吏詩句
吏在第一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吏呼一何怒,婦啼一何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石壕吏
- 吏民驚怪坐何事,父老相攜迎此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十月二日初到惠州
- 吏民憐我懶,斗訟日已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王郎昆仲及兒子邁,遶城觀荷花,登峴山亭
- 吏士寂如水,蕭蕭聞馬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是日至下馬磧憩于北山僧舍有閣曰懷賢南直斜
- 吏民笑相語,使君老而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泛潁
- 吏民莫作官長看,我是識字耕田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慶源宣義王丈,以累舉得官,為洪雅主簿,雅
- 吏民莫扳援,歌管莫凄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
- 吏曹不是尊賢事,誰把前言語化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子由
- 吏退跡如掃,賓來勇躋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凌虛臺
- 吏民哀我老不明,相戒毋復煩鞭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答劉涇
吏在第二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“文吏何曾重刀筆,將軍猶自舞輪臺。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候吏來迎客,吳音已帶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送趙?幾歸覲錢塘遂赴永嘉
- 候吏報君來,弭節江之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
- (臺吏謂御史立處為班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張舜民自御史出倅虢州留別
- 請吏黑山歸屬國,給扶黃發拜嚴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興龍節集英殿宴教坊詞致語口號
- 縣吏知我至,召令習鼓鞞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無家別
- 黠吏因封己,公才或守雌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贈崔十三評事公輔
- 隱吏逢梅福,看山憶謝公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裴二虬尉永嘉
- 能吏逢聊璧,華筵直一金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劉九法曹鄭瑕邱石門宴集
- 軍吏回官燭,舟人自楚歌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將曉二首
吏在第三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民勞吏無德,歲美天有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飲酒二十首
- 従君吏隱中,窮達初不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孔毅甫妻挽詞
- 一年吏已服,漸能省鞭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司勛子才丈赴梓州
- 明年吏部選,梅福更仇香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聞科詔勉諸子
- 始知吏役身,不病不得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病假中南亭閑望
- [余與吏部崔相公甲子同歲,與循州杜相公及第同年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七年元日對酒五首
- 我亦吏王畿,不為名利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王質夫
- 明朝吏呼起,還復視黎無氓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北亭臥
- 庭前吏散后,江畔路乾時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招蕭處士
- 伯舅吏淮泗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奉送六舅歸陸渾
吏在第四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爾見山吏部,當應無陸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楊少府赴選
- 山東豪吏有俊氣,手攜此物贈遠人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酬中都小吏攜斗酒雙魚于逆旅見贈
- 日斜孤吏過,簾卷亂峯青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江油尉
- 殷勤戒吏卒,插棘護中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
- 故人真吏隱,小檻帶巖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淮三首贈景山兼寄子由
- 笑謂候吏還,御虎吾有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徑山道中次韻答周長官兼贈蘇寺丞
- 一行作吏人不識,正似云月初朦朧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次韻趙德麟新開西湖
- 長安小吏天所放,日夜歌呼和丞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趙既見和復次韻答之
- 牙兵部吏笑我寒,邀公飲酒公無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約公擇飲是日大風
- 天明將吏集,泥土滿靴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答郡中同僚賀雨11111111
吏在第五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故人南燕吏,籍籍名更香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
- 雖為刀筆吏,緬懷在赤城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留別西河劉少府
- 奔走煩郵吏,安閑愧老僧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太白山下早行至橫渠鎮書崇壽院壁
- 爭為東閣吏,不顧北山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鞏留別
- 白首沉下吏,綠衣有公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黃師是赴兩浙憲
- 常為漢郎吏,厭世去無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雙鳧觀?在葉縣?
- 玉食謝故吏,風餐便逐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湯陰市得豌豆大麥粥示三兒子
- 人言得漢吏,天遣活楚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聞正輔表兄將至以詩迎之
- 往來供十吏,腕脫不容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趙郎中捕蝗見寄次韻
- 柯侯古循吏,悃愊真無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異鵲
吏在第六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橫江館前津吏迎,向余東指海云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橫江詞其五
- 煙煤已狼藉,吏卒尚呀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壬寅二月,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滅決囚禁。自
- 伯時有道真吏隱,飲啄不羨山梁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書李伯時所藏韓干馬
- 子従徐方來,吏民舉熙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答李邦直
- 雖去友朋親吏卒,卻辭讒謗得風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孫莘老次韻
- 我昔在東武,吏方謹新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到潁未幾公帑已竭齋廚索然戲作數句
- 端向甕間尋吏部,老來專以醉為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趙令鑠
- 民病何時休,吏職不可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趙郎中捕蝗見寄次韻
- 平明已報百吏散,半日來陪二子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同秦仲二子雨中游寶山
- 文章日自負,吏祿亦累踐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哀詩·故秘書少監武功蘇公源明
吏在第七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少小雖非投筆吏,論功還欲請長纓。 -- 出自唐·祖詠·望薊門
- “少小雖非投筆吏,論功還欲請長纓。”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共道使臣非俗吏,南山莫動北山文。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蕭曹曾作沛中吏,攀龍附鳳當有時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猛虎行 ( 此詩蕭士□云是偽作 ) 【上彬下
- 直上西山去,關吏相邀遮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秦女休行 ( 魏協律都尉左延年所作, 今擬
- 應知我是香案吏,他年許綴蓬萊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用前韻
- 山前見?亦,候吏鐃鼓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徑山道中次韻答周長官兼贈蘇寺丞
- 何當繼韓奕,故吏總能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韓康公挽詞三首
- 桐陰滿西齋,叱吏供灑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寄天選長官?此詩為釋道潛作?
- 更欲洞霄為隱吏,一庵閑地且相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張子野見寄三絕句 過舊游
吏在第八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次韻子由種杉竹吏散庭空雀噪檐,閉門獨宿夜厭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堂五首
- 王事誰敢愬,民勞吏宜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聞子瞻將如終南太平宮溪堂讀書
- 君為縣令元豐中,吏貪功利以病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程德林赴真州
- 元達號神君,(晉循吏喬智明,字元達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二公再和亦再答之
- 坐觀入市卷閭井,吏民走盡余王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答呂梁仲屯田
- 詔書惻怛信深厚,吏能淺薄空勞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劉孝叔
- 淮西功業冠吾唐,吏部文章日月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沿流館中得二絕句
- 老嫗力雖衰,請從吏夜歸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石壕吏
- 生死向前去,不勞吏怒嗔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前出塞九首
- 此邦承平日,剽劫吏所羞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
吏在第九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剪竹掃天花,且從傲吏游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與南陵常贊府游五松山 山在南陵銅井西五里
- 秋浦舊蕭索,公庭人吏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秋浦柳少府
- 其末題云,五云書閣吏蔡少霞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
- 而今風物那堪畫,縣吏催錢夜打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陳季常所蓄朱陳村嫁娶圖
- 山僧有味寧知子,瀧吏無言只笑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答子由
- 一見刺史天,稍忘獄吏尊,會稽入吾手,鏡湖小于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黃師是赴兩浙憲
- 一對高人談,稍忘俗吏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
- 爭勸加餐食,實無負吏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湯陰市得豌豆大麥粥示三兒子
- 骨銷讒口鑠,膽破獄吏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高要令劉湜峽山寺見寄
- 而今風物那堪畫,縣吏催租夜打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陳季常所蓄朱陳村嫁娶圖二首
吏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雙廟遺風尚在,漆園傲吏應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清平樂·清淮蜀汴
- 巉巉隔江波,一一問廟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巫山
- 崩騰戎馬際,往往殺長吏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
- 何言初命卑,且脫風塵吏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初授拾遺
- 昔為煙霄侶,今作泥涂吏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感秋懷微之
- 籬下先生時得醉,甕間吏部暫偷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家園三絕
- 忽思公府內,青衫折腰吏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旱熱二首
- 牽聯縲紲囚,奔走塵埃吏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府西亭納涼歸
- 莫遣是非分作界,須教吏隱合為心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郡西亭偶詠
- 可憐假日好天色,公門吏靜風景涼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九日宴集,醉題郡樓,兼呈周、殷二判官
吏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孔雀東飛何處棲,廬江小吏仲卿妻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廬江主人婦
- 長養恩深動植均,只憂貪吏尚殘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太皇太后閣六首
- 遼東太守遠自獻,臨淄掾吏誰為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鰒魚行
- 用違其才志不展,坐與胥吏同疲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李公恕赴闕
- 行避門生時小飲,忽逢騎吏有嘉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仆領貢舉未出錢穆父雪中作詩見及三月二十日
- 忠孝王家千柱宮,東坡作吏五年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予前後守、倅余杭,凡五年。夏秋之間,蒸熱
- 今風大熟,賞啖之馀,下逮吏卒,其高不可致者,縱猿取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食荔支二首(并引)
- 安得務農息戰斗,普天無吏橫索錢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晝夢
- 句檢簿書多鹵莽,堤防官吏少機關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詠
- 鏡成將獻蓬萊宮,揚州長吏手自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百煉鏡-辨皇王鑒也
吏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禁里疏鐘官舍晚,省中啼鳥吏人稀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酬郭給事 / 贈郭給事
- ?一作:予以事系御史臺獄,獄吏稍見侵,自度不能堪,死獄中,不得一別子由,故和二詩授獄卒梁成,以遺子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獄中寄子由二首
- 青衫半作霜葉枯,遇民如兒吏如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慶源宣義王丈,以累舉得官,為洪雅主簿,雅
- 隔籬不喚鄰翁飲,抱甕須防吏部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成伯家宴造坐無由輒欲效顰而酒已盡入夜不欲
- 斬蛟刺虎老無力,帶牛佩犢吏所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張作詩送硯反劍乃和其詩卒以劍歸之
- 蔣濟謂能來阮籍,薛宣直欲吏朱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重寄一首
- 浣花溪里花饒笑,肯信吾兼吏隱名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院中晚晴懷西郭茅舍
- 家塾競延師教子,里門罕見吏徵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喜
- 赤日黃塵江上村,徵租惟有吏過門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閔雨
- 枹鼓無聲盜衰息,文書簡出吏清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病中雜詠十首
吏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是詩忠孝王家千柱宮,東坡作吏五年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予前后守倅余杭凡五年夏秋之間蒸熱不可過獨
- 也應竹里著行廚,已向甕頭防吏部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玉樓春
- 豈唯不得清文力,但恐空傳冗吏名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夢得
- 常年縣符鬧如雨,道上即今無吏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詞
- 鈴齋下榻約僧話,松陰枕石放吏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到榮州
- 坐看比屋騰歡聲,已覺有司寬吏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屢雪二麥可望喜而作歌
- 似聞旋教新歌舞,且慰重臨舊吏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婺州州宅極目亭
- 哦詩忘卻登車去,枉是人言作吏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還縣
- 新秋十日浣朱衣,鈴閣無聲公吏歸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謝竇員外旬休早涼見示詩
- 憶昔進士初登科,始事相公沿吏牒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謝觀文理尚書惠西京牡丹
吏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駕部員外郎李君宗固,景祐中良吏也,守漢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李道士(并敘)
- 我比翁雖差識字,向來推擇嘗為吏,事功自計無一毫,尚不如翁終日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思北鄰韓二翁西鄰因庵主南鄰章老秀才
- 野花不省見行人,山鳥何曾識關吏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函谷關歌,送劉評事使關西
- 引流辟易趨故道,閉口不敢煩官吏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鞏縣初見黃河
- 一見裴郎心似醉,夜解羅衣與門吏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崔徽
- 黃金用盡無他能,卻作瓊林苑中吏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和葛閎寺丞接花歌
- 一芽只瀹青原水,玉皇知渠是廉吏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趙文友知府謁告省親
- 何如決雍順眾流,女遣從夫男作吏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·上陽白發人
- 移書或問島邊人,立仗時呼鈴下吏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夏侯侍郎
- 朝垂綬帶迎遠客,暮鎖印囊飛上吏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贈別上元主簿張著
吏在第一十五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揚州近歲率為此會,用花十余萬枝,吏緣為奸,民極病之,故罷此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林子中春日新堤書事見寄
- 荒徑侵山影,虛堂出燕聲,我慚為俗吏,泉石負幽情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贈隱士
- 后生不乏樂職詩,幽處西南恐未知,吏部門人密無數,但慚駑馬煩鞭笞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范秉彝
- 飽知世事同分鹿,肯為時名更羨魚,吏退晴窗春睡足,牙簽狼籍滿床書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王巖起樂齋
- 湘川狺狺兮俗獷且佷,利殺業偷兮吏莫之馴。 -- 出自唐·李節·贈釋疏言還道林寺詩
- (《贈宣城宰》)燕掠琴弦穿靜院,吏收詩草下閑庭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句
- 從行者,前嵐州知州平晉尹魏章,書吏王中千,中權秉中伯庸,簿尉史彥英。 -- 出自元·姜彧·浣溪沙 至元十八年三月中*,太史大夫河東
吏在第一十六個字的詩句更多>>
吏在第一十七個字的詩句更多>>
吏在第一十八個字的詩句更多>>
吏在第一十九個字的詩句更多>>
吏在第二十一個字的詩句更多>>
吏在第二十五個字的詩句更多>>
吏在第二十八個字的詩句更多>>
“吏”同音字
- 離
- 莉
- 離
- 驪
- 荲
- 隸
- 豊
- 蒚
- 砬
- 斄
- 黧
- 櫟
- 櫟
- 屴
- 朸
- 囄
- 麗
- 例
- 俐
- 俚
- 儷
- 傈
- 儮
- 儷
- 凓
- 刕
- 利
- 剓
- 剺
- 劙
- 力
- 勵
- 勵
- 歷
- 厲
- 厘
- 厤
- 厯
- 厲
- 叓
- 吏
- 嚦
- 哩
- 唎
- 唳
- 喱
- 嚟
- 嚦
- 囇
- 壢
- 塛
- 壢
- 娌
- 娳
- 婯
- 嫠
- 孋
- 孷
- 岦
- 峛
- 峢
- 峲
- 巁
- 廲
- 悡
- 悧
- 悷
- 慄
- 戾
- 搮
- 擽
- 攊
- 攦
- 攭
- 暦
- 曆
- 曞
- 李
- 櫪
- 栃
- 栗
- 栛
- 梨
- 梸
- 棃
- 棙
- 樆
- 檪
- 櫔
- 櫪
- 欐
- 欚
- 歴
- 歷
- 瀝
- 沴
- 浬
- 浰
- 涖
- 溧
- 漓
- 澧
- 濿
- 瀝
- 灕
- 爄
- 爏
- 犁
- 犂
- 犡
- 貍
- 猁
- 珕
- 理
- 琍
- 瑮
- 璃
- 瓅
- 瓈
- 瓑
- 瓥
- 甅
- 癘
- 疬
- 痢
- 癘
- 癧
- 皪
- 盠
- 盭
- 睙
- 睝
- 砅
- 礪
- 礫
- 磿
- 礪
- 礫
- 礰
- 禮
- 禮
- 禲
- 秝
- 穲
- 立
- 竰
- 笠
- 筣
- 篥
- 籬
- 籬
- 粒
- 糲
- 粴
- 糎
- 糲
- 綟
- 縭
- 纚
- 縭
- 罹
- 脷
- 艃
- 藶
- 苙
- 茘
- 荔
- 蒞
- 菞
- 蒞
- 蘺
- 蔾
- 藜
- 藶
- 蘺
- 蚸
- 蠣
- 蛠
- 蜊
- 蜧
- 蝷
- 蟍
- 蟸
- 蠇
- 蠡
- 蠣
- 蠫
- 裏
- 裡
- 褵
- 觻
- 詈
- 謧
- 讈
- 貍
- 赲
- 躒
- 躒
- 轢
- 轣
- 轢
- 邐
- 邌
- 邐
- 酈
- 酈
- 醨
- 醴
- 里
- 釐
- 鉝
- 鋫
- 鋰
- 錅
- 鏫
- 鑗
- 鋰
- 隷
- 隸
- 靂
- 靂
- 靋
- 驪
- 鬁
- 鯉
- 鯏
- 鯬
- 鱧
- 鱱
- 鱺
- 鱺
- 鯉
- 鱧
- 鳨
- 鴗
- 鵹
- 鷅
- 鸝
- 鸝
- 麗
- 麜
- 黎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𠃞
- 𠩺
- 𠭰
- 𡳸
- 𡿋
- 𢟤
- 𢤂
- 𣀷
- 𣁟
- 𤛿
- 𤩯
- 𤩰
- 𥝢
- 𦃇
- 𨛋
- 𨛫
- 𨢌
- 𩁟
- 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