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在第9個字的詩句
刺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思欲委符節(jié),引竿自刺船。 -- 出自唐·元結(jié)·賊退示官吏
- 半醒半醉問諸黎,竹刺藤梢步步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被酒獨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覺四黎之舍三首
- 上有垂房子,下繞絳刺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食檳榔
- 而我初不知,刺眼如刺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眼醫(yī)王生彥若
- 竹寒沙碧浣花溪,菱刺藤梢咫尺迷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,先寄嚴鄭公五首
- 一經(jīng)器物內(nèi),永掛粗刺痕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園官送菜
- 舍下筍穿壁,庭中藤刺檐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絕句六首
- 鳳詔停舍人,魚書除刺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長慶二年七月自中書舍人出守杭州,路次藍溪
- 中有窮獨人,強名為刺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南賓郡齋即事,寄楊萬州
- 村南村北鵓鴣聲,水刺新秧漫漫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小園
- 平生憂患苦縈纏,菱刺磨成芡實圜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齋壁
- 綠襦新畫衛(wèi)門扉,賀刺相欺可累欷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開歲
- 湖西山淺似相笑,菱刺惹衣攢黛蛾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晚歸曲
- 村中女兒爭摘將,插刺頭鬢相夸張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村花晚
- 高譚魏國訪先生,修刺平原過內(nèi)史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李湜下第歸衛(wèi)州便游河北
- 漠漠春蕪春不祝藤刺牽衣,礙卻行人路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鵲踏枝·漠漠春蕪春不祝
- 前賢風概聊希擬,一刺偏多井大春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雜興四首
- 欺凌紅杏從頭宿,諷刺黃鸝趁背飛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百舌
- 卑孜晚鳥沉幽語,歷刺煙篁露病梢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平居遺興
- 旅拒不肯前,一步九刺蹙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詩賡之·投
- 籬邊鴨驚野人過,撥刺飛鳴落遠沙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蕭山山行
- 九歌傷澤畔,怨思徒刺促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數(shù)名詩
- 笑我掉頭去,蘆中聞刺船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崦里
- 三清今日聚靈官,玉刺齊抽謁廣寒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襲美
- 不做東君造化,金針刺繡群芳樣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眼兒媚·深閨小院日初長
- 苞潭梁島甲癸丁,蔓刺交綴垂組綎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終守園池
- 掛掇青紅蕡,拆剖皺刺韜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秋風篇
- 寒風吹枯草,草短聲刺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曹測崇班駐泊相州
- 劍閣如劍,巉然割腸刺恨今古連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畢甥之臨邛主簿雜言
- 二物緩急豈常獲,捕刺徒爾操蠻刀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石昌言學士求鼠須筆之什鼠須鼠尾者前
- 洞啟三天秘,灘愁六刺迂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宣城書懷
- 家法東湖在,西江佐刺船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題燕謀詩稿
- 淺蒲垂蔓兩厓深,閒刺煙篙到碧潯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四日汎舟馬家園
- 雜樹自隱日,脩條爭刺天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壽州十詠·秋香亭
- 飽食但高眠,自慚稱刺史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喜雨止
- 更令胸臆從誰開,一刺懷歸定漫滅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出都寄二蘇
- 宿志慕長生,朋黨盡刺譏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擬古樂府(有序)
- 礙徑藤梢曲,鉤衣棘刺铦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同辛楊游李氏園隨意各賦古律詩一首
- 內(nèi)官折送御園梅,歷刺如薪苦不才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空堂悲坐發(fā)孤詠,風刺欲斗《離騷》家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次劉經(jīng)歷韻
- 或迎使者負弩,或為刺史挽船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強甫赴惠安六言十首
- 往昔少司農(nóng),朱幡牧刺桐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別宋粹一首
- 紫蓋嫩貼水,玉梢長刺沙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蒲氏別墅十詠·蓮池
- 使君圣朝瑞,乾符初刺婺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聞前王使君在澤潞居
- 香風細細入東榮,嫩刺柔條疊絳英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題臥屏十八花·薔薇
- 法駕南巡日,妖氛北刺天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送汪內(nèi)相移鎮(zhèn)宣城
- 至歡召融融,叢慮消刺否則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友石臺詩韻
- 額點梅花樣,心通棘刺情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個人三十韻
- 內(nèi)人急捧金盤接,撥刺紅鱗躍未休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
- 二王賓客推清介,半刺規(guī)橫與善良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翊善余公挽詩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