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在第7個字的詩句
古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誰知萬里客,懷古正躊躕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峴山懷古
- 我來圯橋上,懷古欽英風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
- 今何許。憑闌懷古。殘柳參差舞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點絳唇·丁未冬過吳松作
- 流水孤村,荒城古道。 -- 出自明·陳霆·踏莎行·晚景
- “空林有雪相待,古道無人獨還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王逸少,張伯英,古來幾許浪得名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草書歌行
- 樓高碧海出,樹古青蘿懸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
- 觀書散遺帙,探古窮至妙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翰林讀書言懷,呈集賢諸學士
- 故園恣閑逸,求古散縹帙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跡仆離
- 君不見曲如鉤,古人知爾封公侯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笑歌行 ( 以下二首 蘇軾云是偽作 )
- 君不見直如弦,古人知爾死道邊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笑歌行 ( 以下二首 蘇軾云是偽作 )
- 飛聲塞天衢,萬古仰遺則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商山四皓
- 曠哉至人心,萬古可為則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紀南陵題五松山 (一作南陵五松山感時贈別
- 千金答漂母,萬古共嗟稱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新平少年
- 山空霸氣滅,地古寒陰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登瓦官閣
- 何慚聶政姊,萬古共驚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秦女休行 ( 魏協律都尉左延年所作, 今擬
- 歸來掛墳松,萬古知其心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陳情贈友人
- 英豪未豹變,自古多艱辛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陳情贈友人
- 隴寒惟有月,松古漸無煙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過四皓墓
- 高丘懷宋玉,訪古一沾裳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宿巫山下
- 同觀洗耳人,千古應無愧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棲賢寺
- 懷君路綿邈,覽古情凄涼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
- 我心還不淺,懷古醉馀觴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懷古
- 齊公鑿新河,萬古流不絕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題瓜州新河餞族叔舍人賁
- 長繩難系日,自古共悲辛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擬古其三
- 人間俯仰成今古,流澤自無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導引·經文緯武
- 聞道城西,長廊古寺,甲第名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雨中花/夜行船
- 稍喜海南州,自古無戰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擬古九首
- 不羨竹西歌吹、古揚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歌子 游賞
- 誰知本無作,千古自承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神宗皇帝挽詞三首
- 嗟予生雖晚,考古意所aa13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東湖
- 青蓮雖不見,千古落花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白水山佛跡巖(羅浮之東麓也,在惠州東北二
- 戲作一篇書,千古發爭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
- 申、韓本自圣,陋古不復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雜詩十一首
- 惟有黃樓詩,千古配淇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頓起
- 博羅小縣僧舍古,我不忍去君忘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追餞正輔表兄至博羅賦詩為別
- 君言西山頂,自古流白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杜沂游武昌以酴醿花菩薩泉見餉二首
- 人間此會論今古,細看茱萸感嘆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明日重九,亦以病不赴述古會,再用前韻
- 明年詩客來吊古,伴我霜夜號秋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軾在潁州與趙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揚州三月十
- 夷陵雖小邑,自古控荊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夷陵縣歐陽永叔至喜堂
- 人間俯仰成今古,吳公臺下雷塘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虢國夫人夜游圖
- 九原不可傳,千古有余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故李承誠之待制六丈挽詞
- (家有雷琴甚奇古,玉澗道人崔閑妙于雅聲,當呼使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奉和錢穆父蔣潁叔王仲至詩四首
- 吳興太守真好古,購買斷缺揮縑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孫莘老求墨妙亭詩
- 共誰交臂論今古,只有閑心對此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夜直秘閣呈王敏甫
- 溪中亂石墻垣古,山下寒蔬匕箸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泗州南山監倉蕭淵東軒二首
- 遂令山前人,千古灌稻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荊門惠泉
- 世人不容獨反古,強以新曲求鏗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舟中聽大人彈琴
- 貪愚彼二水,終古恥莫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答荊門張都官維見和惠泉詩
- 元老侑坐須眉古,虎臣立侍冠劍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寫御容妙善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