匡在第4個字的詩句
匡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甯戚未匡齊,陳平終佐漢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南奔書懷
- 君亦憶匡廬,歸掃藏書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李公擇梅花
- 懇諫留匡鼎,諸儒引服虔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
- 入蜀過匡廬,秋風宿東林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幽居記今昔事十首以詩書從宿好林園無俗情為
- 中流見匡阜,勢壓九江雄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彭蠡湖中望廬山①
- 容膝有匡床,及肩才數堵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移九江
- 孔子拘匡。 -- 出自先秦·先秦無名·佹詩
- 幸有同匡好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日出東南隅行
- 義重師匡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為南郡王侍皇太子釋奠宴詩
- 有道君匡國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贈別冀侍御崔司議
- 滿目墻匡春草深,傷時傷事更傷心車輪馬跡今何在,十二玉樓無處尋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長安舊里
- 鳳扆任匡濟,云溪難退還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裴仆射東亭
- 栗杖出匡頂,百中無一枝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答匡山僧贈榔栗杖
- 回首失匡廬,云霏暮方上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蘄口道中三首
- 女回于匡。 -- 出自漢·孔融·離合作郡姓名字詩
- 長揖返匡廬,藏蹤杳深邃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寄錢太史受之
- 仇仙來匡廬,一轉語獨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寄題高仲一殿撰識山堂長韻
- 在下蔽匡床。 -- 出自·張衡·同聲歌
- 寂寞墻匡里,春陰挫杏花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長安感興
- 寥落墻匡春欲暮,燒殘官樹有花開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再經南陽
- 高議曾匡馬上翁,聲名凜凜尉佗宮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上陸鹽生辰五首
- 終遂歸匡社,孤帆即此還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渚宮江亭寓目
- 辭秩入匡廬,重修靖節居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送馬明府歸山
- 解頤得匡鼎,和羹本商說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梁教章宰喜雪
- 聽君話匡廬,風月妙無價。 -- 出自宋·朱松·次韻酬求道人
- 素原游匡廬,夢寐不可易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居雜詩九十首
- 又言謫匡山,五老煙霞鮮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送趙季清兼謝所惠詩
- 講說來匡鼎,風騷藉子虛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親友馮儀之運干挽章三首
- 琴書足匡坐,干旌謝在郊。 -- 出自宋·陳耆卿·以新涼入郊墟為韻簡葉孟我丈
- 秘圍于匡,幸釋以甯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乙卯仲春丁奠畢作王頌一首呈承祭之王頌曰
- 與公同匡床,恨不挽公襟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河之水
- 今秋游匡廬,身有飛舉勢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廬山中聞桂香憶游茅山時夢中游桂花下
- 還見青匡似繡,紺螯如戟。 -- 出自宋·唐玨·桂枝香·松江舍北
- 霸略非匡漢,宏圖欲佐誰。 -- 出自唐·殷潛之·題籌筆驛
- 古畫思匡嶺,上方疑傅巖。 -- 出自唐·段成式·游長安諸寺聯句·道政坊寶應寺·僧房聯句
- 終焉計,匡廬深處,已辦菟裘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綠頭鴨 為牧庵壽
- 立志在匡時,③欲為國之英。 -- 出自近代·羅學瓚·隨感
- 看我一匡天下土,與君九合塞邊泥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脫坯同林義
- 年不踐匡廬徑,讀畫因君系夢思。 -- 出自清·陳寶箴·謝易實甫贈廬山泉
- 悠然望匡廬,秀色良可掬。 -- 出自宋·譙令憲·和太白感秋
- 坐客多匡鼎,途人說鄭莊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挽莫子晉丈
- 瀑布想匡廬,香山葺茅屋。 -- 出自宋·俞瑊·孫氏池亭
- 達士志匡時,經緯隨弛張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贈張翁茂仁二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