境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境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小寒初渡梅花嶺,萬壑千巖背人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清遠舟中寄耘老
- 小寒初度梅花嶺,萬壑千巖背人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清遠舟中寄耘老
- 哀哉堂堂七尺身,正坐舌端成業境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坐客有談狄魚眼眶之美者感嘆而作
- 結根不得要路津,迥秀長在無人境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九華山歌
- 我無一事逮古人,謫官卻得神仙境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和葛閎寺丞接花歌
- 散艷魄、飛入江南,轉湖渺山茫,夢境難托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解連環·妒花風惡
- 竹風風好直萬金,不涉世間榮辱境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謝兄饋李
- 泥香兩車餉外孫,人與霜蹄俱夢境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書夢
- 不屬內外與中間,才落思惟入魔境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頌古三十三首
- 仙詞偶逐東風來,誤飄數聲落塵境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聞山中步虛聲
- 但恐仙娥川後,嫌我塵容俗狀,清境不相容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水調歌頭·夜泛南溪月
- 昔年蛟龍忽變化,怒蹙山巔壓州境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少華山
- 一區松菊老湘濱,但心遠、何妨人境。 -- 出自宋·侯置·鵲橋仙·鶴發蕭森
- 天上行舟,鑒中開戶,人在蕊珠仙境。 -- 出自宋·侯置·蘇武慢·暗雨收梅
- 前度劉郎詩句,只詠丹青摹寫,佳境未親逢。 -- 出自宋·曹冠·水調歌頭·游燕賞潭洞
- 檐外白毫千丈,坐上銀河萬斛,心境兩佳哉。 -- 出自宋·羅愿·水調歌頭·秋宇凈如水
- 他年事業滿彝鼎,乞身歸來坐佳境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讀范吏部三高祠堂記
- 端拱明堂萬國朝,文物聲明光四境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題東邨所藏宮錦圖
- 人間世界積滓穢,化作太清無色境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雪
- 僧家亦有芳春興,自是禪心無滯境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戲贈靈澈上人
- 日日遙看機已靜,未離塵躅思真境。 -- 出自唐·霍總·郡樓望九華歌
- 球欄黼幄遙相映,姑射仙姿玉虛境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安福殿千葉雙頭并枝白牡丹歌
- 從今剩覓千首詩,不用芒鞋踏幽境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張通判游釣隱園
- 剡溪萬壑千巖景,人境誰能識心境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剡溪五秀才畫子猷訪戴圖
- 炎州著腳苦蒸郁,對此恍入清涼境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仙湖歌
- 楩楠豫章等枯梗,惟取酕醄真樂境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醉樵歌
- 清風颯颯四坐來,坎入羲皇醉中境。 -- 出自元·邊元鼎·八月十四日對酒
- 月還在江雪在嶺,兩處開花一般境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陳梅境恩科晚遇廣而江帥幕留司索賦
- 翰林以謫流夜郎,我亦何為涉此境。 -- 出自宋·賈遵祖·題真仙巖
- 婆娑月下弄清影,更有幽香襲詩境。 -- 出自宋·呂徽之·題畫梅贈黃君
- 珠宮貝闕同天游,閬風玄圃非人境。 -- 出自宋·任希夷·中汗西湖之集斯遠有詩輒奉同游一笑
- 空留佳妙不題宣,卻入五趣陷塵境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真·依韻
- 不勞共話無賓主,衲被蒙頭號萬境空,死水何曾有活龍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光非照境,境亦非存,收拾不上,光境俱亡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問君何事經二嶺,辟寇辟兵探絕境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出入二嶺行
- 風摶九萬豈知難,與君同入逍遙境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無盡藏齋
- 兩君置陳亦嚴整,未許行人私越境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周秀實書云裴奇卿好茶得病鐘熙仲酣醉任真西
- 雪我酒腸霜詩脾,此身疑在神仙境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游濂泉
- 真江太守真慈明,惠施每每先意境煢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謝太守惠酒
- 羊牛只道來層霄,雞犬方知接人境。 -- 出自明·石珝·太行山行
- 羊何安閑盧何猛,以靜制動清邊境。 -- 出自明·謝承舉·恭題靈羊圖
- 東華之東湛明景,彩霞環繞蓬萊境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御制山水圖歌賜長春真人劉淵然歸南京(有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