削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削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近船古岸不勝高,浪劃濤剜似削刀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橫山江岸
- 春歸河曲定寒食,公到江南應削瓜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稚川約晚過進叔次前韻贈稚川并呈進叔
- 樹陰靄靄欲生雨,山色重重似削瓜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山水圖
- 法官由來少和泰,皋陶之面如削瓜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憫獄謠
- 帶眼輕拴須看取,楊柳腰肢如削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念奴嬌 后段第三句少一字
- 唐宋典冊竟駢羅,漢詔重令與削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酬裴寺丞喜子修書
- 其旁筑城聚貔虎,黃土岌嶪如削銅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永興通判薛虞部
- 玉雕界尺疑同樣,金作觚棱笑削圓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方竹杖
- 老來不復人間事,不用山公更削圓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以拄杖供仁山主二首
- 參成鳳詔經綸手,織得麟經筆削心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邑宰徐何慊出示所作五首
- 經{左木右適}摧無幾,書刀削未休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答書
- 抱持微學不忍棄,清明竹林遭削刪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張嘉甫
- 旋落旋逐朝暾化,檐間冰柱若削出交加。 -- 出自唐·劉叉·冰柱
- 狂吟近日疏于酒,轉似秋山瘦削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摸魚兒·是耶非
- 英魂久向茲埋玉,佛面今為汝削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盜發蔡端明墓一首和竹溪韻
- 溪窮斷岸地忽平,石門壁立如削成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范寬山水
- 水邊重閣含飛動,云里孤峰類削成。 -- 出自唐·宗楚客·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制
- 床頭吟蛩已催候,枝上鳴蜩行削跡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夏日同伯氏畢裕之守一程國材游天寧登西山國
- 方信哲夫自成城,不須十仞堅削鐵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·紀德十一首
- 中原天子今懨復,北塞胡兒始削平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次韻馮圓中郎中游甘露寺
- 浯溪一股寒流碧,聳起雙峰如削壁。 -- 出自宋·陳從古·紹興辛巳秋過浯溪誦簡齋詩因用其韻
- 故人若問今無恙,不似山僧故削圓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介卿送方竹杖以詩謝之
- 到春來易感,韓香頓減,沉腰如削。 -- 出自宋·俞國寶·瑞鶴仙·春衫和淚著
- 氏以墨胎端自污,請效公輸為削墨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昨雖移韻於蘭然石鼎聯章不可以不成也再賦一
- 老來不復人間事,寄語山翁莫削圓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再詠番易方節士
- 飄渺生香池冷,湘水外,片云如削。 -- 出自·奚?·醉蓬萊·又扁舟東下
- 想箏雁頻移,釧金度瘦,素肌清削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大?
- 山翁甚愛資扶老,村衲無知誤削圓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方竹杖
- 綺園難貯林棲意,班馬須持筆削權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遇羅員外袞
- 趁暖爭拈,分朋*嚙,翠屑紛如削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酹江月 賦雞頭
- 僉衛友竹劉君獨能得成杖,時削而出之,人直以為枘之妙,而莫知得梓慶之道也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破陣子 梓慶齊戒入山林,見成鋸乃加削焉,
- *幾藤床揮玉塵,風骨棱棱如削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賀新郎 壽清尹靳從矩
- 向來打橛釘虛空,今日入山還削鋸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贈英德風和尚
- 詩書圖史仍兼通,豈惟刀尺工削縫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醉歌行贈閭丘伯有
- 蔓藤森木閱千齡,斷壁嵌崖翠削成。 -- 出自宋·湖杓·大滌洞天留題
- 素屏紋簟徹輕紗,睡起冰盤自削瓜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睡起
- 幾年聞說石頭城,初謂堅牢似削成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石頭城
- 西瞻周道平如砥,南揖秦山翠削瓜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憶雍都一首
- 岡巒四合如環繞,石筍孤高類削成。 -- 出自宋·趙瑞·玉虛宮隱真堂
- 金精山高絕塵俗,中通洞天石削玉。 -- 出自宋·周薰·金精山
- 邦傳箕子期恢復,亂比公孫待削平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寄萬伯修經略朝鮮
- 病軀藉爾能扶直,巧手煩渠莫削圓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新制方竹杖
- 暖煙盤曲絲縈碧,細屑圓成箸削金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齋居謝屠元勛送解家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