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在第4個字的詩句
夏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農夫方夏耘,安坐吾敢食! -- 出自·杜甫·大熱
- 忽而初夏雨打荷 -- 出自··
- 等閑經夏復經寒,夢里驚嗟豈暫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代佳人寄翁參樞先輩
- 洛陽初夏廣陵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浣溪沙
- 不愛當夏綠,愛此及秋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
- 未嘗蠲夏渴,長見助春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梨
- 弱質困夏永,奇姿蘇曉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黃葵
- 自従夷夏亂,七絲久已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戴道士得四字代作
- 驚飛賀夏燕,走散入幕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用前韻再和孫志舉
- 縮頭先夏鱉,(見《玉川子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元日次韻張先子野見和七夕寄莘老之作
- 臣聞行夏之時,正莫加于人統;采周之舊,王方在於鎬京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紫宸殿正旦教坊詞致語口號
- 我來仲夏初,解籜呈新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建昌李野夫公擇故居
- 冬之夜,夏之日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葛生
- 無冬無夏,值其鷺羽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宛丘
- 無冬無夏,值其鷺翿[1]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宛丘
- 於我乎,夏屋渠渠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權輿
- 四月維夏,六月徂署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四月
- 嗚呼江夏姿,竟掩宣尼袂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哀詩·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
- 開州入夏知涼冷,不似云安毒熱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常征君
- 有井朱夏時,轆轤凍階戺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題衡山縣文宣王廟新學堂,呈陸宰
- 江流思夏后,風至憶襄王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上白帝城(公孫述僭位于此,自稱白帝)
- 絕域長夏晚,茲樓清宴同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樓(得風字)
- 每歲秋夏時,浩大吞七澤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蜀江至洞庭湖口,有感而作
- 早梅迎夏結,殘絮送春飛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春末夏初閑游江郭二首
- 況茲孟夏月,清和好時節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首夏病間
- 胡為秋夏稅,歲歲輸銅錢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贈友五首
- 語言諸夏異,衣服一方殊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五十韻
- 背春涉夏兮,眾木藹以繁陰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宋進馬哀詞
- 槐陰清夏首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資圣寺送甘二
- 鐃吹發夏口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送康太守
- 揚舲發夏口,按節向吳門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送封太守
- 江鄉初夏暑猶輕,霽日園林有晚鶯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夏
- 只言中夏夜偏短,萬里夢回天未明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意
- 歲旱連夏秋,客袂厭塵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雨夕
- 羸軀一夏困沉綿,不在林間即水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小涼
- 凄涼江夏秋風里,況見新豐舊酒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江夏與章冠之遇別後寄贈
- 推移逢夏五,賦與嘆朝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五月初作
- 東湖仲夏草樹荒,屋古無人亭午涼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怡齋
- 芳蹊入夏多青子,白發今年有黑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大雨連明晨起乃知之
- 御龍勤夏,豕韋翼商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命子
- 年年春夏潮盈浦,潮退刮泥成島嶼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煮海歌
- 何承謀夏桀,終以滅喪?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天問
- 曾不知夏之為丘兮,孰兩東門之可蕪!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章之三 哀郢
- 滔滔孟夏兮,草木莽莽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章之五 懷沙
- 桃膠迎夏香琥珀,自課越傭能種瓜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南園十三首
- 更看追夏諺,先此詠逢辰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擬和御制賞花釣魚
- 芙蕖耐夏復宜秋,一種今年便滿溝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芙蕖
- 念離當夏首,漂泊指炎裔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將適天臺留別臨安李主薄
- 繇文光夏啟,神教畏軒轅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武陵書懷五十韻
- 淮海多夏雨,曉來天始晴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晚步揚子游南塘望沙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