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詩句
口在第一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- 口銜云錦字,與我忽飛去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以詩代書答元丹丘
- 口耳固多偽,識(shí)真要在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讀山海經(jīng)
- 口腹恐累人,寧我食無肝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(xiāng)
- 口業(yè)向詩猶小小,眼花因酒尚紛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庚辰歲正月十二日,天門冬酒熟,予自漉之,
- 口舌安足恃,韓非死說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題清溪寺?在峽州,鬼谷子之故居?
- 口不談時(shí)經(jīng)噩夢(mèng),心常懷蜀俟秋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附米黻所作挽詩五首
- 口脂面藥隨恩澤,翠管銀罌下九霄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臘日
- 口干垂血轉(zhuǎn)迫促,似欲上訴于蒼穹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杜鵑行(一作司空曙詩)
- 口不能言臆對(duì),雖扁鵲、藥石難除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六州歌頭·晨來問疾
- 口澤母杯圈,改作唇齒寒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周氏敬榮堂詩
口在第二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- 漢口夕陽斜渡鳥,洞庭秋水遠(yuǎn)連天。 -- 出自唐·劉長(zhǎng)卿·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岳陽寄源中丞
- 渡口雙雙飛白鳥,煙裊,蘆花深處隱漁歌。 -- 出自唐·閻選·定風(fēng)波·江水沉沉帆影過
- “十口漂零猶寄食,兩川消息未休兵。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“十口漂零猶寄食,兩川消息未休兵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黃口為人羅,白龍乃魚服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流夜郎半道承恩放還兼欣克復(fù)之美書懷示息秀
- 谷口鄭子真,躬耕在巖石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(zèng)韋秘書子春
- 漢口雙魚白錦鱗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(zèng)漢陽輔錄事其二
- 【口卓】自有云霄萬里高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觀放白鷹其二
- 虎口何婉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(fēng)其五十一
- 海口如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減字木蘭花·海南奇寶
口在第三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- 誦書口瀾翻,布谷雜杜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見子由與孔常父唱和詩輒次其韻余昔在館中同
- 相其口髯,尚克似之,先生遺民,之子往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美哉一首送韋城主簿歐陽君
- 截?cái)?span id="69bdfu6" class="hong">口前君莫怪,人間差樂勝巢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答張?zhí)煊X二首
- 頗能口擊賊,戈戟亦森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答龐參軍三送張中。
- 唇焦口燥呼不得,歸來倚杖自嘆息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茅屋為秋風(fēng)所破歌
- 玄猿口噤不能嘯,白鵠翅垂眼流血,安得春泥補(bǔ)地裂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相和歌辭·后苦寒行二首
- 說得口乾罪過你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夜游宮 苦俗客
- 心與口相約,未醉勿言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效陶潛體詩十六首
- 身壞口不壞,舌根如紅蓮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
- 念我口中食,分君身上暖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元九
口在第四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- 瞿唐峽口水煙低,白帝城頭月向西。 唱到竹枝聲咽處,寒猿暗鳥一時(shí)啼。 -- 出自·白居易·竹枝詞四首·其一
- 遙想江口依然,鳥啼花謝,今日誰為主。 -- 出自宋··念奴嬌·避地溢江書于新亭
- 去來江口守空船,繞船月明江水寒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琵琶行 / 琵琶引
- 西興渡口帆初落、漁浦山頭日未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瑞鷓鴣
- 二女戲口鼻,松膏以為糧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讀山海經(jīng)
- 一龕京口嗟春夢(mèng),萬炬錢塘憶夜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追和戊寅歲上元
- 他時(shí)京口尋遺跡,宿草猶應(yīng)有淚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同年王中甫挽詞
- 喚船渡口迎秋女,駐馬橋邊問泰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蘇州閭丘江君二家雨中飲酒二首
- 骨銷讒口鑠,膽破獄吏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高要令劉湜峽山寺見寄
- 今來牛口渚,見月重凄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牛口見月
口在第五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- 寒笛對(duì)京口,故人在襄陽。 -- 出自唐·劉昚虛·暮秋揚(yáng)子江寄孟浩然
- 提攜四黃口,飲乳未嘗足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空城雀
- 交道方險(xiǎn)口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(fēng)其五十九
- 亂流新安口,北指嚴(yán)光瀨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
- 黃金消眾口,白璧竟難投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薛九被讒去魯
- 行歌入谷口,路盡無人躋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春日游羅敷潭
- 晚來洪澤口,捍索響如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淮三首贈(zèng)景山兼寄子由
- 曉至巴河口迎子由去年御史府,舉動(dòng)觸四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遷居臨皋亭
- 南望斜谷口,三山如犬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是日至下馬磧憩于北山僧舍有閣曰懷賢南直斜
- 一日喧萬口,驚倒同舍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陳伯修察院赴闕
口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- 塵世難逢開口笑,菊花須插滿頭歸。 -- 出自·杜牧·九日齊山登高
- 塵世難逢開口笑,菊花須插滿頭歸 -- 出自·杜牧·九日齊山登高
- 道長(zhǎng)食盡,苦口焦唇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來日大難
- 客遇王子喬,口傳不死方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(zèng)別舍人弟臺(tái)卿之江南
- 雖抱文章,開口誰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行香子·清夜無塵
- 昨夜扁舟京口,今朝馬首長(zhǎng)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西江月 送別
- 系馬綠楊開口笑,傍山依約見斜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別
- 自笑平生為口忙,老來事業(yè)轉(zhuǎn)荒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初到黃州
- 行當(dāng)知此味,口腹吾已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東坡八首
- 聞道烏衣巷口,而今煙草萋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西太一見王荊公舊詩,偶次其韻二首
口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- 北風(fēng)夜卷赤亭口,一夜天山雪更厚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
- 回車避朝歌,掩口去盜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(zèng)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
- 至今不出煙溪口,萬古潺湲二水斜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桃源
- 一顆櫻桃樊素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蝶戀花·一顆櫻桃樊素口
- 五年江湖上,閉口洗殘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孫莘老寄墨四首
- 但見蒼石螭,開口吐清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東湖
- 我生涉世本為口,一官久已輕莼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
- 我哀籃中蛤,閉口護(hù)殘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岐亭五首
- 又哀網(wǎng)中魚,開口吐微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岐亭五首
- 水香知是曹溪口,眼凈同看古佛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昔在九江,與蘇伯固唱和。其略曰我夢(mèng)扁舟浮
口在第八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- 鳥聲有悲歡,我愛口流血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苦寒吟
- 尾如流星首渴烏,口噴紅光汗溝朱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天馬歌
- 問言誦咒幾千遍,口道恒河沙復(fù)沙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僧伽歌
- 鳥窺眉上翠,魚弄口旁珠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句
- 總角黎家三四童,口吹蔥葉送迎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被酒獨(dú)行,遍至子云威徽先覺四黎之舍,三首
- 總角黎家三小童,口吹蔥葉送迎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被酒獨(dú)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覺四黎之舍三首
- 眼花亂墜酒生風(fēng),口業(yè)不停詩有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
- 胸中似記故人面,口不能言心自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錢安道寄惠建茶
- 所至得其妙,心知口難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懷西湖寄晁美叔同年
- 知君忍饑空誦詩,口頰瀾翻如布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戲用晁補(bǔ)之韻
口在第九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- 劍河風(fēng)急雪片闊,沙口石凍馬蹄脫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輪臺(tái)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
- 意欲捕鳴蟬,忽然閉口立 -- 出自··
- 有耳莫洗潁川水,有口莫食首陽蕨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行路難·有耳莫洗潁川水
- 他日南陵下,相期谷口逢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通禪師還南陵隱靜寺
- 問錢塘江上,西興浦口,幾度斜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八聲甘州 寄參寥子
- 百年未滿先償債,十口無歸更累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獄中寄子由二首
- 杜陵布衣老且愚,信口自比契與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地屬金山故作此
- 流傳后世人,談笑資口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杭州山
- 回來索酒公應(yīng)厭,京口新傳作客經(jīng)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人見贈(zèng)
- 有道難行不如醉,有口難言不如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醉睡者
口在第一十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- 郭門臨渡頭,村樹連谿口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新晴野望
- 小酌酒巡銷永夜,大開口笑送殘年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雪夜小飲贈(zèng)夢(mèng)得
- 吾君所乏豈此物,致養(yǎng)口體何陋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荔支嘆
- 扶病江邊送客,杖拏浦口回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仆所至未嘗出游過長(zhǎng)蘆聞復(fù)禪師病甚不可不一
- 連山蟠武昌,翠木蔚樊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武昌寒溪西山寺
- 平生無一旅,既死咤萬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林子中以詩寄文與可及余與可既歿追和其韻
- 須君灩海杯,澆我談天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洞庭春色
- 日落紅霧生,系舟宿牛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夜泊牛口
- 北風(fēng)吹寒江,來自兩山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新灘阻風(fēng)
- 蒼苔瞇其目,叢棘哽其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楊康功有石狀如醉道士為賦此詩
口在第一十一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- “花門剺面請(qǐng)雪恥,慎勿出口他人狙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醉臥欲醒聞淙淙,真欲一口吸老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江西
- 扶病江邊送客,杖挐浦回口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仆所至,未嘗出游。過長(zhǎng)蘆,聞復(fù)禪師病甚,
- 憶昔還鄉(xiāng)溯巴峽,落帆樊口(在黃州南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前篇
- 堪笑荒唐玉川子,暮年家口若為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竹幾與謝秀才
- 自少多言晚聞道,従今閉口不論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定國(guó)得潁倅二首
- 自少多言晚聞道,從今閉口不論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定國(guó)得潁倅二首
- 君不見阮嗣宗,臧否不掛口,莫夸舌在牙齒牢,是中惟可飲醇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劉分攵倅海陵
- 縈林絡(luò)石隱復(fù)見,下赴谷口為奔川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王定國(guó)所藏?zé)熃B嶂圖(王晉卿畫)
- 誕實(shí)匍匐,克岐克嶷,以就口食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生民
口在第一十二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- 道逢陽虎呼與言,心知其非口諾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戲子由
- 東方久旱千里赤,三月行人口生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起伏龍行
- 畫師不復(fù)寫名姓,皆云道子口所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記所見開元寺吳道子畫佛滅度以答子由
- 細(xì)書千紙雜真行,新音百變口如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答劉涇
- 汝陽三斗始朝天,道逢麹車口流涎,恨不移封向酒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飲中八仙歌
- 宦途自此心長(zhǎng)別,世事從今口不言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重題
- 豈知飛上未半空,已作烏鳶口中食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禽蟲十二章
- 四紀(jì)妖氛暗幽朔;諸人但欲口擊賊,茫茫九原誰可作! -- 出自宋·陸游·前有樽酒行
- 故交零落形吊影,陳跡凄涼口語心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雜興六首
- 少時(shí)談舌挾風(fēng)雷,病後逢人口嬾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病中絕句
口在第一十三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- 牧童歸去橫牛背,短笛無腔信口吹。 -- 出自宋·雷震·村晚
- 牧童歸去橫牛背,短笛無腔信口吹 -- 出自··
- 來歲今朝,為我西顧,酹羽觴江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醉蓬萊·笑勞生一夢(mèng)
- (孟郊《聞雞》詩云:似聞孤月口,能說落星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軾近以月石硯屏獻(xiàn)子功中書公復(fù)以涵星硯獻(xiàn)純
- 潮聲夜半千巖響,詩句明朝萬口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孔長(zhǎng)源挽詞二首
- 潮聲半夜千巖響,詩句明朝萬口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孔長(zhǎng)源挽詞二首
- 君看永叔與元之,坎軻一生遭口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滁州見寄
- 潯陽欲到思無窮,庾亮樓南湓口東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初到江州
- 舞時(shí)已覺愁眉展,醉后仍教笑口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劉蘇州寄釀酒糯米,李浙東寄楊柳枝舞衫,偶
- 秋思太白峰頭雪,晴憶仙游洞口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酬王十八見寄
口在第一十四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- 老人七十仍沽酒,千壺百甕花門口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戲問花門酒家翁
- 細(xì)觀初以指畫肚,欲讀嗟如箝在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石鼓
- 訟庭生草數(shù)開樽,過客如云牢閉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孔郎中赴陜郊
- 虛名無用今白首,夢(mèng)中卻到龍泓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張嘉州
- 行人掉臂不回首,爭(zhēng)入崤函土囊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王伯AA28守虢
- 予手拮據(jù),予所捋荼,予所畜租,予口卒瘏[1],曰予未有室家!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鴟梟
- 聞道三年未曾語,小心恐懼閉其口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可嘆
- 風(fēng)飄飄兮雨蕭蕭,三株兩株汴河口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隋堤柳
- 家家養(yǎng)豚漉清酒,朝祈暮賽依巫口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黑潭龍
- 長(zhǎng)洲草接松江岸,曲水花連鏡湖口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蘇州李中丞以元日郡齋感懷詩寄微之及予,輒
口在第一十五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- 念昔壽州歸,紹興初紀(jì)元,闔門過百口,一身今獨(dú)存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衡門感舊
- 可惜恁、好景良宵,未曾略展雙眉開口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傾杯樂
- 彼昏何為者,誣構(gòu)來(左口右顏)(左口右顏)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答曾子固南豐道中所寄
- 與渠傾蓋真忘年,君不見道逢麴車口流涎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初食大原生蒲萄,時(shí)十二月二日
- 獨(dú)汝形軀短小,風(fēng)貌樸古;步不能趨,口不能語:既無鸛之鵒之活眼睛,兼少犀紋彪紋好眉嫵;賴有忠信存,波濤孰敢侮?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玉帶生歌并序
- 太白十杯人酕(左舟右定),碧桃洞口日銜西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寓息庵送春
- 簌簌珠簾人不卷,看使君燈火春城口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賀阮亭三十
- 有時(shí)巖頭倒垂三尺壯士臂,忽然洞口直舉一合仙人掌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子平寄惠希夷陳先生服唐福山藥方因戲作雜言
- 未出婪酣肚,已辦饞{左饣右崇}口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有感
- --鮑防耳鳴目眩駟馬馳,--謝良輔口稱童羖腹鴟夷。 -- 出自唐·嚴(yán)維·酒語聯(lián)句,各分一字
口在第一十六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- 樊口凄涼已陳跡,(昔與張同游武昌樊口,來詩中及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張舜民自御史出倅虢州留別
- 亦幸有張伯英草圣兮龍騰[叫,“蟲”代“口”]躍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登樓歌
- 平生為衣食,斂版靴兩腳;心雖了是非,口不給唯諾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醉歌
- 慚非徙薪客,徒效恤緯妾,晏歲付勞歌,口呿不能嗋。 -- 出自清·梁?jiǎn)⒊べx示校員及諸生
- 奇兵無愧關(guān)河險(xiǎn),壯志同消今古仇;峪口新營(yíng)嘶戰(zhàn)馬,山腰古道隱耕牛;連宵炮火聲聲急,靜待軍情斬賊頭! -- 出自·老舍·潼關(guān)炮聲
- 趙州上樹安身法,多少傍人眼搭{嗤口換目}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頌古十八首
- 從教負(fù)痛走出門,呼天怨罵齒沒舌禿口未合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見侍者乞語為入道蹊徑
- 吁嗟乎雕來兮,汝趾不爪兮臂不翎,橫口豎齒長(zhǎng)眉目兮,曾不鉤吻而金睛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警雕
- 妖嬈真絕艷,盡是天然,莫恨無香欠檀口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洞仙歌·東皇著意
- 矯矯鶴盤空,{左口中邕右隹}{左口中邕右隹}雁鳴旭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和人雜詠六首
口在第一十七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- 吾心本皎皎,彼詬徒{左口右顏}{左口右顏}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之南豐道上寄介甫
- 日午不出開衡門,前侯后相安敢論,憂殺口間縱理紋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悲來行哭石起職方
- 蒼蠅徒擾擾,狂猘自{左口右顏}{左口右顏}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郭仲微見過問疾
- 君不見漢皇一赦云中守,武將紛紛皆藉口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昆侖戰(zhàn)
- 上山苦饑渴,中道得寒泉,舉瓢石竇響,入口煩痾痊。 -- 出自宋·并敘·熙寧壬子八月於洛陽妙覺寺考試舉人及還道出
- 魁梧之才用則左,{左口右畫}然長(zhǎng)嘆口侈哆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借致明玉槌事藥復(fù)以小者易去因而銘之
- 一年獲三瑞,助我動(dòng)行色,歸來及受厘,藉口緩誅責(zé)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芝草
- 圓扉長(zhǎng)寂寂,騰口任{左口右顏}{左口右顏}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山居即事
- 洞然非洞亦非盤,個(gè)里有神誰解看,未啟口前先應(yīng)諾,聽時(shí)莫被耳根謾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傅禪人空谷
- 筆力潛窺大小蘇,詩傳諸老定{巇山換口}吁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再次交代韻四首
口在第一十八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- 六經(jīng)焰久伏,百氏方縱橫,世俗擯孤學(xué),未易口舌爭(zhēng)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遣舟迎子遹因寄古風(fēng)十四韻
- 祗今水劑已壯矣,聞道陸程尤艱哉摩圍隘口石生角,蹋瘋坡前泥似醅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自巫山遵陸以避黑石諸灘,大雨不可行,泊驛
- 不然戲我坎壈此世每不偶,逢人好匹開笑口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偶得雙頭蓮花戲作
- 人物方今正眇然,哦松依舊志逾堅(jiān),寧為雞口羞牛后,孔圣從來恥孰鞭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方丞
- 唵{左口右蘇}嚕{左口右悉}唎{左口右蘇}嚕。 -- 出自宋·釋玿·偈頌九首
- 逼來逼去,逼至尖角落頭,未免翻身遭他一口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偈頌十二首
- 來問此經(jīng)低聲,大千卷自塵中出,三世佛從口里生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又思本朝溫國(guó)公制解禪頌六篇,一褒一貶,口業(yè)昭然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偈頌二十一首
- 而今各自不得已,一任畫出這般不唧{左口右留}底老凍{左鼻右上鳥下瓜}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雪峰空長(zhǎng)老求贊
口在第一十九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- 又記得青城秋月夜,獨(dú)目松陰下,步虛一闋罷,口與心說話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云游歌
- 槌河鼓,褰兩旗,跳下皇初平牧羊群,烹羊食肉口吻流膏脂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二鬼
- (七星管歌《通典》)新婦磯邊月明,女兒浦口潮平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句
- 中年心地要自息,見人哦詩謂為癖,起居常把口掛壁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(zèng)豫章來子儀言詩
- 姓蕭的他一筆寫不出兩個(gè)字,一般的狠心毒口似豺狼。 -- 出自清·賈鳧西·木皮散人鼓詞
- 君不見蘇季子,腰橫六印車如水,奇禍一朝生口齒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醉歌贈(zèng)袁茂才
- 末后棒頭賣峭,更向露在柱藏身,笑殺毗耶杜口人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謾爇一炷兜羅木,唵,噴噴{左口右發(fā)}{左口右發(fā)}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偈頌四十一首
- 又不見北方俚人茗飲無不有,鹽酪椒姜夸滿口。 -- 出自宋·并敘·和子瞻煎茶
口在第二十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- 恩變作仇,頓忘了神前咒,她待要罷手,我何曾開口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恩仇
- 家家臘月二十五,淅米如珠和豆煮;大杓轑鐺分口數(shù),疫鬼聞香走無處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口數(shù)粥行
- 風(fēng)前隔年曲,甕里重陽酒,適從臺(tái)無饋,飲啜不濡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釀重陽酒
- 古來畢竟,何處是功名,不同飲,不同吟,也勸時(shí)開口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驀山溪·蘭臺(tái)仙史
- 平生性坦率,間或忤交友,是非長(zhǎng)安城,側(cè)身避讒口。 -- 出自宋·強(qiáng)至·聞毀
- 舞蛟幽壑,棲鴉古木,有人翦取松江水,憶細(xì)鱗巨口魚堪鲙。 -- 出自宋·黃公紹·鶯啼序
- 酒邊,仆因育向所寄張玉田詞,二公欣然屬和,遂口占小詞為謝。 -- 出自元·袁易·南柯子 仆慕呂勉夫陳天民之為人(原作舊,
- 從來膽大胸隔寬,虎豹億萬虬龍千,從頭收拾一口吞。 -- 出自宋·陸九淵·少時(shí)作
- 三生造成地獄,全身活陷黃泉,七十二峰俱坐斷,口吞佛祖在機(jī)先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思大禪師贊
- 每出其詩示人,以手按紙,手顫口吟,人或誦其詩,口喃喃與相應(yīng)和,其自喜如此。 -- 出自明·陳仲溱·金陵社集詩(一十六人三十二首) 集雞籠山
口在第二十一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- 安得天下常年豐,老死不見傳邊烽;利名畫斷莫掛口,子孫世作稽山農(nóng)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稽山農(nóng)
- 虎口呀開大如牛,人轉(zhuǎn)從容探以手;更脫頭顱抵虎口,以頭飼虎虎不受,虎舌舐人如舐轂。 -- 出自清·黃景仁·圈虎行
- 古稱白頭如新,傾蓋如故,何似祗今握手見肺肝,開口無毀譽(yù)。 -- 出自宋·劉學(xué)箕·宿興國(guó)寺方丈與容對(duì)狀
- 多少年軟刀子割頭不知死,直等到太白旗懸才把口吧! -- 出自清·賈鳧西·木皮散人鼓詞
- 唐明皇雖是平了韋后的亂,他自己的腔像也難把口夸。 -- 出自清·賈鳧西·木皮散人鼓詞
- 學(xué)徒尚有老梅否,詩聲千古捋歐九,子其作人舉薦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鄭君舉宣城教諭
口在第二十二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口在第二十三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口在第二十四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口在第二十五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- 百事不學(xué)學(xué)作詩,不作白紵作竹枝;黃陵廟前風(fēng)浪惡,青衣渡口行人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睡起遣懷
- 適行囊中有松雪翁所書江城子,逸態(tài)飛越,不忍釋手,因依調(diào)口占,以寄清與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江城子 癸丑歲季夏下浣,信步至漁溪潘氏莊
- 明窗敞流離,高爐蒸香煙;左陳端溪硯,右列薛濤箋;我手寫我口,古豈能拘牽! -- 出自清·黃遵憲·雜感
- 等閑靠卻過閑仗,門裹深沙眼{鷯左下?lián)Q目右換皮}{嗤口換目}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(yuǎn)·瞎堂三句
- 鱗皴瘦石籠寒蘚,千石遺蹤意轉(zhuǎn)新,縱使天花來墮席,何如緘口過殘春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生公講臺(tái)
口在第二十六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口在第二十八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口在第三十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
口在第三十一個(gè)字的詩句更多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