匡在第10個(gè)字的詩句
匡在第一十個(gè)字的詩句
- 甕間畢卓防偷酒,壁後匡衡不點(diǎn)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白鶴峰新居欲成,夜過西鄰翟秀才,二首
- 甕間畢卓防偷酒,壁后匡衡不點(diǎn)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白鶴峰新居欲成夜過西鄰翟秀才二首
- 陽貨肆兇暴,仲尼畏于匡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雜感
- 猩猩凝血點(diǎn),瑟瑟蹙金匡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裴常侍以題薔薇架十八韻見示因廣為三十韻以
- 聞過峴首已冬至,想到匡廬將歲除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庚申十二月二十一日西和州健步持子布書報(bào)已
- 巖扃勾漏新丹灶,香火匡廬古道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次韻范文淵
- 顧土雖懷趙,知天詎畏匡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弘農(nóng)公以碩德偉材屈于誣枉左官三歲復(fù)為大僚
- 儉德遵三尺,清朝俟一匡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
- 悵望令人憶李郭,誰能匡濟(jì)想捐身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再次韻(二首)
- 靈均苗裔,羨十年學(xué)道,匡廬山下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讀屈翁山詩,有作
- 繼者斯賓塞,女界賴一匡。 -- 出自近代·柳亞子·放歌
- 香爐峰頂行人絕,曾借匡廬帶雪看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所思
- 去年汶山花平僧,求得匡猿遠(yuǎn)相寄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子平吊猿
- 丹楓攝攝掛晨霜,笑指匡廬路許長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已亥出南康宮伯稱以詩贈(zèng)行次韻三首
- 門外春山晚無數(shù),只有匡廬似染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賀新郎·白首歸何晚
- 東吳主者尊師相,師相匡君近若何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寄蘇昌齡
- 終拖老病重尋去,得到匡廬死便休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懷鐘陵舊游因寄知己
- 漢庭無更矜他說,自有匡衡發(fā)帝聰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吳樞密上王碼電腦公司軟件中心相公同
- 淮海相逢便說詩,新來匡鼎解人頤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贈(zèng)潘接伴
- 聞道豐登少公事,姑與匡廬作主人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監(jiān)學(xué)同舍餞南康新使君黃雍文分韻
- 何時(shí)粗畢尚平志,衡岳匡廬收此身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松原山行七絕
- 平生無限幽深意,付與匡床竹火爐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微霰雪
- 一日擅場稱舉子,百年匡國是儒先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送孝顯彥博昆仲赴補(bǔ)仍用前韻
- 美哉骨清神亦爽,西瞻匡廬樂雁蕩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賦董季興玩書巖
- 桂林使者赤松人,爭得匡廬自在身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迎寺丞舅歸舟
- 玄機(jī)粗透古人胸,每說匡來晚未工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夜雨
- 臥龍決起為時(shí)君,寂寞匡廬惟白云。 -- 出自唐·楊嗣復(fù)·題李處士山居
- 閑思郭令長安宅,草沒匡墻舊事空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古往今來
- 諤諤能昌唯唯亡,亦由匡正得賢良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春秋戰(zhàn)國門再吟
- 九江山勢盡崢嶸,惟有匡廬最得名。 -- 出自唐·熊皎·九華望廬山
- 見本真生,靈真慧,太真匡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行香子·三鼓才分
- 開士誅茅五老峰,手植匡山百萬松。 -- 出自清·康有為·夜宿海會(huì)寺贈(zèng)至善上人
- 飛書上隴催庚癸,閉息匡床候子寅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用韻送任以道入四川總領(lǐng)幕府二首
- 袖歸閣置晴窗著,相伴匡床閒企腳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次韻蘇主管小礬山歌
- 何如飛佩隨君后,細(xì)看匡廬紫翠鬟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題洪內(nèi)翰爽榭
- 論姓名先薛,談經(jīng)我愧匡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挽通倅劉由正二首
- 近人登覽方為貴,從此匡廬不直錢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登齊山
- 招來采石江頭月,照徹匡廬山外天。 -- 出自清·毛德琦·讀書堂
- 平時(shí)愛著游山屐,今到匡廬第一回。 -- 出自近代·許世英·登廬山
- 何期千載檀香月,也照匡廬洞里風(fēng)。 -- 出自·馮友蘭·參加國際朱熹學(xué)術(shù)講座會(huì)有感
- 應(yīng)知薇蕨同滋味,莫道匡時(shí)更轍環(huán)。 -- 出自宋·柴隨亨·寄疊山謝年丈
- 已摹大字鐫山骨,要與匡廬萬古留。 -- 出自宋·陳謹(jǐn)·游玉巖
- 小齋斗大四壁立,只著匡床與瓦爐。 -- 出自宋·傅自修·題濠上齋二絕
- 一般秀色湘山里,汝自匡徒我自眠。 -- 出自宋·釋谷泉·省慈明禪師還而作偈
- 眼看桑海夢相似,骨瘞匡廬心始休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倚筇
- 征帆西過憶匆匆,咫尺匡廬悵望中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(shí)·與宋廐父昆弟唐升伯偕游廬山
- 三峨直上片云飛,飛過匡廬惹住衣。 -- 出自宋·唐文若·題紹興煥文閣
- 結(jié)亭故事重牛出,領(lǐng)略匡廬高更高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和南康守韻
- 況復(fù)經(jīng)秦火,燼末誰能匡。 -- 出自宋·趙友直·讀靖節(jié)集
- 荒郊冪冪草纖纖,云是匡廬古道邊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題劉凝之騎牛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