吞在第8個字的詩句
吞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壯歲從戎,曾是氣吞殘虜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謝池春·壯歲從戎
- 愿隨任公子,欲釣吞舟魚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其一
- 武侯立岷蜀,壯志吞咸京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
- 諸公渠渠若夏屋,吞吐風月清隅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用前韻
- 過關無百步,曠蕩吞楚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峴山
- 威鳳高其翔,長鯨吞九洲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晦日尋崔戢李封
- 乃知貧賤別更苦,吞聲躑躅涕淚零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醉歌行
- 憑誰問,萬里長鯨吞吐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摸魚兒 觀潮上葉丞相
- 野綠簇草樹,眼界吞秦原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
- 每歲秋夏時,浩大吞七澤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蜀江至洞庭湖口,有感而作
- 憶昨平陽宅初置,吞并平人幾家地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兩朱閣
- 登高望中原,氣已吞雍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感
- 落筆輒千言,氣欲吞名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目昏頗廢觀書以詩記其始時年七十九矣
- 夜闌酒渴有奇夢,吞楚七澤吳三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寒遣興
- 何羿之射革,而交吞揆之?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天問
- 遠水自嶓冢,長云吞具區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和宋太史(一作大使)北樓新亭
- 豈無司言者,肉食吞其喉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陽城驛
- 山鹿藏窟穴,虎豹吞其麛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青云驛
- 簪裾詎幾許,累創吞鉤魚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冬夜懷李侍御、王太祝、段丞
- 樂哉曠土懷,浩浩吞四溟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韻慶充避暑水西寺
- 山川表明麗,湖海吞大荒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登重玄寺閣
- 或為渡江楫,慷慨吞胡羯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正氣歌
- 連山黯吳門,喬木吞楚塞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登廣陵棲靈寺塔
- 反以來壽我,中有吞舟鯨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己未過太湖僧寺得宗汝為書寄山蕷白酒長韻詩
- 一朝斬木見萬象,吞若云夢胸中寬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叔父臺源歌
- 北游京洛墮紅塵,吞籠白曬稱最珍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奉同子瞻荔支嘆
- 峻阻將長城,高標吞巨舫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奉使益州至長安發鐘陽驛
- 咄嗟此愿良難必,吞聲食蘗甘如蜜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寄漢陽趙尉沔
- 龍驤乘上游,銳氣吞敵境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歷陽十詠之五當利港
- 父孱母囂猶棄汝,吞辛咀楚申何許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亡女勝璋哀辭
- 園林向衰謝,青山吞斜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歲晚書懷
- 前村生孤煙,半山吞殘照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舒嘯
- 沐水不濕纓,浴波吞目睛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嘉佑二年七月九日大雨寄永叔內翰
- 依憑風水恣豩豪,吞啖魚蝦頗肥腯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江豚歌
- 信道金丹一粒,蛇吞立變龍形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西江月·雄里內含雌質
- 細將狀月露,壯欲吞幽并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乙卯鄉貢鹿鳴宴次韻制使陳方叔勸駕
- 有人招邀無不如,吞吸樽罍氣如海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弟茝飲至醉醉歸蹶道中荊棘中
- 平生師友多黃土,吞哭何曾奠束芻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感時二首
- 負氣身名甘敗裂,吞聲歌哭愈艱難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得龍忍寒金陵書
- 三千御上方,八九吞云夢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抒懷上孫侍講學士
- 昂昂臥虎兒,已有吞牛心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別黃端微
- 向來萬頃胸,余地吞七澤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開壁置窗命曰遠軒
- 使君未知我,得自吞氈翁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寄曹子方使君
- 淵源見云仍,夢澤吞八九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毛文仲惠文編
- 冷冷清清冰下水,吞吞忍忍飯中砂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法駕導引
- 精神應冥會,或夢吞羅鳥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示呂生(有序)
- 念彼形似徒,澀舌吞枯菌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謝邵三十五郎博詩卷
- 吾母白頭尤念我,吞聲不敢惱慈懷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悼阿駒七首
- 束瀑為題猶夭矯,吞山入句尚蒼寒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方武成詩草
- 陰風喜復怒,野霧吞且嘔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仲蒙石龍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