匡在第3個字的詩句
匡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欻起匡社稷,寧復長艱辛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志
- 雖有匡濟心,終為樂禍人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避地司空原言懷
- 恨無匡復姿,聊欲從此逝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樊二十三寺御赴漢中判官
- 汲黯匡君切,廉頗出將頻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和嚴中丞西城晚眺十韻
- 道人匡廬來,籍籍傾眾耳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關悟老住明教禪院
- 不堪匡圣主,只合事空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郡齋暇日憶廬山草堂,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韻,
- 二月匡廬北,冰雪始消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春游二林寺
- 山響匡床語,花飄度臘香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即日
- 如何匡國分,不與夙心期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幽居冬暮
- 不到匡廬三十載,夢攜巾缽上東林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幽居
- 身似匡廬老病僧,閉門一衲坐騰騰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雜書
- 慷慨匡時略,從容問罪師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和野人殷潛之題籌筆驛十四韻
- 未能匡吾君,虛作一丈夫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行軍詩二首(時扈從在鳳翔)
- 本是匡山種杏人,出山來事碧虛君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四絕
- 曾識匡山遠法師,低松片石對前墀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題西明寺僧院
- 偶到匡山曾住處,幾行衰淚落煙霞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游西林寺題蕭二兄郎中舊堂
- --孟郊匡鼎惟說詩,桓譚不讀讖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同宿聯句
- 身作匡床臂為枕,朝珮樅玉王晏寢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舞曲歌辭·冬白纻歌
- 今日匡床臥摩詰,白藤如意紫綸巾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題畫三首
- 寶胄匡韓主,華宗輔漢王。 -- 出自唐·李隆基·送張說巡邊
- 巖巖匡俗先生廬,其下宮亭水所都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落星寺四首
- 危冠匡坐如無傍,弄弦鏗鏗燈燭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西禪聽戴道士彈琴
- 太平匡濟術,流落在人間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題玄同先生草堂三首
- 路繞匡廬更南去,懸知是處可忘憂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初至金陵
- 藥石匡時切,蓍龜見事靈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寄虛齋趙侍郎
- 展轉匡床乍起來,縹缸湘帙亦慵開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又和病起
- 更勉匡君志,論思在獻謀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寄考功王員外
- 自乏匡時略,非沽矯俗名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丁巳元日
- 未盡匡阜游,遠欣羅浮美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自洪府舟行直書其事
- 誰似匡廬白居士,暮年華發洛陽仙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十二月十七日移病家居成五長句
- 我離匡山已經宿,舟挽不進篙工慵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自廬山回過富池隔江遙禱甘公祠求便風至黃瀝
- 達即匡邦退即耕,是非何足撓平生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夏日書懷寄道友
- 卒能匡惠帝,豈不賴留侯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贈崔公
- 納公匡廬老,詩句整以雅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贈廬山者居訥
- 小白匡周入楚郊,楚王雄霸亦咆哮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召陵
- 平生匡復志,老去未能休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秋夜有感
- 舊隱匡廬一草堂,今聞攜策謁吾皇。 -- 出自宋·伍喬·聞杜牧赴闕
- 若過匡廬訪真隱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送王充道游三茅廬阜
- 為戀匡廬顏色好,秋來楓樹半林丹。 -- 出自·郁達夫·為林建兄題陳月秀女史畫匡廬圖
- 巖巖匡俗廬,頂踵極高大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次范益謙遷居九江經過上饒見贈韻
- 曾為匡廬十日留,今猶化蝶夢江州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鄭準廣文赴官九江攜予真索贊
- 昔住匡廬北,無人知姓名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末懷舊山
- 嘉謀匡帝道,高步游天關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覽史
- 自說匡廬側,杉陰半石床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題興善寺寂上人院
- 心契匡廬猿鶴,淚染固陵松柏,一衲且蒙頭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水調歌頭·高情邈云漢
- 我從匡廬來,但覺諸山低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望南岳
- 珍重匡廬沃洲主,拂衣拋卻好林泉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門勉懷寄道林寺諸友
- 憶別匡山日,無端是遠游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憶別匡山寄彭澤乾晝上人
- 坐憶匡廬隱,泉聲滴半空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歲暮江寺住
- 親采匡廬瀑布西,層崖懸壁更安梯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題舊拄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