟奏多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何季皋司理故人也作詩見相勉意二首
- 翠幌珠簾斗弦管,一奏一彈云欲斷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雜曲歌辭·盧姬篇
- 共知天意同民樂,愿奏君王萬壽杯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和御制上元觀燈
- 自從驚破霓裳后,楚奏吳歌扇里新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鷓鴣天·唱得梨園絕代聲
- 君子之燕,管絲嗈嗈,奏鼓隆隆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瞻彼南山
- 夷路迎飛鞚,桑林應(yīng)奏刀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張少卿學(xué)士知洪州
- 一片高山流水心,三奏霓裳羽衣曲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琴歌
- 琴意高遠(yuǎn)而飄飄,一奏令人萬慮消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琴歌
- 碧云薄暮,畫角誰家奏?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感舊
- 昨夜月明親饗土,耍奏新填樂府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送三韓李若士省親之楚(若士尊公時(shí)提督湖廣
- 常通內(nèi)學(xué)青蓮偈,更奏新聲白雪歌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奉和禮部尚書酬楊著作竹亭歌
- 含羞斂態(tài)勸君住,更奏新聲刮骨鹽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雜興五首
- 芬芳雞舌向南宮,伏奏丹墀跡又同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太原鄭尚書遠(yuǎn)寄新詩,走筆酬贈,因代書賀
- 水木秋光凈,絲桐雅奏遲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奉陪李大夫九日龍沙宴會
- 壽酒三觴退,簫韶九奏停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和耿拾遺元日觀早朝
- 幕府參戎事,承明伏奏歸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都亭驛送郭判官之幽州幕府
- 詞鋒前驅(qū)萬馬,三度奏捷菊花天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(diào)歌頭·天地鍾奇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