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在第6個字的詩句
刺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而我初不知,刺眼如刺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眼醫王生彥若
- 尚欲煩貳師,刺山出飛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所居六詠
- 赤甲白鹽俱刺天,閭閻繚繞接山巔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夔州歌十絕句
- 前年渝州殺刺史,今年開州殺刺史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三絕句
- 算年年、落盡刺桐花,寒無力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滿江紅 暮春
- 時時竊自哂,刺史豈如是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南賓郡齋即事,寄楊萬州
- 若求興諭規刺言,萬句千章無一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采詩官
- 各是天涯為刺史,緣何不覓九江來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絕句
- 自笑亦曾為刺史,蘇州肥膩不如君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錢華州題少華清光絕句
- 兒報山僧留刺去,未為無客到吾門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庚申元日口號
- 攜持山林屐,刺擿溝港艓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
- 曾主魚書輕刺史,今朝自請左魚來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寄毗陵楊給事三首
- 壯年猶勇為,刺口論時政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還述懷
- 孟春祭風師,刺史敢有二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祠風師酬提刑趙學士見貽
- 扶杖凌圯阯,刺船犯枯葑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人日城南登高
- 挑鬟玉釵髻,刺繡寶裝攏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春六十韻
- 朅來茲山下,刺眼昔未覿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嘲峽石
- 比目香囊新刺繡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迎春樂
- 蒲驛莫妨娛刺史,錦坊豈不勝中書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次約山賦杏花韻
- 直言好者誰,刺耳如長錐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沈秀才下第東歸
- 金櫻出皇墳,刺橐覽霜枝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和孫公善李仲同金櫻餌唱酬二首
- 傳語濠州賢刺史,隔年詩債幾時還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道中寄景珍兼簡庚元鎮
- 到日何人先刺謁,二林開士在琴堂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送馬程知江州德安
- 飲水豈言吳刺史,謗書翻似馬將軍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張太博知岳州
- 僻縣不容投刺客,野陂時遇射雕郎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過內黃縣
- 浪頭撥船女,刺手終不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雜詩絕句十七首
- 自昔揭陽郡,刺史惟韓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胡胡官知潮州
- 苦辭未圓熟,刺口劇菱芡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晏相公
- 雅章及頌篇,刺美亦道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答韓三子華韓五持國韓六玉汝見贈述詩
- 縣官負弩迎,刺史躍馬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韓子華江南安撫
- 亡徒頃為盜,刺史安與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孫司諫知鄧州
- 半刺還為權刺史,朝衙不坐坐鈴齋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即事
- 誰似當年李刺史,春波還引句城塘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揚州雜詠七首
- 廖君憤世談刺口,人言寧食蔥三斗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復用前韻答明略并呈魯直
- 世事何須還刺口,輕薄論交翻覆手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聞文潛舍人出試院約毅父考功尋春
- 威如草木部刺史,屢進藥石諫大夫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諸公勸楚真叟應進士舉以詩勉之
- 錐刺不疼針刺疼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鳳棲梧
- 謁舍修容倦刺毛,紛紛朱紫笑銀袍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張生南歸
- 汝陰昔謬稱刺史,自愧何術蘇恫瘝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張嘉甫
- 同人應館谷,刺史在郊迎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春送從叔游襄陽
- 百戰健兒花刺身,雕龍纈錦青作鱗。 -- 出自明·解縉·戲筆賣魚歌為陳檢討題
- 聞得鄉人說刺桐,葉先花發始年豐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詠泉州刺桐
- 可憐世上人,刺促鳴干戈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擬古
- 篙工翻身齊刺篙,蹈桅倒掛如飛猱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拔灘
- 安康雖好郡,刺史是憨翁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金州書事寄山中舊友
- 隨緣幽閣里,刺繡度朝昏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寄殿院謝艮齋四首
- 有刺竹矣,無刺蓐矣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愛山堂
- 彼竹何族,有刺如簇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愛山堂
- 有刺木矣,無刺竹矣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愛山堂
- 彼木何族,有刺如簇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愛山堂