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午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何人為校清涼力, 欲減初圓及午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中秋待月
- 描寫夏天的詩句:樹陰滿地日當午,夢覺流鶯時一聲 -- 出自··
- 飯顆山頭逢杜甫,頂戴笠子日卓午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戲贈杜甫
- 三杯卯酒人徑醉,一枕春睡日亭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上巳日與二三子攜酒出游隨所見輒作數句明日
- 裁縫云霧成御衣,拜跪題封向端午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惜別行,送向卿進奉端午御衣之上都
- 掛帆早發劉郎浦,疾風颯颯昏亭午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發劉郎浦(浦在石首縣,昭烈納吳女處)
- 病來一滴不飲酒,但嗅菖蒲作端午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建寧重五
- 軍中置酒夜撾鼓,錦筵紅燭月未午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與獨孤漸道別長句,兼呈嚴八侍御
- 怨調慢聲如欲語,一曲未終日移午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秦箏歌,送外甥蕭正歸京
- 正是山齋睡足時,不覺花間日亭午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山齋戲書絕句二首
- 前夕放船湘口步,約到銜州來日午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泊冷水浦
- 春風游絲人到狂,何況客醉日當午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飲城南即事
- 及今孟夏理宜熱,重裘無溫坐當午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多雨
- 綠槐陰里黃鶯語,深院無人春晝午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應天長·綠槐陰里黃鶯語
- 坐中詞客悄無語,簾外月華庭欲午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贈峨嵋山彈琴李處士
- 摩挲兩眼摺紙衾,人道今辰正端午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端午述懷
- 清談接武金閨彥,平明趨府罷亭午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同楊希仲吳子進李希孝張景良北關納涼晚過大
- 解鞍入寺聞鐘聲,堂上僧齋日初午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湯村逢陳安性
- 楝花角黍五色縷,一吊湘累作端午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端午觀競渡曲江
- 兩手擒來合戰時,正見中秋月當午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挨排四象生真土詩
- 郤行奮臂吾甚武,明日淮南作端午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蠅虎
- 船中病客晝閉篷,睡起空江日亭午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舟次安州孝感縣偶感寒疾臥病舟中復大風不可
- 把畫扇鸞邊,香羅雪底,題作午年午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摸魚兒·醒復醒
- 於內常常云水游,離坎交宮真子午,甲庚易位沒春秋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十報恩 贈李校尉
- 千妖百怪盡潛蹤,靈鷲峰高日卓午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樓空客散燕交飛,江靜帆飛日亭午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江樓二首
- 年年特班謝明主,寶床禮物來傍午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趙德麟中秋生日
- 奇芬麗句兩爭雄,蘇合芝蘭謾旁午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范元通見和仍邀再賦
- 瑤光殿里帳拖紅,一尺爐煙日亭午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張元舉惠江南李王帳中香
- 穿簾花影亂,金鴨香溫,幽夢醒時午禽囀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洞仙歌·殘煙薄霧
- 青蠅斂翼蜩收聲,樓上逢逢夜將午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秋夜枕上偶成
- 前夕放船湘□步,約到衡州來日午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泊冷水浦
- 至今空山斷壑所,遺者一塊未許午金窺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松石歌壽皇太子殿下
- 中宵愁念不成夢,摩挲便腹眠清午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陳天成詩多和東坡韻茲因寄喜雨詩走筆謝之
- 君行定憶南池,歌筵舞地,花晨月午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扛·宴清都·疏柳無情緒
- 貧家一飯有并日,遠市朝炊或亭午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畢叔文苦旱嘆
- 徒空至德至大歷,田車竟絕維庚午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叔文再用韻賦詩亦復用韻答叔文兼呈伯玉昆仲
- 夕陽西下,沈醉盡歸來,鞭寶馬,鬧午隨,簇著花藤轎。 -- 出自宋·盧炳·驀山溪·淡妝西子
- 身從日月上頭行,俯視斗杓分子午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紀夢
- 蹲身擘業種入士,不間朝昏與亭午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插秧歌
- 存想非心非腎,吐納非精非氣,子午謾行功。 -- 出自宋·夏元鼎·水調歌頭·人身藏宇宙
- 江頭風雨弄輕寒,小艇輕蓑把釣午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錢塘江三首
- 吹薌扇底余歡斷,怎忘得、陰移庭午。 -- 出自宋·譚宣子·玲瓏四犯·碧黯塞榆
- 畏死安能抱仁義,貪生不解推子午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贈日者馮鼎山
- 洮湖白龍迎入城,行道燒香人亭午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七月丙辰迎土山龍王入郛
- 中使傳宣,頒賜錫赍,清曉歡聲旁午。 -- 出自宋·錢處仁·念奴嬌·勛門積慶
- 西山百年白樵戶,郵筒剝剝溪扉午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曾希曾見示近作賦此贈之
- 撮聚還源,收歸鼎進,火候烹煎子午時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沁園春·混沌之中
- 劣甥今年七十五,花甲戊辰先戊午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別舅氏
- 南內凄涼誰得知,人間稱家作端午。 -- 出自宋·潘大臨·浯溪
“午”同音字
- 蘁
- 陚
- 芴
- 乄
- 雺
- 霧
- 無
- 無
- 敄
- 毋
- 瞴
- 蟱
- 娒
- 譕
- 鶩
- 鶩
- ?
- 痦
- 汙
- 汚
- 污
- 阢
- 熓
- 烏
- 五
- 仵
- 伍
- 侮
- 俉
- 倵
- 儛
- 兀
- 剭
- 務
- 務
- 勿
- 午
- 卼
- 吳
- 吳
- 吾
- 呉
- 嗚
- 唔
- 啎
- 嗚
- 圬
- 塢
- 塢
- 墲
- 奦
- 嫵
- 娪
- 娬
- 婺
- 嫵
- 寤
- 屋
- 屼
- 岉
- 峿
- 嵍
- 嵨
- 巫
- 廡
- 廡
- 弙
- 忢
- 忤
- 憮
- 悞
- 悟
- 悮
- 憮
- 戊
- 扤
- 捂
- 摀
- 旿
- 晤
- 杇
- 杌
- 梧
- 橆
- 歍
- 武
- 洖
- 洿
- 浯
- 溩
- 潕
- 烏
- 焐
- 熃
- 物
- 牾
- 玝
- 珷
- 珸
- 瑦
- 璑
- 甒
- 矹
- 碔
- 祦
- 窏
- 窹
- 箼
- 粅
- 舞
- 蕪
- 茣
- 莁
- 蕪
- 蜈
- 螐
- 誈
- 誣
- 誤
- 誣
- 誤
- 躌
- 迕
- 逜
- 鄔
- 郚
- 鄔
- 鋈
- 鋙
- 鎢
- 鎢
- 铻
- 隖
- 霧
- 霚
- 靰
- 騖
- 騖
- 鯃
- 鰞
- 鴮
- 鵐
- 鵡
- 鷡
- 鹀
- 鵡
- 鼯
- 鼿
- 齀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𠄡
- 𠑶
- 𡨂
- 𢜮
- 𣞤
- 𦌬
- 𦨉
- 𧽋
- 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